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木  周洁 《党史纵横》2003,(9):10-13
鲁迅家原有兄弟四人,小的早夭,剩下了哥儿仨。鲁迅居长,老二作人,老三建人。周氏三兄弟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他们所走过的不同道路,对世人特别是对他们的读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很高的认识价值。正如郑振铎所说,周作人以其文化方面的业绩,在现代文学史上将同鲁迅一起发出耀眼的光芒。然而,鲁迅与周作人这对“双子星座”,情深意笃四十载,一朝失和,永无修复,晨昏相隔,甚至殃及后代,断绝交通往来,这不能不令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正皖南事变前后,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领导南方局全体同志,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在配合党中央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配合中共中央及时制定应变措施1940年10月19日,在蒋介石指使下,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禧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发出一个电报,强令八路军及新四军之有关各部于电到一个月内全部开到黄河以北。这封充满杀机的"皓电"发出  相似文献   

3.
正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台湾著名学者汪荣祖、李敖在评论毛泽东处理皖南事变的全过程时,不禁感叹道:"毛泽东在这场斗争中,运筹帷握而决胜千里,‘有理、有让、有利’,确实高招。江南一叶的凋零,给延安获得广泛的同情与支持,此一政治资本的利息也滚滚而来。"费正清评论说,皖南事变打破了"敌后中国各派武装之间的均势"。那么,毛泽东是如何处理皖南事变的,以至于得到台湾学者如此高的评价呢?  相似文献   

4.
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度漫天抗日烽火的皖南,顿时沉浸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然而,中共皖南党组织和皖南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转入地下,在黑暗重重的皖南山区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争,直到大军渡江全国解放。  相似文献   

5.
6.
皖南乡村     
  相似文献   

7.
皖南事变     
一九四一年一月四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九千余人奉命北移。六日,行军至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国民党顽军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我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血战了七天七夜。终因弹尽粮绝,除大约两千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遇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月十七日,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声称要将  相似文献   

8.
“文化大革命”虽然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却是经中央全会通过的一场政治运动。在其发动阶段,引人注意的是,1966年的五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刘少奇主持的;会后一段时间里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也是由刘少奇领导的。然而,后来的事实表明,《五一六通知》中所称的“现在睡在我们的身旁”的“赫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悲剧。它的悲剧含义,不仅在于对党、对国家、对那个年代受过影响的大多数人来讲,是与挫折和灾难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在于当人们被卷入这场运动时,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它会带来怎样的恶果,真诚地对它寄予良好的愿望,包括刘少奇在内。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是一场悲剧。它的悲剧含义,不仅在于刘少奇冤案本身,而且在于当“文化大革命”发动时,他对这场“革命”的对象、性质毫无所知,及至有所认识后,只能悲愤地抗议,悲壮地抗争,直至悲惨地离世。刘少奇之悲,是全党之悲。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也…  相似文献   

10.
悲剧与迷信     
近几年来,农村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人纷纷寻找自己的致富路。但也有部分人干起了浑水摸鱼的勾当。有人播身一变,谎称自己神仙附体,能驱魔除妖,引诱愚昧之人顶札膜拜。就在善男信女们目眩于这些“神婆”、“神汉”头顶上虚幻的光环时,他们却在坑蒙拐骗,造成了一幕幕现代文明社会中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1941年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在抗战中一手制造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主要事件。其间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遭到预伏的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袭击,受到重大损失。这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确是一件极其痛心的不幸事件。但是,由于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采取了“军事守势、政治攻势”的正确方针,使事变后国内政局的发展,迅速出现不利于蒋介石国民党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皖南事变过程的叙述,我们不少材料互相矛盾,而国民党方面的材料则有意歪曲真相,以混淆视听。本文根据所搜集的到的双方有关原始材料以及重要当事人的回忆材料,以日志的形式,逐日加以简要的叙说,以求得对皖南事变过程作出比较客观、准  相似文献   

13.
杨明.广东省大埔县人.1919年12月24日出生于大埔县百侯镇,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新四军后,他和安徽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先后担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委党校校长等职,在安徽战斗和工作了一生。而在抗战时期三进皖南,成为杨明人生中最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1938年冬天,我正在延安中央党校十四班学习,还有3个月便要结业了.有一天,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富春把我叫了去.他对我说:"现在抗战虽然打了些胜仗,但华北、华中、华东的广大国土被国民党丢弃了.  相似文献   

15.
1941年1月初,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当时,我所在的新四军第二支队老三团六连,事变前担负着保卫新四军军部的重任,事变之际又是军部中路纵队前卫部队的尖兵连。这里我所回忆的就是六连在皖南事变中艰苦奋战,突出重围,五  相似文献   

16.
《党史纵览》2010,(12):20-21
c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四军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转战大江南北,前赴后继,奋勇杀敌。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国民党顽固派对人民武装的迅猛发展十分仇视,千方百计加以限制和打击。  相似文献   

17.
皖南突围记     
皖南突围记赵亚(回忆)李曙新(整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已经过去整整55年了。我是那次事变的亲历者和幸存者之一,是在何志远将军率领下冲出重围的。"皖南事变"是新W军军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却的一段经历。一"皖南事变"前,我在新四军三...  相似文献   

18.
“失和文化”是“和谐文化”的对立面,是以利益争夺为核心的负面文化。本文主要分析导致它生成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期帮助我们建立抵制“失和文化”的思想屏障、制度屏障和交往屏障,这个过程也是弘扬和谐文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1939年早春2月,皖南山区,春意盎然,清风拂面。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从重庆出发,绕道桂林,亲临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皖南泾县云岭。周恩来此行,肩负着党中央重托,将妥善地解决新四军有关重大问题。 陈氏祠堂不寻常的一天 1938年4、5月间,新四军健儿挺进敌后,在大江南北点燃了抗日烽火,战绩显著。但是,新四军领导人项英怕得罪国民党,强调“江南特殊性”,认为江南不比延安,不宜自由活动。如要发展,势必和国民党发生磨擦。于是,他不积极贯彻党中央要求新四军“东进苏甫,直逼京沪,渡江北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中西方悲剧艺术的比较,力图寻求其所具有的共通性:悲剧人物经过对苦难命运的抗争而表现出来的生命热情与人类尊严,构成了悲剧艺术的正面的素质。真正的悲剧艺术必然饱孕着丰富生动的美,从而唤起人们对美好人性的热爱与想往。悲剧并没有因为其本身具有的某些痛苦、悲哀、灾难或挫折的内容而抹杀了人类发展的信念,而是在种种痛苦和毁灭面前激励人类走向了超越自我的乐观主义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