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景华  于跃  徐宏洲 《学理论》2015,(2):208-210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要保障外国来华留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化工大学部分留学生的学校适应性、专业适应性、学业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如下:做好他们入学时的辅导工作,对其进行纪律教育,注重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增加留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符合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加强东北高校学生对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东北地区是"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重要地带,在此地区的留学生是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目前东北高校留学生对华传统文化认同度普遍较低,而对现代文化认同度较高。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度不高,且自身需求不明确、很少借助中国媒体认识中国文化、汉语水平制约其对中文书籍的阅读、社会支持网需重建和扩展。对此,依据留学生的文化需求从提高中国文化教学、加强媒体文化传播功能、提升留学生汉语能力、重建和扩展东北留学生的社会支持网四个方面来增强其对华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5)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确立第二课堂在留学生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科学规划第二课堂,实现第二课堂运行与管理的规范化与系统化,不仅可以为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与实践环境,而且可以使留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常春 《理论导刊》2012,(1):98-100
通过对宋代宫廷女性、宦门女性、民间女性以及名妓书法文化方方面面的研究,可以清楚地发现宋代女性日常生活中"以书为用"、"以书为乐"、"以书为学"的书法文化现象,其不仅彰显出中国古代女性书法具有丰富多彩的可言说性,而且说明古代女性书法与以男性为主导的古代书法艺术一同建构起了中国璀璨的书法文化星空。  相似文献   

5.
中国留学生在莫斯科大火中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再次敲响了海外留学生安全的警钟。近年,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屡屡遭遇火灾、车祸、殴打、绑架、枪击等意外事故和安全侵害,一些留学生魂断他乡,海外留学生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国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2,(1)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软实力的提升,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是对自身母语文化之外的异文化接纳、适应和认可的心理情感,影响到自身留学生涯中学习和生活的融入和适应情况。因此本文从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通过小组工作介入,让来华留学生在丰富的小组活动中体验、理解、接纳和认可中华文化,培养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融入与适应。  相似文献   

7.
郑家建 《民主》2023,(4):12-13
<正>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高峰时期近50万人。他们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时代见证者和国际传播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鼓励来华留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但促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国情加深了解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一、课程体系规划不完善虽有规定“《中国概况》应当作为来华留学生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但主要以讲授中国自然与文化为主,本硕博各学段内容较多重复,时效性不够强,尤其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相关内容未能及时进课堂。  相似文献   

8.
李从心 《侨园》2005,(1):12-13
2004年11月9日、10日、11日,韩国《中央日报》连续分三期刊登了以《中国留学生涌入韩国》为题的特别报道。韩国记者采访了正在韩国国内10所著名大学就读的114名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留学生在韩国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分析和描述。为何选择韩国留学韩国记者对中国留学生进行采访的同时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来韩国留学时,40%的中国留学生回答是为了将来的就业;25%的留学生认为受到韩流的影响,对韩国产生好感;只有10%的留学生表示是因为留学费用低才选择韩国。  相似文献   

9.
杨广馨 《民主》2009,(3):F0003-F0003
杨广馨 1955年生于北京,满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兼青少部部长和北京市书法,美术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现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书法、美术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相似文献   

10.
来华留学生具有"中国故事国际讲述者"的身份优势。基于词汇联想测试及问卷调查,发现"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大都具有较为真实、全面、积极的认识;他们也具有较为强烈的传播中国形象的意愿和动力。国际汉语教育是来华留学生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从多方面促进了中国形象的传播。建议课堂教学要多融入中国故事,注重汉语教师的对外话语方式,重视来华留学生的感知体验,从而更好发挥这些来华留学生"意见领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1)
中国铸金属货币的历史悠久,琳琅满目的金属货币和独特的钱文艺术显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文明。金属货币上的汉字书法技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变化,代表了各个时期书法艺术主流。它同甲骨、竹简、木牍、碑刻、绘画一样佐证中国书法发展史。历代货币在有限的方寸之地铸写钱文,文字和书法服从货币实际要求来追寻艺术的美,透着古人的美学观。金属货币上的汉字及其书法特点是辨识货币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人刻板印象的内容与结构。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首先获取了来华留学生描述中国人的27个形容词;然后请153名留学生对这些形容词进行评定。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人刻板印象的结构包括热情、能力、负面行为、生活方式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了刻板印象的不同维度与留学生对中国人喜欢程度的关系。本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研究结果同之前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促进留学生与中国人交流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学改革,说到底无非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改革.笔者在对美国留学生讲授中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放在首位,引导他们在文学欣赏中和丰富多彩的文学形象对话、沟通,借助文学人物再现历史情境,并且在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文史结合的知识讲授,使其逐步上升至理论高度.作者在对美国留学生讲授中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设计.通过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对比分析,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为此付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来华留学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开设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一直是深受来华留学生热捧的专业之一。《卫生经济学》是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必修课程。江苏大学本科临床医学留学生《卫生经济学》课程全程全英文多媒体授课,已逐步形成颇具特色的《卫生经济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良好,深受本科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留学天地     
《侨园》2004,(1)
国家奖励优秀自费留学生中国将实施优秀自费留学生国家奖学金制度,这是国内首次为自费留学人员设立政府奖学金。中国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将重点资助自费在国外学习的博士生,奖学金额度为每年500万元,由中央财政全额拨款。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将每年资助100名自费留学生。目前申请的范围暂定为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五  相似文献   

16.
傅秀宏 《侨园》2008,(3):30-33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留学生人数位居全世界首位.中国是世界上在国外读大学的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留学生占全球总数的14%.中国留学生的去向,大都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03,(4)
由于美国政府增加了对外国留学生的背景检查,很多中国留学生及少数在美国任教的中国教师因为回国探亲后,返美签证被拒签或迟迟签不下来而滞留在国内。中国留学生组织已经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反映了这个问题,国会对此表示关注。中国留学生因签证问题而滞留国内的现象从去年夏天就已经开始出现,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学理工类专业的,其中化学、生物、物理和工程专业的留学生尤为突出。根据美国国务院的说法,全球只有大约2000名留美学生受到“背景检查”的影响,主要是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学生。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20,(2):59-59
据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澳大利亚政府2019年共取消了近1.8万名外国留学生的学生签证,其中中国留学生占4686人。《澳大利亚人报》引述内政部数据称,自2014年起,中国连续五年成为最多留学生被澳大利亚取消签证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也是澳大利亚的外国留学生最大来源国,上一财年有45309人获批学生签证。韩国在被取消签证的留学生中排第二,达1503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与海外华人人才回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加入WTO及 2 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 ,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吸引海外华人专才和留学生归国创业是当务之急。可喜的是 ,中央和地方审时度势地制定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 ,中国经济连续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推动着新的一轮留学生归国创业潮的涌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之宇宙是一个"气"的宇宙,与气的宇宙最相合的是线的艺术。于是,中国书法线条的流动与宇宙之气的世界有了一个相似的同构。试从中国书法中"气"之宇宙、运动、精神、中和等几个方面的体现,相对形象和有理有据地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气"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国的"气"文化,不仅仅以思想的形式在延续,还借助于诸如书法等各种艺术载体,得以感受到它在整个中华民族中引起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