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连续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当代大学生非常需要性知识、性道德评价和性道德选择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学术界在性道德领域也有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关于道德和性道德的言说进行再度考量,得出道德尤其是性道德本质新命题,并对其做了进一步解析。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传统的抑欲主义和西方“性开放”、“性自由”观念的相互影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新型性道德尚处于争论和形成之中。一些大学生对此产生了疑惑,其性道德观念和性行为现状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一些大学生性道德、性行为的现状,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网络性行为"对大学生性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色情对人类道德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技术及大学生自身特点的作用下,作为其表现之一的“网络性行为”对大学生的性道德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亟需采取必要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道德理念的变迁与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理念出现了变迁,表现出德性价值追求、习得性道德的获得、完整性道德人格的自觉等特点。这种变迁带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的双重印记,表达出人文精神回归的诉求。而从变迁中探寻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无疑对大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道德观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民族地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调查显示,其道德人格呈现个人本位意识强、社会责任意识弱、道德意识主体化等四个方面的特征.在进一步深刻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人道德人格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文章对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和引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海峰  刘平  张喆 《学理论》2012,(29):148-14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文化的界定;第二,大学生文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第三,大学生文化的比较研究;第四,大学生文化的建设。这些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研究深度、研究方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1)
政治动员是指引导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组织和凝聚社会力量的过程。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在团结全国人民抗日救亡、推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政策、特征、内容、方法途径、作用意义以及国共两党的政治动员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丰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这些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当代政治动员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特点、理论体系、创新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分歧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对涉性问题的评价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大学生评价涉性问题的过程进行研究,得到大学生对涉性问题的两种评价模式,即"与传统背离的评价模式"和"与传统一致的评价模式".这两种评价模式的并存,反映了大学生的性价值观念冲突.价值冲突的成因有三: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型、自由主义性价值观念的传播、性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在性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应当对性的内涵及其本质、性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性自由的科学内涵、性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四个问题进行研究,为性道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王莉君 《学理论》2011,(36):248-249
伴随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观提出新的挑战。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增多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通过大学生上网状况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主要网络行为特征,从正确看待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实现当代大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网络道德观。  相似文献   

11.
吴茜 《学理论》2013,(18):384-385
道德教育在传授学生道德知识、提高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要根据"受教育者内部思维矛盾运动的规律",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具有主体性特征的道德思维培养模式;要遵循"德育过程受多方面影响的规律",构筑社会德育工作大平台,形成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的合力。在充分吸收与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对如何建设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这一特殊思维样式做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命题以来,学术界对其从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概括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并揭示了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为新时代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意涵、内容、特征、作用、问域、延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评述,有助于系统总结既有成果,也有助于发现基本经济制度研究领域的薄弱点,以期为深化基本经济制度研究提供方法论镜鉴。  相似文献   

13.
关于政治文明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丈明”的概念后,政治文明理论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并在短短几年里,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我国政治文明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研究成果数量多、质量高,研究主体多元化、展现了多重视角和方法多样化等;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文明的基础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与政治文明相关理论的研究三个方面。当然,理论研究也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为推进党的理论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最近,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阎树群教授撰著的《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5.
许燕  刘莉 《学理论》2012,(35):57-58
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来临,以往在熟人社会所遵循的亲近性道德已失去了它的魅力。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冷漠、麻木等道德滑坡现象,陌生人社会向道德提出了新的伦理诉求,即:"陌生人"伦理。移情为实现亲近性道德向"陌生人"伦理的飞跃,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和捷径。  相似文献   

16.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高校德育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学校永恒的课题,讲求道德的学校同时也是高效能的学校。高校德育课是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而设计的课程,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加强课程的时代内容,并进而成为学习型课程。为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转变为价值性道德教育,从传统的单向道德传输转变为双向互动,把封闭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广泛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7.
"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一经提出,即引起学术界热议和关注。目前,学术界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章,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研究分别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地位、内涵和特征、重要任务、推进路径,以及重大创新等方面作出了一定论述,初步达成了一些理论共识。但总体上看,这些研究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在研究的视角、内容和深度上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发掘、历史进程和途径的梳理、基本经验和内在规律的总结、典型范例和代表人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但在两者结合的定位、性质、视野和论题等方面尚存在需要澄清和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富有和具有高超的技术,如果它在道德方面日趋没落,则不能认为是一个进步的社会。一个社会的进步是不能单以技术和物质生活的标准来衡量的,当前美国青年在性道德方面的堕落,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稳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研究到实践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撑。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整体性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视野中观照和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学科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