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气候变暖加剧,灾害不再是某一部门、某一国家或某一个区域的问题,而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的挑战。诸如跨境森林火灾、洪涝灾害、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等这些危及全人类安危的重大灾害,某一个国家的行动往往难以有效抵御,需要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2.
译者在上期介绍了社区减灾应该关注的七个方面。社区减灾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协作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亚洲各国国情不同,灾害管理体制也有所区别,因此,本文仅从社区减灾的共性方面来介绍针对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者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译者在上期介绍了社区减灾应该关注的七个方面.社区减灾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协作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亚洲各国国情不同,灾害管理体制也有所区别,因此,本文仅从社区减灾的共性方面来介绍针对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者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国家计委副主任佘健明在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根据减灾委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决定,由减灾委和国家计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中国减灾规划》,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对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灾害危害性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灾害所带来和造成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农村灾害经济问题,揭示农村灾害经济关系,能够为科学地、有效地进行农村灾害的减防救助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一、研究农村灾害经济问题的重要意义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世界每年由于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我国是一个多灾的农业大国,每年灾害直接损失大体相当于国家财政收人的1/6,而农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整个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6.
周成虎 《中国减灾》1992,2(3):19-21
一、洪水灾害系统洪水灾害本身是一自然社会现象,它是自然物质子系统和人文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洪灾的发生孕育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即孕灾环境。从整个地球表面系统看,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均是洪灾的孕灾环境。只有当孕灾环境中的某一部分的活动出现异常时,才能形成洪水灾害;第二,对于每一次具体的洪水灾害而言,都会有一些致灾因子。致灾因子是  相似文献   

7.
欧洲洪水研究项目简介欧洲洪水研究项目(EUROfloodProject)是一个由欧共体内众多国家共同参加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得到了欧共体委员会的资助。研究工作由英国洪水灾害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参加研究的国家有英国、荷兰、德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  相似文献   

8.
王景来 《中国减灾》1995,5(4):44-46
全球灾害发展趋势王景来(云南省灾害防御协会)一、自然灾害日趋严重近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日益增加,社会普遍变得更易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害。自然灾害与发展和环境问题得到极大的关注。随着自然灾害影响的不断增长,没有一个国家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安全...  相似文献   

9.
聚焦     
《中国减灾》2014,(10):46-47
9月15日,由联合国外空司与民政部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进行灾害管理国际会议一综合灾害风险评估”在京开幕。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庞陈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国家航天局、联合国外空司、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34个国家,14个国际与区域组织,13个科研院校的近100名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14,(6):14-17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从热带到两极,从小岛到大陆,从最富裕国家到最贫困国家,谁都不是孤岛。我们必须携起手来,共同承担灾害风险,走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徐璨  苑迪 《中国减灾》2014,(3):40-43
每年的3月1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确定的“国际民防日”,在我国,民防部门正逐渐成为实施灾害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风险的重要力量。民政与民防都带一个“民”字,都具有抗灾救灾的职能,天然具有共同的“为民”目标。  相似文献   

12.
德国处于温湿的西风带,属于西欧海洋性与东欧大陆性气候间的过渡性气候,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以水灾居多,雪灾、飓风等气象灾害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大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和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国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一步落实,民政部与国家行政学院合作,在2005年年底共同举办了“地市级领导干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专题培训班”。本次培训对提高地市级领导的灾害防范意识和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建立高效快捷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与城市灾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与城市灾害问题王文楷,张震宇,王超(河南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人类文明与科学进步的结晶。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将日益加大。1城市灾害的多样性与严重性城市不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地灾害灾情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山地灾害灾情评估罗元华(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段永候,谢章中,阙列东,张国祥(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为主的山地灾害在全国广泛分布,每年都有大量的灾害事件发生,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  相似文献   

16.
王莹莹 《中国减灾》2010,(12):54-55
12月10日,“多方合作参与灾害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民政部救灾司、亚洲基金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美国商会共同举办,旨在探讨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社区共同参与灾害管理的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据2013年10月23日《光明日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尽早启动气象灾害防御立法”。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呈增多趋势,各国政府注重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立法工作。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行为,涉及国家各级政府、团体、企业、个人。因此,国家要有完善的相关法律,才能规范社会各界行为。本文概述有代表性国家的气象灾害防御立法,以期力我国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风雪群雕     
这期的新闻中人.我们没有选取某个人,而是选取了一个群体。这是一个英雄的群体,截至发稿,他们还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一线坚守、奋战。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自然灾害风险不断加大,灾害形势非常严峻,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持续增加,一些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通过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科技计划实施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有效提升了国家灾害科学管理水平,大大增强了地方防灾减灾能力。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信息化已经紧密融入各行各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全面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方面。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围绕《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2015年)》任务要求,在灾害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极大推动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化差异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并非地域因素,亦非时间延续,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胜出的“想法”之差异。某一想法成为群体共同想法使一个文化共同体得以形成,从而成就一个文化,文化形成体制塑造成员的心灵,使文化得以延续。具有延续性的文化都有一个不变的共同想法,国家、民族、宗教等都以此原则得以形成和延续。人类视野的扩大、环境的持续恶化、人工智能的发展等把人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逼迫人类抛弃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概念,统一到“人类”这个大概念之下,共同应对人类整体面临的挑战,而这正是“人类文化共同体”概念得以形成且可能被建构起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