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9,(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遵循主客体认同相结合规律,构建思政课教学良好开端;遵循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规律,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完美结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律,让思政课焕发蓬勃生机;遵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规律,培养青年学生在思想升华中"精神成人"。这样才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1)
当前思政专业师范生存在对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脱节、师范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影响着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形成。构建"个人——班级——学院"第二课堂三级教学技能训练机制有助于提升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要做到:个人自主训练;班级分组练习;学院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3月,天津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天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要在本市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育人综合改革、"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131"项目。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音乐艺术院校,如何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新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创新是笔者研究的出发点。一、音乐艺术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现  相似文献   

4.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是旨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与素养的那些具体课程,是思政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符合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要求的学习内容。高师院校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学习利于培养和提升思政教育专业学生的多元智力、思维品质、综合能力。应用型课程学习需要调动非理性因素作用、"真情、真意、真信";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论为指导,"真会、真行";交互引用学习,"融会贯通";实践学习,"运用升华"。  相似文献   

5.
姜春英 《学理论》2013,(24):305-306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作为专业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的高职院校,探索与旅游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模式,以期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的从业要求,思政课的教学重点着重围绕关于正确的职业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展开;开展思政课的途径主要有课堂实践教学(课堂主题讨论、角色模拟)和课外实践教学(期末汇报演出、社会参观调查)两种。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作为国家级电影专业档案馆和电影艺术研究机构、全国最早的电影学研究生培养机构之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馆(中心)研究生教育工作实际,努力开拓创新,用好用活特色资源,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提升边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应该做到:突出教学问题导向,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互联网+"边疆民族地区"问题"相结合;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学生,实现"互联网+"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及信仰体系递进转化;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互联网+"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进互补;创新考评机制,实现"互联网+"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理论考核、网络考核和实践考核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更需要推进并注重思政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抓住时代发展的特征及特点,明确"微时代"下学生群体的思想理念及行为方式,从而全面做好思政教育改革工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余进军 《学理论》2012,(15):236-237
案例教学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它能有效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教学活动中"思政"课教师应结合医学生特点,精选案例、巧设问题。通过医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教师引导、讲述和评论等方式,来提高其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当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亟须提升。对民办高校教育管理者而言,要想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学校人事部门和思政课教学管理机构合作,在充分考虑学校长远发展和调动思政课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制定出一整套符合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律的有效机制,具体包括聘任培训、考核评价、薪酬激励、进修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0,(12)
大思政格局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主体提升协作水平,增强育人品质。研究生辅导员是大思政背景中最为重要的参与方,其学术引领力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效果,并影响到研究生培养整体合力的发挥。目前大思政背景下制约研究生辅导员学术引领力的困境主要有:学历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职业能力结构存在短板、工作职责存在认知偏差、高校普遍对此认识不足。因此,需要通过优化研究生辅导员的学历和专业结构、界定他们的工作边界等积极探寻提升他们学术引领力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提升大思政背景下研究生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2.
姚洪越 《学理论》2012,(22):157-159
高校"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结合要科学认识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的优劣点以及"概论"课的特点;坚持适合、契合、整合和结合的原则;结合中要避免教学中的重复讲授和"一带而过"、"浅尝辄止";真正划清专题教学和普通讲授的界限,做到二者科学结合。要培养任课老师的专业意识、学科意识;要有促进"概论"课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组织机制。统筹安排组织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分析高校思政课网站和大学生思政教育,探讨思政课网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目的、内容、方式、评价等的关系。高校思政课网站一方面要占领网络阵地,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形成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长城"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8,(11)
"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在于挖掘不同学科与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军事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为主线,探索慕课、线上互动、线下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的四位一体教学格局;整合网络课程资源、思政课教师资源、社会育人资源三个资源;立足高校专业特点,联结高校与军队共建纽带。在新时期围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军事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更具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生在民间保钓运动中的价值导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选取保钓文化产业的新视角,通过对在芜多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民间保钓运动中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对保钓文化产业的认知,进而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校民间保钓运动中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渗透教育功用;思政课教师要注意提升自我信息修养;要勇于突破,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21,(9)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思想孕育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上,对于高校思政工作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念。深入挖掘"新思政观",在"新思政观"下着重推进建设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阵地,提升网络育人工作时效,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并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和根本遵循,为思政课教师立身、立学、立言、立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6)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开展其实践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由于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名无实,而且实践教学实效性明显不高。因此,通过认真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条件和资源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策:统一实践教学内容;统一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统一实践教学时间;统一实践教学考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思政课)作为系统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头脑的有效路径如下:思政课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研究课程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切实做好"三进"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也是思政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9,(11)
实践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全国各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创新和探索,我们可以从中梳理出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覆盖性、政治性、系统性、整合性、分化性、创新性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路如下:一是进行统一规划、顶层设计,可以尝试引入"实践周"概念;二是着力于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针对学生个体的考评机制;四是合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