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2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观体现的具体内涵是公民身份价值观,它是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价值观,能引导公民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可以引导新的国家认同思潮。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步骤。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育和践行好,就必须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的认同,得到全社会主流群体的认可。此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效整合当前先进的价值观,从而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价值标杆;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认可,还必须要有一定的认同构件:科学性;契合中国实际与传统;"外延"解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方面。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深刻变化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不成熟性和社会实践的局限性,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领大学生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从本质上讲,这一问题就是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从而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践行。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本质上讲属于交往行为。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成为共同的社会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的标志。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通过平等主体之间的对话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郭婷 《理论视野》2017,(10):86-88
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存在和功能实现的基础场域。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意识形态性和理想性与日常生活情境性、多元性和实用性的矛盾和张力,使得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日常生活相疏离。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仪式和情境、社会实践和个体自觉四个方面形成合力,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认同,使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25)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最新概括。针对医学生,编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卷。经多次修订,最终版的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卷可划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面,总问卷和三个层面均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该问卷可以对被试的整体认同以及在三个层面的认同情况进行等级划分,方便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与体制变革进程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出现了结构性与伦理性的双重困境。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托乡村治理实践的优化,提升农村组织凝聚力以夯实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社会基础,倡导新集体主义以重塑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思想基础,培育农村公共文化以固化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认知和行为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有益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自编问卷《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卷》,对沈阳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医学生整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较理想。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对核心价值观认同均高于普通同学;与本科生对比,博士生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核心价值观缺失。  相似文献   

9.
刘祯祯  魏晓文 《学理论》2013,(17):187-188
对大学生党员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党员整体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比较理想,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如大学生党员自身示范作用不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度不高、没有达到深度的认同等问题,产生原因在于:社会转型和西方思潮的影响;大学生自身认同特点的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理想;主流媒体缺乏广泛宣传和弘扬;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现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青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其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分析农村青年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现代教育环境下农村青年受到不同程度的多元因素的影响,造成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差异性,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 《理论导刊》2014,(4):60-63
核心价值观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认同,才能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成为大众自觉的价值引领和价值追求。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存在着传播路径比较单一、社会群体认同感差异较大、认同效果不尽如人意、认同环境复杂等问题。为此,要从构建科学传播机制、健全利益引导机制、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完善实践转化机制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傅厚春 《学理论》2020,(9):115-117
基于现有文献自编了《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问卷》,针对辽宁省辖区内14个地级市的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以及认同差异的个体性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政治面貌以及受教育程度个体认同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从加强宣传教育效度、提升文化建设高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力度等方面提出增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1)
价值认同是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价值观念的"龙头"。当前我国正面临社会转型,意识形态多元化极大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表现为多元价值观冲击、社会心态阻碍、互联网渗透等,我们必须从把握一元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关系、消除"崇洋媚外"社会心态、净化互联网环境等方面入手,有效强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青年研究》2021,438(3):16-30
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3年和2019年数据,分析当代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变化趋势以及群体内差异。研究发现,青年世代对"民主""文明""自由""平等""法治""诚信"等价值理念的认同度较高,但对"爱国""和谐"的认同度较其他年长世代低;从2013年到2019年,他们对"爱国"和"法治"的认同度大幅提升,对"敬业""友善"的认同度有所增加;青年群体内部存在价值认同分野,中高学历、白领职业、高收入群体更加认同"民主""自由""法治""诚信"等价值理念,低学历、农业劳动者、低收入群体更加认同"文明""和谐""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随着世代演替,青年世代逐步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央,他们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的社会共识状态。加大对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仍是未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及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重大意义做了明确的定位和表述。但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根本原因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性质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重大意义缺乏认知认同。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必须认真紧紧抓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领导机制建设这个重要环节,通过明确工作分工,建立健全工作责任机制,搞好协调指导,建立动态预警和目标管理机制,做好督查考核,建立综合评价制度等等来保证工作不断推进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11)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存在理性认知欠缺、情感认同偏弱、信念意志不坚定和知行脱节等问题。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可以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贯穿于高校学生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导向、精神导向和文化导向,使高职大学生从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达到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外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王翠  张元 《理论视野》2014,(2):72-7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众的社会生活和内心世界,需要加强对主流媒体宣传阵地的建设,开辟民众参与和监督的平台,创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在传播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作为主体的民众的现实利益诉求结合起来,确保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改革和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使主体在社会实践的动态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其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受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社会转型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陷入困境的迹象,主要表现为认知困境、内化困境与知行分离。深刻分析大学生出现认同困境的原因,就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提出解困思路,对于改善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现状,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学理论》2017,(3)
新时期国民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其长效机制建设,可有效促进人们形成长期稳定正确的价值观念。探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意义与原则,基于整个国民教育角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议,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开展,促使人们更好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