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场大的自然灾害过后,特别是灾害应急期过后,由此产生的伤员治疗康复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在当今的中国,尤其是我们的医疗保障制度还没有完全覆盖到灾害领域的今天,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2010年9月,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属下,专门成立了一个国际康复救灾委员会。它标明,世界各国与自然灾害救治相关的专家们已十分关注这个领域。汶川地震之后,一些民间机构在灾区医疗机构的帮助下,共同解决伤员康复问题,使伤员康复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由此看来,人类面对灾害,越发强调救助的完整性,越发关注人的尊严,也越发重视对社会文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9年2月2日12点59分,“中国康复网”的会员园地版主张霞接到了一个热心的天涯网友打来的电话,寻求帮助,并把需要帮助者——阿坝地震伤员王海清的资料发了过来。张霞看后把它贴在康复网的会员园地(震后康复——我们大家来关注)里。标题是“触目惊心——阿坝伤员王海清”。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截稿时,伤亡人员仍在增加,抢救工作仍在进行中……4月2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定点医院,要在挽救伤员生命、治疗伤病的同时,开展早期康复医疗。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组织相关康复专家,编辑了此次地震中常见的脊髓损伤、泌尿系统损伤、四肢骨折、截肢、脑外伤等主要伤残康复与护理的文章,目的是向全社会普及早期康复的知识,尽快介入早期康复,有效提高地震伤员救洽效果,降低致残率。本期开始,我们设专栏,开辟康复救助通道,为伤员早期康复、远离残疾做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4.
王伟 《人民公安》2009,(9):8-11
“道男儿至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古人热血沸腾的诗句里,更古老的传说熠熠生着辉,却又与“5·12”大地震之后一年里今人的心境与行为如此丝丝相扣。  相似文献   

5.
非政府组织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中具有快速反应与自主参与、填补信息缺口、满足个性化需求、帮助"造血"能力恢复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优势,也由此加深了各界对非政府组织的认同。文章分析了汶川地震中非政府组织的运行逻辑、自身优势、制约因素和完善路径,对数字社会环境下的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治理作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6.
四肢骨折是在地震、塌方等灾难中最常见的创伤。受伤的伤员在经过抢救治疗后,应了解如何进行康复训练,以利于骨折愈合,减少残疾。尽快恢复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前言突如其来的四川雅安特大地震给灾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灾难。地震导致脊柱脊髓损伤、泌尿系统损伤、骨折、截肢、脑外伤等各种类型的伤残高发。这些损伤可能会给伤员带来终生残疾,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还会威胁他们的生命,给伤员本人及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遗憾,给社会带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08,(7):24-28
汶川地震后,我国灾害管理体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7月6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灾备管理战略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汶川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灾后安置,校舍建筑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全程灾备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9.
王茜  江国强 《台声》2008,(6):25-25
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以来.上海市台联对灾情保持高度关注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为抗震救灾作贡献。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应急处置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一周年,本人作为特大灾难的见证者和应急救援的参与者,在回顾救援历程的同时,总结了救援工作的得与失.并提出个人的应对思考.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初秋,全国党刊记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成都。当我们一行站在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上,看着滔滔岷江奔流而下,思绪也随之飘得很远很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1,(5):4-7
一场大的灾难,带给人们的是苦痛,是不幸,是家园颓败,是生离死别……但是它同时也会使人们头脑中的某些固有的观念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属于一种外部冲击.会导致经济系统和重要经济变量偏离原有的或正常的发展轨迹。它属于不确定性、随机性外部冲击。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惊中国和世界。那么.这一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到底有多大?会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对此我作一简要的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1年5月12日,一次次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在全国各省、区、市同步展开。当天是国家确定的第三个"防灾减灾日",缘起那场震痛国人的特大灾难。  相似文献   

15.
"道男儿至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古人热血沸腾的诗句里,更古老的传说熠熠生着辉,却又与"5·12"大地震之后一年里今人的心境与行为如此丝丝相扣。  相似文献   

16.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国各地有数亿群众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向灾区捐赠款物。这些款物,弥补了政府对灾区实施救助的不足,有力地保障了灾区人民的生活。从实施慈善捐赠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来看,这些慈善捐赠行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十种。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瞬间将这里变成了人间炼狱。四川汶川,北纬31度、东经103度,瞬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汶川大地震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的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18.
王欣欣 《传承》2010,(27):64-65
以汶川地震后,处理震后灾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出发,指出在我国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工作中完善应急制度建设以及处理突发性、紧急性事件的重要意义。一个好的应急制度建设离不开坚实的平时工作基础,应急工作必须周到细致,应急工作的推行必须具有针对性,持续性等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民异地安置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实例考察,分析了我国目前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及农村户籍管理制度等所面临的问题,为解决灾民异地落户安置提供法律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应对灾难,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等多次灾害的实践和历练后,我国的灾后社会心理援助已逐渐步入正轨,管理更为规范有序,干预方法也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