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闵靖阳 《学理论》2009,(9):136-137
卡尔·考茨基是第二国际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尽管考茨基晚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但考茨基的艺术观始终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财富。《艺术和自然》是考茨基的艺术观的集中表述。《艺术和自然》论述了艺术的三个维度:艺术的本质;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经济。考茨基认为艺术是有意识的活动,艺术是融汇多样化的和谐整体。他站在唯物主义立场提出艺术要向自然学习。考茨基在文章中着重论述了艺术和经济的复杂关系。研究考茨基的艺术观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艺术思想的演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明华 《理论探讨》2001,2(2):78-80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观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界定、价值目标的确立以及价值实现等几个方面。研究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思想 ,对于适应新形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作为文学批评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其里程碑的意义已是学界所公认.对《文心雕龙》中的《通变》作以下的剖析:通与变的内涵;《通变》定位的文风及其审美取向;对《通变》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和辻哲郎(1889-1960)是日本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化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在他的早期作品<偶像再兴>(<告白与广告>、<三个视点>、<关于创作心理>、<忠言>等文章)中展示了和辻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其中贯穿着一个体现其艺术观的核心思想,即艺术的人格性的生命.和辻的这一艺术观不仅对于艺术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揭示,而且对当今的艺术创作有着积极且深远的启发性.本文主要研究和迁哲郎的人格性的生命的艺术思想.将从艺术的人格性的生命的形成、人格性的生命与艺术的结合的必要性以及艺术的人格性的生命的提升,三方面着手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5.
王帅 《学理论》2013,(9):298-299
在研究生态观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链及在这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价值。通过对生态观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选择的内涵和本质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链分析,结合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分析了这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价值和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价值态度,以期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韦爱萍 《理论导刊》2007,(11):140-141
李白对《史记》思想的接受,主要表现在对人生观、游侠观、政治观及传奇性等方面。李白之接受,并非全盘,而是将自己挟风带雨式的个性,完整地通过人物表现出来,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7.
论社群主义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社群主义是对新自由主义的修正,以社群的共同实践和交往说明个人权利产生的基础,以社群的历史沿革和传统说明自我人格的形塑,认为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体抽象的权利。社群主义思想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社群主义的视角使我们看到了公民私有产权、政治参与、社会安全网以及美德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具体主要表现在:过分重视公益容易践踏公民权利;政治共同体要为民众的政治参与设置平等的进入管道;国家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要集聚社会资本,培养信任、合作、互惠、诚信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共产党民生政治观的内涵、特征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作为政治观中的重要内容在当代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及时将解决民生问题提到执政的高度,把民生问题作为夯实政治基础,实现执政目标,凸显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整体发展局面.因此,探讨民生政治观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对我国社会全面发展,整体推进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的思想理论是晚晴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康有为作为晚晴维新变法的发起人之一,其思想在晚晴晚新思潮中极具有代表性。一方面,康有为受过多年的传统教育,并且有着科举出身的身份,难以避免其思想具有相对保守的一面;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有思想、有志气、心系国家生死存亡的爱国青年,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不得不放下"天朝大国"的优越观,寻求"师夷长技以制夷"[1]的救亡图存的进取方法。正是因为如此,康有为在资产阶级维新思潮中具有特殊性,表现为"保守"与进取思想的交织。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  尚大军  贺小翠 《学理论》2010,(22):266-26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核心要素,二者在教育内容和育人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若二者能在育人实践中有机结合,将大力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和显著提高高校育人的科学性、实效性。首先概括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二者有机结合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杨贤江的青年修养观,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修养思想为指导,以"动"为其基本特征,强调修养的社会实践性 质,提出了青年修养应注重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重视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过有规律的生活,学会健康的生活。杨 贤江的青年修养观对当前我们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矛盾理论学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社会矛盾观.这一矛盾观以和谐作为其核心价值追求,以人为本是其核心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核心要义,通过和谐的方式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创造性地发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为我们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深奥的治国思想,“半部《论语》治天下“,更证实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既需要大量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也需要挖掘自己的文化瑰宝。本文从行政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论语》中的治国思想,主要包括“齐之以礼”的政治观、“为政以德”的行政观、“举贤任能”的人才观和“正名”“立信”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宋洪兵 《政治学研究》2021,(5):109-118+159
章太炎的法家观呈现出显著的现代性特质。他认为,法家虽然严酷,但临事有效,能够利民。章氏赞赏法家的"法治"精神、公正价值、崇实品格;但批判法家的国家主义倾向。章氏一方面为法家正名,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理论改造,为法家学说再生于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面向。他将庄子的个体自由以及儒家的伦理修养注入法家的"法治"观念,使法治与个体权利相得益彰。章氏政治思想复杂多元,蕴涵法家因素,但并非"新法家"。他反对西式代议制,强调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特殊性,但接受分权思想与民权观念。政治崇实、通史致用、法治精神、抑制豪强、痛恨贪腐、关切善政,构成了章氏政治思想与法家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法家的理论困境,一定程度上也构成了章氏的理论困境,依靠强人政治来解决现实问题并实现法治理想成为一种必然宿命。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人格影响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加强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方式方法创新相结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6.
论韩非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秦时期法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韩非主张通过外力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韩非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传媒不仅仅是传播工具,也在发挥着塑造思想和建构观念的政治功能。微博的兴起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方式,促使我们充分利用机遇,全面开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8.
论洛克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克作为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政治学家,其政治观念是哲学思想在政治问题上的逻辑延伸。这不只是因为洛克的经验论为他的政府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而且还因为洛克的哲学精神本身直接转化为某种政治信念。本文分析了洛克的理性活动的独立性、理性平均主义、精神生活的私人化和自由自觉的无限获取的生命活动等哲学意识,并以此为基础引申出洛克的个体政治独立与平等、精神生活与政治秩序相分离、政治社会产生和进步的动力等政治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新兵入伍思想政治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分析了新兵入伍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特点与功能,初步提出了新兵入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
公平观思想作为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在人类思想史上源远流长。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我国要在今后的政府工作中更加注重公平。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针对中国具体国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看待今天的社会诸多不公正的现象,同时也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公平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