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文林 《理论视野》2011,(9):55-59,62
民族分离问题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角度看,民族分离运动惯用的民族自决权本身就存在极大缺陷;从现实角度看,西方大国已将"民族自决"视为分裂、肢解对手的工具;从制度角度看,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模式选择不同,其对民族分离的免疫力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4)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少数民族问题上是以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为指导的。但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教条于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中对于民族自决权的主张,而是审慎而积极地接纳。其民族政策是从中国革命的宏观进程和情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进行的战略创造。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对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分析的产物,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的民族关系,但是在民族地区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稳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视域下分析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要素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秦文鹏 《学理论》2009,(27):60-61
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融入对民族发展方向的期望后,甄别吸收国外民族理论得以界定的动态过程。本文试图从分析对我国民族概念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三个理论方向入手,理解诸多时代背景因素在我国民概念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实施对茅草房、杈杈房、木楞房等简陋住房的改造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作为边疆民族省份,其改造过程不可避免地和各民族文化产生影响和联系并发生作用。为此,本文提出正视民族文化在这一工程实施过程中被边缘化、民族地区的安居工程建设应该找到一个民族文化支点等问题,提请各级有关行政部门和文化研究者深思。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他们承认民族、民族差别、民族认同意识与民族主义的存在,认为被压迫、被侵略民族、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主义运动与思想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部分;被压迫、被侵略民族、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民族主义运动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步骤。但他们反对借"民族原则"、"民族自决权"行分裂进而侵略他国的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7.
一、笼罩在民族自决权问题上的迷雾民族自决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是,自从它于1896年第一次在伦敦举行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和工会国际代表大会被宣布为工人革命政党民族纲领的基本原则之一时起,就曾不止一次地在国际工人运动特别是在俄国共产党内部引起过争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四次。第一次是在1895—1896年期间(即在伦敦国际代表大会之前),以波兰社会民主党领袖卢森堡、考茨基和波兰社会党(“弗腊克派”)为代表的三种不同观点进行的争论。结果,国际采纳了考茨基的拥护民族自决权的正确观点,摈弃了卢森堡反对民族自决权的错误观点和波兰社会党的民族主义观点。第二次是1901—1903年期间,围绕着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是民族理论专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既有杰出的贡献也有重大失误。斯大林对民族理论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辟组成部分,对斯大林民族理论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刻的了解民族问题的本质,从而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理论的借鉴。近年来对斯大林的是非功过的"重评之风"盛行,有过赞誉有过诋毁。本文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基本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的运用和发展为基本线索,系统的梳理斯大林民族理论的萌芽、形成、深化、巩固、异化等历史演进过程,进一步科学的揭示斯大林民族理论的发展规律。文章辩证阐述了斯大林的经典民族观、民族平等观、民族自决观、民族区域自治观等精辟观点及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最后对斯大林民族理论在苏联民族工作实践中取得的贡献和造成失误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力求真实还原斯大林民族理论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历经几代人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或者也可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国情、民情、族情相结合,进而在成功地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进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新贡献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平 《政治学研究》2020,(1):32-44,M0003
突破中国民族话语中以“民族”概念专指少数民族的思维的限制就会发现,人类历史上的“民族”概念最早形成于欧洲,指的是具有国家形式的人群共同体。这样一种与国家结合在一起的民族,具体表现为国民的共同体,是在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形成后便将形成过程中经历的人口国民化、国民整体化等蕴涵于自身,使其成为蕴涵一系列社会政治机制的人口组织形式,并为欧洲现代社会、现代国家和现代政治的形成奠定基础。在“民族”概念的使用范围拓展以后,不具国家形式的各种历史文化共同体也被以“民族”概念来指称和描述,从而使民族的种类迅速增加。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又对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和治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国内和国际政治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如此形态多样和影响深远的民族现象,政治学者不能漠然视之,而必须积极主动地关注和研究。由此形成的民族议题,既是政治学理论和知识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解释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和发展及政治学知识体系完备和创新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角度 ,论证了国家主权与人权、民族自决权的关系 ,认为国家主权是一国国内人权得以真正实现的前提 ;民族自决权是一种相对权利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以后 ,它的实施必须考虑其他相关国家与民族的利益 ,必须以尊重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为前提。所以 ,无论是人权的实现、保护 ,还是民族自决权的行使 ,都要首先尊重国家主权 ,坚持国家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0)
青海民族高校在培养民族学生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青海民族高校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因此,探索青海民族高校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是推进和提升民族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与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3.
管祥久  范国强 《学理论》2010,(12):111-112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族史史学家。在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白寿彝先生强调注重民族团结、民族协作、汉族的主体性等在民族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民族关系史史学理论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恩格斯和列宁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都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文章还就恩格斯和列宁的民族理论思想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畅鹏 《学理论》2013,(13):66-67
"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激烈讨论,不能将其全盘否定,而是以此为契机,展开相关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讨论,支持与反对的双方应在讨论中反思不足,融合双方建设性意见,提出更加切合实际、完备缜密的应对我国复杂民族及民族关系问题的解决办法,不断完善我国的民族理论及政策。  相似文献   

16.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遥远的古代,基本上是一个民族信仰一种宗教,随着民族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出现了一个民族信仰一种宗教和多个民族信仰多种宗教的情况。宗教信仰在民族形成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①宗教是抵御同化、维持民族存在的感情纽带;②宗教是区分民族差别的重要标志;③宗教促进了某些民族文字的形成。然而,宗教信仰对民族的影响也有清极的一面:①宗教信仰上的差异成为产生民族矛盾、冲突和斗争的重要因素;②宗教信仰成为分裂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因素;③宗教能为人所用,成为别有用心的人煽动民族敌对情绪,造成民族仇视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廖艳 《学理论》2009,(11):121-123
民族习惯法涉及了西南民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每个领域,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人口的发展。民族习惯法对于人口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解决西南民族人口问题时,可以在立法中吸收一些好的习惯法,在行政和司法过程中考虑民族习惯因素,并积极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最后通过法制建设谋求民族习惯法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欧洲集体认同日益成为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关于欧洲集体认同的研究凸显出其重要性.哈贝马斯认为当前的欧洲正在向一种后民族结构过渡,在这一语境下,集体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之争成为了主导欧洲一体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因素.温特、哈贝马斯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学者分别从理论基础、现实条件和欧洲共性等方面入手阐释了集体认同的可塑性,而雅克·德洛尔、安东尼·史密斯等学者则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国家认同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民族政治学:研究对象、性质、特点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政治学是一门以民族政治生活和各种民族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学科。但是,民族政治学以特定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学科的基点建立在政治学中,因此,它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目前,民族政治学的研究主要是在民族政治学理论、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治问题、国外民族的政治生活、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等四个基本的层面上展开。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应有之意,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奠定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根基。毛泽东的民族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今天我们开展民族工作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