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6,(3)
新媒体视角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困境。采用微信教学模式,不但能在微信平台上推介教学资源、进行交互式教学、进行自主学习,还能完成平时考核。微信教学的特征体现为:变一元教学方式变为多元互动教学方式;变限制性教学特点为无限性的教学方式;变不可复原的教学方式为可复原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陈丽 《学理论》2011,(23):229-230
就业指导课教学是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当前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构建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的对策有:重视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并优化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健全课程管理体系,规范教学管理,加强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4)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具有信息化、数字化、碎片化等特点,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校教学改革进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高校教学对微课的应用仍处于探索状态,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流程设计。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高校的必修课,但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加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调整和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效果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路径如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加强师生的内部自我提升;优化教育综合环境;变单一考核为综合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史纲"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要求,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的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但目前在高校教学中,该课呈现出教学模式僵化与学生学习疲软的现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现象在民办高校表现尤为突出。可采用强化课堂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改革教材内容体系、实行专题式教学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民办高校"史纲"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之理论基石,意义非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教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而要提高教学实效,其主要对策就是:教师要变传授式教学为应用式教学,学生要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要善于抓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由平铺直叙式教学为专题解剖式教学;要变单一式课堂教学为多元式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动起来;要变全校一刀切式教学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式教学;要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家独唱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学说对比式的合唱教学;要改单一考试形式为多元检验效果形式。  相似文献   

7.
周莉 《学理论》2010,(29):287-28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其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东北大学在"概论"课的教学中实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设计了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复合式考核方式,在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通过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有效地实现了"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微课"的出现顺应了信息化时代高校课程教学的真实需求,推动着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促进教学内容优化与提升,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不断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模式等,这些都对当前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获得感产生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作为我国教育领域兴起的新模式,引起了很多关注。从"微课"的界定入手,结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下文简称武生院)"微课"应用的实例,提出公选课"微课"的课程建设与有效利用的设想如下:将公选课模块化,打造相应的"微课开发团队";设想公选课"微课"课程开发过程;公选课"微课"与传统教学相互补充,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兰虹 《学理论》2013,(6):276-277
黑龙江红色资源对于丰富课堂教育内容、增强教育效果、创新教学方法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对当前高校红色资源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分析,找出思政课不受学生欢迎的症结所在,结合黑龙江红色资源的优势,实现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方式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李瑜 《学理论》2011,(3):243-246
近年来,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与"基础"课教育功效甚微的矛盾凸现,这就需要"基础"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乃至教学细节的设置上来探索爱的教育。教师必须注重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这恰恰与教育心理学所要求的内容是一致的。在"基础"课上贯穿这种教学精神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赵忠阳  才忠喜 《学理论》2012,(29):259-260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基础工作,法律素养是思政课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让大学生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贡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方法和策略是:突出思政课中的法制教育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完善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6)
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科研成果难以运用到课堂上等问题,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带来冲击,为高校课堂教学带来新气象。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7)
当前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化,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中的核心课程,要完成所承担的育人使命、在意识形态中发挥正能量的引导作用,就要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探索新的实施策略如下: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研究教材,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实践理性;整合资源,拓宽"基础"课实践教学新渠道;加强领导,建立"基础"课实践教学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睿 《学理论》2013,(20):262-263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认识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时代环境,理解党的理论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重点分析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措施:学校层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自身方面,需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公安院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和铸魂育警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公安院校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开展理论学习、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检视整改的方式引领思政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特色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思政课更好地服务公安人才培养和公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帖兰 《学理论》2013,(14):345-346
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就会出现思政课教学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的现象。随着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方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头脑风暴法为我们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2)
"思政课"精品视频课程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动态过程,其目标是向课程要效果,向教师要质量,向团队要资源,以求提升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思政课"精品视频课程建设必须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提高视频教学中主讲教师的素质;精心设计好精品视频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重视视频教学中资料库的建设,利用思政精品视频课程建设这一契机,推进思政课其他几门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9,(10)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新媒体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主体性等基本特征,依托新媒体技术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新媒体时代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依托微媒体构建网络实践平台,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张雪梅 《学理论》2012,(28):219-220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自身素质、教师等因素影响下,学生对思政课兴趣不浓,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试图从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融洽师生关系、完善考评机制等方面着手以期提高中职学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