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瞭望》2007,(3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的中心结合部,地处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泛珠三角合作、西南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是我国西部惟一既沿海又沿边的地区,既是我国大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中国通向东盟的陆路、水路要道,又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  相似文献   

2.
区域和地理是地缘政治和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框架.地缘边界效应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是一种动力机制,地缘政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的对外经济联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同样,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推动多边外交,改善国家问的关系,改变世界地缘经济格局和资源空间分配格局.必须建立合作型的安全新模式,以积极的多边主义外交参与区域安全合作,积极发展地缘相邻国家问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探索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萍 《学理论》2008,(2):64-67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加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区域经济合作,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密切产业分工与协作,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东北经济区”。通过建设沈大都市圈,形成蒙-哈-大经济带和发展沿海、沿边城市带等不同层面的“增长极”,来实现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与印度关系不断改善,双方交往合作日益频繁,地处中国大陆与南亚和东南亚交汇处的云南与印度的经贸往来呈现出良好势头.云南实施沿边开放二十年来,不断调整对外开放战略,由面向东南亚开放逐步转变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进行两条腿走路,更稳地走出去.但是作为云南面向印度开放的重要陆路通道和紧邻--印度东北部地区由于历史等原因,封闭落后,开放程度低,严重阻碍了双方的交往,制约了该地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地区封闭终究是要被打破的,印度东北部的开放是历史的必然过程.要实现云南的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云南自身产业与南亚市场的对接,实现云南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和区域经济合作互补,客观上必然要求加强云南与印度东北部的合作.鉴于此,本文着重讨论云南与印度东北部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而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5.
面对沿海开放的汹涌大潮,地处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早已不甘沉默。自1988年该省拉开边境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序幕以来,这里发挥地缘优势,审时度势,渐次加大沿边开放步伐,边境地方贸易已成为我国与独联体国家贸易的主力  相似文献   

6.
沈殿成 《侨园》2004,(5):15
7月20日,由国务院侨办、科技部、人事部、商务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五部(办)三省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在沈阳落下帷幕。这是一次国家的区域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盛会。会议的主题是:振兴东北,合作共赢。宗旨是: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契机,促进华侨华人经济力量、科技力量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相结合,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12)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指定国家发展战略的视角上也更为广阔和博大。"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开创了我国国家发展战略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先河,其大视野、大手笔、大胸怀超越了以往的政策。本文从"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出发,从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方面,剖析这一战略的积极意义,从而加深人们对其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随着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发生了动摇 ,区域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推进器 ,始于 1 992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以它崭新的面貌和积极的姿态成为一个新的经济、贸易及投资热点 ,且展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侨园》2021,(6)
正作为共有边境4000余公里的邻国,中国与俄罗斯在国家利益、贸易流通、能源合作、科技与文化方面都有着天然的合作优势。鉴于两国边境沿线广泛分布着两国亟待发展的地区,为尽量减少"边境效应"所致的影响,跨境合作成为两国共同谋求区域发展、振兴边缘领土战略的必经之路。在同样向东方推进的欧洲一体化东扩进程中,跨境合作在有共同边境的国家之间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后来这种合作也在高度联系市场环境下延伸到并无共同边境的国家之间),但在普遍性规律之下,中俄之间跨境合作的发展由于经济环境、政治关系、地区特点以及国际环境和市场状态的不同,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欢迎有实力、有兴趣的海外客商、海外工商团体来长沙参加中国中西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欢迎外商参加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国务院侨办副主任李海峰在’98中国中西部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筹备工作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应中西部省、市、自治区要求,国务院侨办决定与湖南省政府联合,于今年10月11至20日在长沙市举办’98中国中西部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这一计划已在今年初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李海峰副主任表示,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促进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以及外国企业家和科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2,(3)
绥芬河市作为沿边开放城市,其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对俄罗斯联邦、东欧乃至日本等国家的国际贸易,以及全面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明确的战略规划,展开了扎扎实实的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与此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把活跃第三产业、繁荣沿边开放城市的工作摆到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需要优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李靖宇所著《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从中国到东北对外开放的战略依托》一书(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而又有益的探索。首先,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步伐,应当优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与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紧密结合起来。李靖宇在《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一书中提出了务实的研究框架:一是中国多元化市场取向必须形成战略依托,所以需要进一步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  相似文献   

13.
欧盟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欧盟非常重视成员国之间以及成员国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形成了多层次、网络状的区域协调体系;二是构建了问题区域治理模式、创新区域模式、跨境合作模式和流域治理模式等多样化的区域协调模式;三是完善了法制、经济和行政等多管齐下的区域协调手段。研究和借鉴欧盟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简讯     
国务院新批三规划1.图们江区域开发规划纲要。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简称长吉图)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要将其发展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  相似文献   

15.
日本青函海底隧道将北海道与其他地区连接在一起,建立了一条安全便捷的直达通道,促进了北海道发展,优化了日本国土综合开发。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地理位置、经济结构等很多方面与日本北海道具有相似性。通过考察青函隧道对北海道开发的作用,提出借鉴日本经验建设穿越渤海海峡的跨海通道,贯通东北"南下"的便捷直达快速通道,增强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交流与联系,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推动实现"振兴东北"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欧盟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欧盟非常重视成员国之间以及成员国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形成了多层次、网络状的区域协调体系;二是构建了问题区域治理模式、创新区域模式、跨境合作模式和流域治理模式等多样化的区域协调模式;三是完善了法制、经济和行政等多管齐下的区域协调手段。研究和借鉴欧盟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族际政治的发展和区域公共问题的增多促进了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的发展。目前,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主要有跨省协作、上级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和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合作三种模式。分别从地方政府对合作的态度、协调机构的权威性、合作领域以及利益分配制度等四个方面对这三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应该继续强化上级政府的协调作用,明确区域内各方的定位,健全利益补偿和利益共享机制,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合作的制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科技合作是提升民族地区科技实力的有效手段。在研究科技合作的文献中,研究民族地区区域科技合作的文献较少,对现有科技合作理论、合作模式进行归纳和梳理,可以对民族地区开展区域科技合作提供指导和借鉴,同时也能引起学者们对民族地区科技合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对外开放潜力最大的是东北亚地区。该地区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资金和劳动力充裕,尤其是地缘上的接近性、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开发中的互利性,正在产生较强的驱动力。沿横贯该区中心地带的陆海联运大通道和中俄沿边口岸城市将首先形成一纵一横两条经济发展带,以贸易、旅游、跨国运输以及双边和多边合作开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将迅速崛起。正是这些热点地区和热门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将有力地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霍尔果斯中心")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个通过签署双边条约正式设立并与外国共同建设的跨境经济合作区,新型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必然会产生新的法律问题。基于经济分析法学的视角,介绍几种适用于霍尔果斯中心法制建设的分析方法,拟提供新的思路以破解我国边境地区跨境经济合作中的制度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