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庆宇  苏杭 《理论导刊》2019,(10):19-25
"灵魂""基因""人民"是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列论述中的三个高频词。围绕这三个范畴,习近平架构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即"灵魂论""基因论"和"中心论"。"灵魂论"是关于家庭、阶级、社会视阈下的文化灵魂作用的论述,指认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文化建设任务,旨在拒斥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基因论"是关于文化遗传、重组、进化过程中的基因规律的论述,提出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针,旨在打击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中心论"则是关于人的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的文化需要的论述,要求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旨在克服"文化工业"现象和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观。"三论"分别从三个侧面诠释人与文化的理论关系,而又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文化的总体性认识,具有鲜明的超历史性。  相似文献   

2.
中共哈尔滨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今后几年,要以"创城"为牵动,进一步推动哈尔滨向现代文明城市跃升。文化是城市精神的根本,是城市灵魂的体现。哈尔滨如若缺少文化底蕴、缺失文化个性,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城市,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创城"的目标和任务。因此,要把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如期实现"创城"目标,必须深入挖掘城市文化中的特色,切实凸  相似文献   

3.
城市文化品格是根植于城市的历史、体现于城市的现实、引领着城市未来的城市特质.它为城市的综合发展提供价值资源和文化底蕴,同时也从心理层面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动力.塑造西安城市文化品格对于西安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塑造西安城市文化品格主要需加强三方面的工作:明确定位城市形泉、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打造城市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五千年文明,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曹雪芹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小说《红楼梦》中人物的命名为依据,阐述了作者曹雪芹是如何在小说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5.
"语言游戏论"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中极其重要的概念,标志着他从理论语言哲学向实践语言哲学的转向。"语言游戏论"之于跨文化交往具有重要意义。语言作为主体间交往的重要媒介,源于生活、行于规则、意于使用,它为不同生活形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架起了沟通和交往的桥梁,它是文化共感性的深层依据,它为跨文化语言习得提供了生活世界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5)
近代以来,我国文化格局发生重大变迁与重构——由"一元专制"向"多元交互"转向。文化的重构与多元局面给我国的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贝尔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文化发展延续性的强调,对我国多元文化格局下的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启示,同时在文化建设的践行路径上,文化保守主义也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深入挖掘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合理因子与理性成分,对我国当前的多元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与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远新 《理论探讨》2005,(2):118-120
江泽民文化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文化旗帜论、文化综合国力论、文化中国特色论、科学技术论、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化创新论、文化超越论等内容。研究江泽民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亚玲 《党政论坛》2014,(21):13-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文化效应,既来自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也来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以其独有的文化背景、文化基因、文化意蕴,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成功注入有特色、有文化底蕴的文化效应。纵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历程,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来看待和分析当前文化建设产生的积极效应,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由于市场经济基础薄弱,精神文化基础相对落后的特点,小城镇建设更多依赖于以交通带动为主体的“马路经济”和以资源发掘为主体的“开采经济”,缺乏促进农村经济深层次变革的市场机制,缺乏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文化底蕴,因此许多地方普遍存在着盲目发展的弊病。位于鄂西北山区的谷城县石花镇,在产业优势、市场升级和文化积淀上做文章,充分发挥了小城镇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辐射和推动作用,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带动了城镇和农村的共同进步。文化内涵有没有用在老一…  相似文献   

10.
李桂芳 《学理论》2012,(21):126-127
汉代是巴蜀地区在统一的中央王朝下,在文化发展上的第一次鼎盛时期,所谓"蜀学比于齐鲁"、"汉征八士,蜀有四焉"。流必有源,源可能是潜藏的,但绝没有无源之流。两汉时期的巴蜀文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攀上汉文化的高峰,究其原因,离不开巴蜀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也离不开此时期巴蜀地区教育开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余源培 《民主》2014,(6):10-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者要努力做到"四个讲清楚":"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  相似文献   

12.
金山区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近年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同时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未来五年,在"创业金山、宜居金山、和谐金山"建设进程中,金山文化亟待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落实有效举措,努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质内容和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创新发展:"建设和谐文化"是文化建设在理论上的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建设在实践上的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建设在战略布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廉洁文化观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局,为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取得新的成效而提出的有关廉洁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和观点,其科学内涵可概括为"战略意义论"、"重点任务论"、"发展动力论"、"建设主体论"、"制度保障论"。习近平廉洁文化观深刻诠释和系统回应了新形势下廉洁文化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现实及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等理论品质。深入研究并贯彻落实习近平廉洁文化观及其理论品质,对于当前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建构及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60年来我国文化开放历程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文化对外开放经历了四个阶段:建国初期的"两用"原则和"双百"方针是文化开放的起点,改革开放初期的"对外开放适用于精神文明"是文化开放的探索,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文化开放的完善,新的战略机遇期的文化"走出去"是文化开放格局形成的标志.这一曲折历程表明文化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6.
城市文化是体现城市社会特点、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生活文明程度的区域性特征极为突出的文化形态。城市文化的形成、积淀和演进与乡村文化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其法治化程度更高。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法治文化,在法治价值观上应当着重强调和正确处理城市法治中的几个重要关系,也就是引导全体城市居民正确树立文化价值观中与法治文化紧密关联的权利义务观、正义观、效率公平观和人文观。应当以权利优位、恪尽义务为指引,构建城市法治文化中的权利义务观;以提升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利益为出发点,构建城市法治文化中的正义观;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构建城市法治文化中的效率公平观;以人为本,构建城市法治文化中的人文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文化空场"在客观上形成了构建当代文化哲学思维范式的理论困惑.但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致思理路,我们还是能够准确把握内蕴于其中的文化指归,从而确立构建文化哲学思维范式的前置性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对于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强调和关注.其次,马克思主叉哲学的人学转向为文化哲学思维范式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阐释为文化哲学的论证提供了生存论意义上的论据.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着眼于人的全新生存方式的理论解读展现出明确的文化指归.无论是着眼于文化现象的哲学分析,抑或是立足于文化视角的理论阐释,当代哲学研究已经扬弃了单纯的理性思辨,转向对于人的存在的文化解读.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转向对于后世哲学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文化哲学思维范式正是内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指归在当代的理论延展.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探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确立其起点,也可以依据不同的理论框架确定其内容,这就表现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专注于史的研究,这是由于哲学本质上是历史科学,这种关于史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思想发展的特殊进程及其内在逻辑;也有的侧重于论的研究,这是因为哲学又总是通过思想的积淀所确立的概念为自身的内容。哲学总  相似文献   

19.
李奕南 《学理论》2012,(16):20-21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城建档案本身就承载着厚重的城市文化,它是档案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与升华,是特殊的城市文化资源。同时,完善创新城建档案工作不仅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和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进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哈尔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在重点工程和大项目建设领域加强城建档案文化建设,旨在构建实体工程建设的同时留存完整的项目相关建设的"历史记忆",充分发挥档案文化魅力,为铸就工程建设的文化内涵提供档案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文化钢城     
<正>邯钢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争先型"特色企业文化体系,让每名职工都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创造者、享受者,全方位提升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