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继承原苏联大部分武装力量的基础上,于1992年5月正式组建了军队。3年多来,经过广泛的讨论和辩论,对戈尔巴乔夫后期的军事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认识,初步确立了俄罗斯军事思想的基础。 一、在战争观上,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用民族利益取代阶级利益作为分析战争方法论的基础 长期以来,在战争观上,原苏联的军事思想一直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强调战争的目的是为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戈尔巴乔夫时期,这一阶级分析方法已受到了破坏,戈尔巴乔夫认为“全人类的价值优先”,对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军队状况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将独联体一些国家军队的基本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俄罗斯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纷纷组建本国军队。1992年3月16日,俄总统叶利钦颁布组建俄国防部的命令,5月7日,俄军正式宣告组建完毕。 据俄官方公布,1992年组建时总兵力编制员额为282.2万,目前为170万。俄国防委员会秘书巴图林称若把编外人员,如内卫部队,边防军等列在内,俄军实际人数大约  相似文献   

3.
苏联的解体宣告苏武装部队的结束,尽管1991年独联体达成建立联合武装部队的谅解备忘录,但前苏各共和国都在组建自己的军队,并宣布驻本国境内的一切军事设施归本国所有。在此情况下,俄罗斯下决心于1992年5月9日战胜希特勒纪念日,宣告俄罗斯武装部队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4.
当前,不稳定是原苏联领土范围内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俄罗斯和独联体各国的国内和平、民众和睦正遭到彻底破坏。在这种条件下把军队拖入解决内部冲突的企图是极其危险的。一些敌对政治势力妄想唆使军队采取独立行动。诸如“军队,救救人民吧!”让军队来领导吧!”等口号和要求,正是他们提出来的。相反,另一些政治势力对我国的实力机构,特别  相似文献   

5.
1996年3一辱月份 前 苏联苏联演变的经济体制原因 焦志勇斯大林反官僚主义探析薛晓莉苏军的非政治化与苏共的崩溃刘向文对斯大林模式的四次冲击赵宏图日本学者对原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批评 冯 雷编译原苏联民族问题中的政策因素杨华前苏联地区的各国总统胡吴论苏联模式与苏东关系李兴周雪梅 独联体独联体加强一体化的进程及其前景张祖谦苏联体一体化的重大步伐辛菊俄白共同体t深层次一体化的第一步姚晓南俄白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蒋莉季志业俄罗斯白俄罗斯联盟和独联体一体化的新趋势长帆俄白签署《建立共同体条约,张晓慧独联体举行…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苏共‘矿杂水书记”和友秘膺运动原苏联地区的族际关系宋玉波赫舍晓夫时期苏联军事改革述评原苏联地区国家会融撇度现状了二)张鸿渝李华 丁佩华缩译今月乖欧中垂今日东欧中亚俄罗斯研究歌亚观察 独执联体国家声灰复苏联衬道路难以打通玛;存诚联而不紧砂戮联体竺承军俄罗斯与独联体的军事一体化姜毅独联体一体化将姐何发展徽小军独联沐经济一休化引人注目陈玉荣俄罗斯、白俄萝斯、哈萨克斯坦加快一体化进程纳扎尔巴耶夫论一体化何题盛毓琪译联体包良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政洽形势研讨会发言选登‘独联体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研究、一书评介…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俄《军队》杂志编辑就军事改革问题采访了俄联邦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米哈伊尔·科列斯尼科夫上将,现将谈话要点编译于下。 改革成果明显 面临形势严峻 苏联和苏军解体后俄罗斯便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并经历了一个艰难危机的时期。这期间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不仅没有失去对军队的指挥,而且进行了自身的改革:编制员额  相似文献   

8.
1,,j,井万月一斗月前苏联苏联剧变原因的再思考李森从苏联解体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问题葛霖生今日东欧中亚世界经济文汇95 .2期95。2期独联体独联体不平静的三月俱孟军独联体迈向“一体化”的艰难路程盛世良原苏联地区巨变面面观于洪君国内“独联体”问题研究综述胡延新燎望半月谈当代世界东欧中亚研究95.16期95.5期95 .3期95.2期俄罗斯政治浅析俄政治力量斗争的新格局赵龙庚俄罗斯政治力量配置的新格局及对政局的影响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确立及其基本框架张琳惨淡经营,似见起色—1994年俄罗斯局势讨论吴兴激流潜伏的俄罗斯社会政治局势张…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试论苏联的社会主义自然经济观陈华山东欧中亚研究论列宁关于苏俄粮食政策的思想俞良早东欧中亚研究斯大林“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的再思考赵宏图今日东欧中亚“8·19”时戈尔巴乔夫未曾被囚禁—列夫·托尔斯泰如是说寒放当代世界95.1期9 5 .1期9 5.1期9 5 .1期独联体期期期 …卜al﹄JSOd QJ QU独联体各成员国要“独”也要“联”边桂利评独联体加强一体化趋势沈青兰独联体国家要求加强统一的原因和前景苗永华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政治研究俄罗斯研究俄罗斯政治俄罗斯:动荡中的相对平稳潘德礼一九九四年俄罗斯政治形势回顾与前景…  相似文献   

10.
独联体内"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9月19日,独联体中经济规模最大的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正式签署了建立"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协议,这无疑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掀开了新的篇章.长期以来一直游离于独联体核心圈之外的乌克兰加入其中是"四国统一经济空间"最显著的特点.在可预见的未来,"四国统一经济空间"可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成功的机遇,但实现过程并非坦途.为了使"四国统一经济空间"顺利向前发展,就目前而言,四国应在入世问题上协调政策,统一立场;俄罗斯应尽快使所有以俄为中心的三个集团(俄白联盟国家、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一体化方案协调一致并千方百计地加强在成员国,特别是在乌克兰的经济存在.  相似文献   

11.
吉尔吉斯斯坦变局表明,独联体内部的新一轮"民主化"浪潮继续上涨.这是继苏联解体之后,原苏联国家确立新国家身份的延续.如果说,苏联解体解决了这些国家"离开谁"的问题,那么"色彩革命"则将解决"靠近谁"的问题.这一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独联体产生重要冲击.一系列"色彩革命"之后,格鲁吉亚、乌克兰等独联体"民主先锋"的角色、立场将发生重要变化,独联体内部因"民主化"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俄罗斯在独联体的威信可能继续下降,独联体未来发展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12.
试论欧亚联盟的未来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独联体地区一体化整体形势停滞不前和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形势新变化的大背景下,俄罗斯总理普京于2011年10月3日撰文称,将在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主权和自愿的原则,与各成员国共同建立欧亚联盟,将其打造成世界格局中新的一极。欧亚联盟的建立,是原苏联地区重新一体化的客观需要。虽然目前建立欧亚联盟已具备了一些条件:俄经济崛起对独联体国家吸引力增强,以新欧亚主义思想为主的理论基础,普京以其魅力、魄力和能力建立起了广泛的社会与政治基础等。但该构想的实现也面临着不利因素的制约:独联体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国立场尚未达成完全一致、部分国家态度摇摆不定,以及西方国家外部势力百般阻挠等。因此,欧亚联盟在2015年前最终建成的可能性较小。但从长远来看,不排除在2020年后世界将出现一个与中、美、欧四分天下的新力量中心——欧亚联盟。  相似文献   

13.
1995年7月一8月 月lJ重新认识苏联垮台的原因和教训喻权域前苏联经济过渡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续)程锐原苏联在宗教问题上的一些重大错误徐方治苏联和西方在阻止法西斯侵略战争上的重大失误苏联罗荣渠科学社会主义欧亚观察东欧中亚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95.4期95.4期95。4期95 .3期独联体期期期期‘在O八叮U .4比口巴dl合户aO心O口OUO口受多方牵制的独联体盛世良独联体一体化:现实与未来蔡伟论独联体国家走向经济一体化趋势左长青侈刚俄罗斯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联系王兵银俄罗斯对独联体的政策姜毅世界知识东欧中亚研究世界经济东北…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苏联演变的轨迹田保国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俄〕B.济莫宁关于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重新思考李冠乾万安中列宁廉政建设和惩治腐败的理论与实践徐隆彬今日东欧中亚当代世界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东欧中亚研究95 .5期95,9期牙5,4期95.5期独联体独联体一体化将如何发展刘小军原苏联地区国家金融制度现状(一)丁佩华编译和平与发展欧亚观察95。4期95,5期俄罗斯期期政治俄罗斯议会竟选运动全而展开万成才俄罗斯议会竟选拉开帷幕俱孟年写在俄罗斯两大选举前鲍世奋俄罗斯议会大选:谁将获胜(之一)赵华胜俄罗斯大选后将出现联合政府格局…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军队》杂志编者按:众所周知,斯拉夫人占原苏军军官人数的80%以上。现在,在独联体多数国家的军官中斯拉夫人仍占多数。就拿独联体的中亚各国来说吧,在这些国家的军队中服役的军官就有不少于50000人是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斯拉夫人。 这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说明了什么?各“穆斯林”国家对斯拉夫军人的权利保护的程度如何?斯拉夫人在这些国家的军队中占多大比例?这与俄罗斯的利益有何关系?这里有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潘广云 《欧洲研究》2005,23(1):116-130
自独联体成立以来,与整体一体化停滞不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联体框架内的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积极推进,形成了多水平、多速度、多层次的一体化局面。普京执政后,这一局面更有加剧之势并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一方面表明独联体整合能力的低下,另一方面表明集团内部正在形成更紧密的一体化关系,同时也反映出独联体一体化当前仍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在可预见的未来,次地区经济一体化仍将是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流,"四国统一经济空间"将有望成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新的轴心,"亲俄集团"将出现新的组合,但独联体内仍将是以俄罗斯为核心和主导的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12月16日独立,这是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独立后9天,存在69年的苏联宣告解体。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面临重新确定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关系问题。哈萨克斯坦领导人曾表示“寄希望于独联体各国的联合”,但同时更为重视保持和发展同俄罗斯的关系,认为这是“战略性的”和“最重要的问题”。从1992—1993年哈萨克斯坦对外活动来看,这一  相似文献   

18.
独联体的存在对于俄罗斯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但是,俄罗斯要想保住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地位,还必须成为独联体的“经济磁铁”,而这恰恰是它很难做到的。一再发生的“颜色革命”表明,俄罗斯在独联体正面临重大地缘政治失败,这种失败实际上源于其政策中难以克服的矛盾。从目前趋势看,独联体仍会事件频发,最后导致名存实亡,分离和分解为小范围合作组织,从而变为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灰色区域”。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题目所以用“独联体现象”,是因为这个提法更确切地反映苏联解体后的现状。事实上,独联体作为一个国际经济社会联合体,尚未实际地形成。甚至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参与独联体的国家中,除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等国之外,有些新独立的共和国还来不及形成完整的意义上的民族经济。这是因为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许多共和国在原苏联体系内实际上只不过是一批完全隶属于中央政权的省市而已。它们长时期来根本没有权利和机会独立地处理本民族的经济事务,特别是涉外经济事务。所以,如果从事实出发,应该说,独联体现象不过是前苏联解体后留下的残骸。独联体的发起者的本意是以这个实际  相似文献   

20.
(1997年5一6月)前苏联东欧东欧难效塑前苏联学不来中国改革模式齐鲁摘俄学者沃洛布耶夫等谈十月革命研究中的新观点孙凌齐编写德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郑异凡苏联知识分子问题与布哈林的“奇谈怪论”郑异凡经济研究资料国外理论动态国外理论动态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97 .5期97 .17期97 .17期97 .2期原苏联东欧国家社会制度剧变的原因探析田春生苏联剧变原因研究之进展情况陆南泉苏联时期俄罗斯民族的特殊地位与“俄罗斯中心论”张建华、李朋97 .3期97 .3期97 .3期独联体俄罗斯同独联体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