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婷 《党政论坛》2013,(6):36-38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文化与人才的竞争,体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种境遇下,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阅读,准确定位其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角色,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便是不得不  相似文献   

2.
黄婷 《党政论坛》2013,(11):36-38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文化与人才的竞争,体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种境遇下,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阅读,准确定位其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角色,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便是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新名词,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主要由作为智力支持的文化软实力和作为精神动力的文化软实力组成.文化软实力包括精神文化的生产力、制度文化的生产力和物质文化的生产力三个基本形态.当前,面对竞争激烈、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文化在综合同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十七大以来我国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战略重心,但当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厘清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作用,正确评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探讨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的途径,对我国整体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论断。将文化作为“软实力”明确提出来,尚属首次。这一提法,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新兴的竞争力。作为国家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意识形态与文化关系密切。不可否认,在复兴中华的过程中,文化软实力是不容忽视的关键一环。它的价值何在,我国又应如何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为我国的后续发展带来持久动力,从意识形态角度对文化软实力进行哲学反思是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追求卓越的发展中,文化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成为检验一个企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企业文化的竞争已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穆玉杰 《学理论》2008,(9):51-5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今后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鹏 《党政论坛》2012,(6):52-55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来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等,从而达到"遂己所愿"之结果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各国纷纷把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努力增强本国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和渗透力.我国也在党的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文化软实力建设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10)
传媒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文化竞争的核心。随着媒介变革的深入,信息文化传播无所不及。它不仅重塑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围环境、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同时也对思想政治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当前传媒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境遇,分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并通过剖析传媒文化软实力竞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发展,提出有效策略:一是加强德育,重视意识形态教育;二是培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三是弘扬民族精神;四是发挥本土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贾玲 《学理论》2009,(7):76-77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型战略课题。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新的角力场,是国家软实力的根本体现。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有利于在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2.
不仅要与民族的主流价值文化相融合,而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还要与普世的主流文化价值相融合与国家软实力一样,企业间的竞争已提升到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层面。构建独具特色而又积淀深厚的企业文化,提升不断内生的充满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选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下的今天,一个国家要想在竞争中领先,需要各种实力的壮大,其中,“软实力”居于重要的地位。从一个国家自身的发展来看,重视“软实力”的发展对于其政治、文化、价值等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我国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这种“软实力”的力量,我们应把包括文化在内的“软实力”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提升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保障,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体现,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智兴 《学理论》2012,(22):11-12
文化软实力正日益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但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与文化的科学发展要求尚有差距,与迅速增长的国际地位不相对称,与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结合我国实际,从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文化走出去面临国际文化激烈竞争和文化人才缺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时代,文化问题日益凸显。国家之间的博弈方式发生倾斜,文化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软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文化软实力即是形成于这种背景下的文化竞争力和认同力。强弱势文化的存在导致了全球化时代文化落差的出现,这种文化的落差致使文化软实力呈现出高低不同的态势,即为衡量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一般性依据。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范式,不仅表现为各文化体之间的竞争,更是全球性共同生活的文化表达,是全球化文化整合过程中解决共同问题的一种文化诉求,即为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本质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把文化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制定和实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文化法规、文化政策;二是把强大而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三是注重文化输出,弘扬和扩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成功做法,对于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指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提了出来,有鉴于此,本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立足当代中国实践,力图探索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以文化建设为代表的国家软实力,可以更高程度、更广范围地提升闰家的影响力。要加快发展国家软实力,关键就在于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凸显。文化已经成为立党立国的重要精神力量,先进文化建设对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意义重大。先进文化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和主要内容,是巩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