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5,(6):24
亚洲问题特别是东亚的问题, 特点之一就是矛盾错综复杂,尤其是,当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纠缠到一起时。这造成官方层面上的一些合作与对话机制举步维艰,有时陷入两难。在这样的情况下,非政府层面的“第二轨道”外交备受关注。早在1994年,东盟地区论坛就在东盟的积极倡议下建立起来,但该论坛的最初设想就是通过“二轨”渠道提  相似文献   

2.
安全合作的新模式●唐天日引人注目的第四届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于7月27日在马来西亚落下帷幕。这个论坛由东盟发起,在1994年7月成立后,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独具特色的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的模式。它不仅成功地运作起来,而且在增进各...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东盟(2)安全合作进程明显加快,具体表现在合作安全观的形成、东盟地区论坛的创建和大国平衡战略的实施三个层面上。东盟安全合作在客观上有利于维护地区安全环境的和平与稳定,但也给南中国海(3)问题的和平解决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我们应当制定正确的应对措施,以争取建立有利己的周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4.
雅加达专电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第29届外长会议、第三次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和东盟与对话国会议7月25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闭幕。此间舆论认为,这次会议有三个明显特点:东盟影响不断扩大;东盟更加团结、坚持原则,用一个声音讲话;东盟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日益加强和扩大。 东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之一。近年来,随着世界多极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东盟的组织和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在这次东盟三会上,中国、俄罗斯与印度这三个对本地区和平与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大国,被接纳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使对话伙伴国由7个(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日本、韩国)发展到10个。它们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国后,无疑将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1)
虽然形成于冷战时期,但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仍是现今东亚地区安全结构的主导。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出现了"东盟"、"东盟地区论坛"、"10+1"、"10+3"等合作形式。在东亚安全合作中,同时并存着两种进程,即以双边主义为特征的美国亚太同盟体系和以多边主义为特征的东亚地区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雅加达举行 的东盟外长会议、 东盟地区论坛会议 和东盟与对话伙伴 国会议,已圆满地 划上了句号。这次由21国外长参加的聚会,对促进本地区的政治、安全、经济等方面的对话与合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国都是以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身份出现在这次聚会上。过去,一  相似文献   

7.
旨在增进亚洲各国、亚洲与世 界其他地区之间交流与合作 的高层次论坛2月27日在风光秀丽的中国海南省博鳌成立,并决定博鳌是这个高层次论坛的永久所在地,因此,这个类似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亚洲论坛被称为“博鳌亚洲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为亚洲和关心亚洲事务的政界知名人士、企业家和学术界精英提供一个共商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和环境等问题的高层次对话、加强合作的适宜场所,将对促进亚洲各国之间以及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发挥重要作用。江泽民主席说:“亚洲各国国情虽不相同,但抓住机遇、迎接挑…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7,(32)
全球要闻(7月28日—8月3日)东盟与对话国会议闭幕为期两天的东盟与对话国会议7月29日在马来西亚的必打灵查亚闭幕。与会部长们就东盟地区合作、国际政治和经济以及其它全球性问题进行了磋商。会议结束后,东盟9国(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6,(32)
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及东盟与对话国外长会议是紧接东盟外长会议之后召开的两个会议,因此这三个会议被称为“东盟三会”。 东盟与对话国外长会议由东盟成员国外长与其对话伙伴国外长出席,主要讨论政治、经济、东盟与对话伙伴国的合作等问题。它开始于1977年召开的第二次东盟首脑会议关于加强与欧共体、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韩国对话联系的决定,旨在通过对话争取这些国家和集团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对东盟的支持和援助。每年一度的对话会议从70年代起延续至今,1995年在文莱举行会议时,参加对话的国家已扩展至4个层次共19个国家,即东盟7个成员国;7个(日、美、澳、新、加、韩和欧盟)对话伙伴(也称为全面对话伙伴国);2个磋商伙伴(中国和俄罗斯);3个观察员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老挝、柬埔寨)。中国1991年起参加对话。1996年5月举行的东盟高级官员会议决定将中国和俄罗斯升为对话伙伴,并宣布将  相似文献   

10.
在亚太地区,东南亚国家联盟可以说是唯一已经成型并且日趋成熟的地区性合作组织。这个发展中国家区域合作组织在它22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把开展区内经济合作作为其活动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从而为促进东盟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自主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 东盟在它1967年8月成立后的最初10年中,由于成员国间长期形成的猜疑情绪和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  相似文献   

11.
孙茹 《瞭望》2007,(24)
中国以自信和开放的心态参与西方国家主导的地区安全合作对话第六届亚洲安全会议6月1日至3日在新加坡举行,来自亚太及欧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国防官员汇聚一堂,讨论亚太地区的重大安全问题。令人瞩目的是,中国一改过去的低调,首次派出副部长级的军方代表与会,收到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借参加“东盟地区安全论坛”会议之机,同时对日本、越南、韩国、中国和澳大利亚五国进行了首访。虽然鲍威尔旋风般的访问已告结束,但国际舆论对此关注的程度不减,且焦点集中在美国的意图上。 推进美国“亚太安全模式”的建立。冷战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  相似文献   

13.
在4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上,朱鎔基总理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创新世纪亚洲美好未来》的演讲,受到多方关注。 去年2月成立的博鳌亚洲论坛的主要特点是:以亚洲为立足点,从亚洲的视角去审视世界重大经济问题,同时又通过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话与交流,深化亚洲内外的经济联系;它是由26个国家的代表共同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7月下旬在越南出席东盟地区论坛时,大谈南海与美国国家利益关系;8月5日,美国防部发言人确认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将参加未来美韩在韩国西部海域即黄海的军演;与此同时,韩军方宣称已研制出射程为1500公里的玄武-3C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15.
6月16日至19日,第36届东盟外长系列年会 (包括外长会议、东盟—中日韩(10+3)外长 会议、第10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和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本次东盟外长系列年会,有三个特点。 ——着眼长远,寻求共同发展。第36届东盟外长会议的主题是“迈向东盟经济共同体——相互合作,面向世界”。因此如何切实解决成员国间经济发展不平  相似文献   

16.
李玲  周敏 《学理论》2014,(1):53-54,62
随着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性议题,环境外交已经成为外交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安全已经纳入我国新安全观中,也是我国建立生态文明的重要因素。理论和现实告诉我们,军事手段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良好手段。通过对话、协商、合作的外交手段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我国在环境外交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应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环境外交政策;二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推动构建新型南北关系;三是抵制环境殖民主义,推动建立全球环境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0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出席第八届东亚峰会时发表讲话,呼吁东亚各国增进安全互信,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李克强指出,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符合地区实际、满足各方需要的区域安全架构势在必行。中方主张推广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安全观,推动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坦诚对话与合作,让东亚永享稳定安宁。  相似文献   

18.
非传统安全问题与政府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国家的安宁、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地区的和谐和国际的安全乃至人类的生存都构成了较大威胁.在非传统安全维护中,政府应通过以下途径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安全战略;深化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职能;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危机管理体制;积极进行多边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19.
10月24日至25日,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将在北京举行。这是亚欧会议实现第二轮扩大后,45个成员国领导人或代表的首次聚会,同时也是中国今年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的又一重要国际盛会。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恶化、亚欧地区部分热点问题突出,本次会议的召开格外引人注目,人们对会议充满期待。亚欧会议成立于1996年,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政府间论坛,现有成员45个,宗旨是通过加强相互间的对话、了解与合作,为亚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以建立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经过12年的发展,亚欧会议在政治对话、经济合作、社会文化交流三大支柱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亚欧首脑会议是亚欧会议进程中最高级别活动,负责确定亚  相似文献   

20.
全球要闻     
《瞭望》1998,(32)
全球要闻7月27日—8月2日东盟会议取得积极成果第31届东盟外长会议、第五届东盟区域论坛会议和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自7月24日至28日相继在马尼拉召开。这三个会议讨论了东盟面临的政治、经济和区域安全等重大问题,体现了团结合作应付挑战的精神。在本届东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