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概念内涵、产生根源、表现形式和扬弃途径上都有差异。马克思将异化的产生归结为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而卢卡奇则认为是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的。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在表现形式上涉及了许多马克思没有论述的方面。马克思认为通过暴力革命来克服异化,卢卡奇则依赖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2.
房立洲 《学理论》2012,(16):68-69,8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化和异化是个经常的话题。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了物化和异化理论并据此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手稿》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秉承马克思的衣钵,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以下简称《意识》)中再次对物化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但他的物化概念与马克思的物化理论还是有着较大差别的,拟从两人对物化概念的理解、对物化产生根源的论证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8)
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物化概念,他对物化含义的界定,起初来自于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所以卢卡奇对于物化的深入研究始于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研究。物化同异化劳动相比,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时物化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从物化理论的含义及内容、卢卡奇物化与马克思异化的区别、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局限性三个方面对物化理论进行阐述,其中,卢卡奇物化与马克思异化的区别从对概念的理解、产生根源、消灭异化的途径三部分展开分析;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局限性,包括对概念理解不明确、坚持历史唯心主义、忽视生产关系的重要作用、坚持人本主义的物化理论。  相似文献   

4.
张雪 《学理论》2012,(18):27-29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中,卢卡奇首先提出了物化思想,他的这一思想是基于对马克思思想的深入研究,在资本主义兴旺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思想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也在物化的概念、物化产生的原因、消除物化的方式等问题上与马克思产生了分歧与距离。然而,卢卡奇还是通过他的物化思想启发了世人,尤其是西方思想界的哲学家们,使人们从物化的思维中走出来,将关注点放到人自身上,追求人的解放和实现人的真正自由。  相似文献   

5.
庞翼平 《学理论》2011,(14):45-46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的物化理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主要讨论物化和物化意识。马克思异化概念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在:二者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概念理解上有差异;对消灭物化途径的看法不同。  相似文献   

6.
杨海凤 《学理论》2012,(21):34-35
"物化"是卢卡奇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他根据马克思《资本论》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提出"物化"范畴,并且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作了完整阐述。主要探讨卢卡奇所提出的物化理论的内涵、物化的具体表现以及物化的克服,力求较为全面地把握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并发掘出物化理论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物质丰裕的消费社会在使我们感到喜悦的同时,让我们感到更多的是压抑和无助,人们通过劳动生产的产品反过来成了统治人的力量,即劳动的异化或物化。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研究视角,探究和解读了当今社会潜在的一些由异化和物化带来的拜物现象。最后,要对异化和物化进行扬弃,才能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是当代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早年曾师从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 ,后又师承多人并注重汲取先哲们的优秀思想成果。在 2 0世纪众多的人类命运解释者中 ,他以其“勇于批判和富有理想精神”而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文化批判理论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础 ,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命运 ,致力于批判和超越现代人的文化危机和生存困境 ,有其独特的见解和不可忽视的理论地位。对马尔库塞的思想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卢卡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   1 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继承和批判马尔库塞从事理论研究 ,有着明确的目的 ,这就…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卢卡奇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问题,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未发表前,卢卡奇就在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了"物化理论"。他的物化理论是对当代西方社会工人阶级真实境遇的揭示,是对当代西方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日益被割裂的深层反思,其目的在于形成工人阶级统一的"阶级意识"。本文试图对其理论做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弗洛姆在马克思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物化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对异化的内涵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结合弗洛伊德有关性格结构的理论,弗洛姆认为异化现象已经渗透到人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当中,并且披上了技术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合理外衣,导致了非创造性人格的出现。为了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弗洛姆提出仅仅确立健全的人格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恢复人的批判性维度。弗洛姆的社会健全理论对我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