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韩非"因人情"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人性"好利恶害",不可改变,只能"因"之的基础上.韩非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主张以铁腕的手段强力矫正人性自觉向善.针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教育存在的针对性不强,强度不够的问题,韩非"因人情"和强治教育的思想要求把握重点,增强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分类别、分层次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强化教育,健全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12)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需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六元五驱四结合"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三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堂内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四是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知行合一;五是优化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着重考核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重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谢萍 《学理论》2013,(21):369-371
人文素质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软实力。在提升人文素质的诸多路径中",两课"教学是其中之一。实现"两课"教学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努力:学院"、两课"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更新观念;给"两课"教学以外部支持;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和师资队伍强化角度完善"两课"自身。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理念的人文向度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动态人性观",这是社会保障理念人文向度的逻辑起点,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在社会保障中的体现,属于社会保障理念的精神内核;二是基于马克思的动态人性观对人之需要进行量化实证分析,建构社会保障的科学体系,这是社会保障理念人文向度的科学依据,它指涉社会保障理念的实践维度;三是人的社会保障权利的确立,这是社会保障人文向度的落实和保证,是社会保障理念的合法性确认。这三个层次既是一种递进关系,又是一种相互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11)
秉承"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导思想,指出了以典型的案例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组织方面,指出要合理设计好案例教学的四个环节:学生查询资料环节、课堂案例讨论环节、模拟法庭审理环节和教师总结点评环节。在展开递进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强调了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导向三个方面的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6.
王海燕  冷年友 《学理论》2013,(15):243-244
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从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转变是一个系统工作。以政治社会学为例,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政治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实际化;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包括行为导向式教学、专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考试方式向开放性考试转变。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26)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学生理解专业内涵,打好专业基础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理论知识居多,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学生成绩评价和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教育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将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融入理论教学;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实践考核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二是转变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反思者转变;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外引现代化教学手段,内塑研究型教学模式;四是改革考核形式,探索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的实施是教师解决授课时数少与授课内容多的矛盾、注重意识形态性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性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增强课堂实效性的需要。其实施步骤大体包括:研读教材,凝练专题;研读学生,设计问题;导入正题,互动交流。坚持意识形态向度与"学生导向"型教学的统一是教师实施"原理"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的灵魂指针。  相似文献   

10.
黄群  乔秋敏  宋士华 《学理论》2012,(35):168-169,212
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当前的高校教育,借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值得不断探寻。古老书院千余年发展积淀历程中所承载的文化精华,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品性修为,与现代大学的教学目标一脉相承。古代书院的教育环境、教育理念和教学精神等等对于现代高校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5)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主要具有三重意蕴:其一是属人性,就是指它不仅是一种人创造并一直从事的活动,而且在实质上直接就是一种人的活动;其二是文化性,就是指它不仅是对一种特殊文化的传播,而且还以特定的社会文化为载体;其三是化人性,就是指它不仅是一种将社会规范与道德伦理内化至个体心理层面的机制,而且还能够推进人的文化生成。借由对思想政治教育属人性、文化性以及化人性的大力推进,其人文性必将得以极大彰显。  相似文献   

12.
<正>新疆居住着55个民族,各民族都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在疆大学生中约40%为少数民族学生,多数有宗教信仰。民汉学生是否认同彼此的文化,关系到校园是否和谐稳定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到能否形成现代文化共同体的问题。高校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各民族学生既尊重个性又形成共性,维持人性之美好,构建和谐校园。在新疆高校人文教育中强  相似文献   

13.
张小芸 《学理论》2014,(8):235-236
"组织课堂"指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发挥自身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达成学生的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组织良好的课堂具有以下特征:课堂教学逻辑清晰,教学结构优化;课堂常规良好,课堂调控有力;教学语言精确简练,生动丰富,富有感染力;教师肢体语言恰当得体,富有成效;课堂氛围和谐积极,绝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组织课堂的对策如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课堂调控能力,确保良好的课堂常规;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学生的需求;运用各种语言,进行积极的课堂关注;提高教学水平,让课堂富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探讨成果导向理念指导下思政课教学的系列问题。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反向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以保证教育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转变教师传统观念,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的地位,形成"需要什么教什么"的观念;大力推进研讨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推进行程式评估的考核体系,给学生更大发挥空间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32)
外语课堂焦虑是阻碍学生外语水平提高的一大障碍。在人本主义理论倡导的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以现阶段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为依托,教师可以通过创造轻松的外在学习环境、以自主学习为主导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来有效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外语课堂焦虑。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4)
与传统教学相比,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要素和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它的有效实施需要以师生理念、角色、教学方法、学习模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转变为前提和支撑,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研究型教学模式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模式应贯彻三个"三"原则,即教学形式坚持三个强化;课堂教学坚持三种方式;教学和考核坚持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朱常柏 《学理论》2011,(33):235-237
当前,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着许多误区,人们常常把"两课"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两课"课堂枯燥无味,教学内容成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翻版;学生不仅随意逃课,即使上课也常常不听讲。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国家需要与学生需要、中国通用公民与世界通用中国公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与科研、教与学等六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警民冲突事件频发,其中警察队伍自身人文素质较低、人性思想缺失等原因不能忽视。因此,加强人性思想教育内容就成为公安教育的当务之急。人性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领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性思想,教育的基本问题就是人的发展问题。警察职业要求也是以人性思想为基础的。当前公安高校教育目标与教育模式强调了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却对人才所应具有的基本的人文素养有所忽视。要构建公安教育中人性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公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在于育人,其次要通过在人文通识课程中加大人性思想教育内容的比重,在公安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性思想教育内容,透过校园文化创造敬畏生命、尊重个人的人文环境等途径使人性思想内容融入到公安教育课程体系中。  相似文献   

19.
一是在模块教学的组织中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要协调一致(一体化);二是推进理论教学实习化,实习教学课堂化,使模块教学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一体化;三是制定检测系统,保证教学内容与模块教学体系的主导思想一体化;四是模块设计中要保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要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史纲"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要求,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的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但目前在高校教学中,该课呈现出教学模式僵化与学生学习疲软的现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现象在民办高校表现尤为突出。可采用强化课堂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改革教材内容体系、实行专题式教学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民办高校"史纲"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