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社会救助体制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救助是社会弱势群体扶助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还存在着救助理念落后、城乡分割、救助内容单一、救助水平偏低、缺乏完善的救助体制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尽快通过转变救助观念、城乡统筹、建立社会救助体制等对策才能使现有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构建我国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的基本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发挥了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但也存在很好的发展机遇,必须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应确立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等发展思路,并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加强城乡统筹,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积极推进社会救助的法制化进程;有效整合资源,健全社会救助资金的保障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制度设计,推进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衔接配套;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基层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从而有效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和社会发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城镇贫困居民社会救助,对保障城镇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统筹社会救助管理、建设基层救助平台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使社会救助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如何做好城乡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长沙市天心区取得的成绩启示我们:社会救助要由城区居民为主到城乡救助并举,由社会临救到基本生活全面保障,由政府单一救助到社会力量整体联动,由单项制度向制度体系方向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政策建议——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自荣 《团结》2009,(6):27-28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加强建设十分必要。构建覆盖城乡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以人为本,结合实际,按照强化政府领导,拓宽救助渠道.  相似文献   

6.
社会救助制度中的城乡统筹问题——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救助制度是一种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发展趋势,在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制度救助范围、救助水平、操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已成为制约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的主要障碍性因素。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制度要加强救助立法,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水平,合理配置社会救助资源,加强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探索社会救助和传统保障的最佳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7.
建立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建立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有利于保持适度的贫富差距,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应该是在现代社会救助价值理念的指导下.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灾害性社会救助为主体,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重点,以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有机统一体。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造一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就必须重构社会救助的现代价值理念,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加快社会救助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实现社会救助主体的多元化,健全社会救助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衔接。  相似文献   

8.
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民生、社会稳定与和谐。自中国进入全面转型以来以来,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能否进一步发展、完善,也关系到广大人民能否分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在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方面起步早,实践经验丰富。这些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应始终树立公平正义理念,确保救助对象应"保"尽"保";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使社会救助工作得到切实保障;建立科学的救助标准和综合型救助制度,确保救助对象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完善配套的扶助政策,提高救助者的自我救助能力和救助效率;建立多渠道的救助经费筹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分担机制;强调综合协作,健全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最古老的制度,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与改革应当从政策治理走向以法律治理为主体。由此,社会救助的公众参与非常必要。其内容包括对制度安排与制度实施的参与。公众参与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和实施应当以常规化和制度化为思路,其关键在于以"论辩"为精髓改进听证会机制,救助对象及其边缘群体对社会救助的参与是保障参与公平性及其实效的特殊议题。  相似文献   

11.
李鹏 《理论导刊》2020,(3):100-107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切实发挥兜底作用,是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生存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选择。瞄准机制在社会救助实践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面对治理诉求提升、情境复杂变迁以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多重现实逻辑,理念滞后、识别体系与救助项目单一、缺乏生命历程周期视角以及风险管理应对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社会救助兜底功能的有效发挥。针对2020年后扶贫时代农村贫困治理和城市反贫困的新任务、新要求,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建构应从理念多元包容、加强风险管理、完善救助项目与识别体系以及提升规范化治理水平等方面入手,实现制度转型和治理体系优化。  相似文献   

12.
流浪乞讨现象在当代中国的大量涌现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社会矛盾的外化和表现形式。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就是优化我国流浪乞讨救助文化建设,具体内容包括:厘清并确立我国救助管理的价值准则;注重并引导救助对象的主体建设;培育并推广社会的慈善救助行为。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楠 《理论探讨》2012,(1):155-158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失房、失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需要一定的理念作为理论支持,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但是,目前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在理念上存在偏差,在实践层面上法制建设滞后,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为此,必须科学设计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的原则,确立正确的救助服务理念,健全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基金的监管机制,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修改完善包括社会救助在内的社会保障财政预算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弱势群体、社会稳定与社会救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望舒 《理论导刊》2004,3(10):61-63
目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规模比较庞大,是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及时提供社会关怀和社会救助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薛君  赵晓歌 《学理论》2009,(5):122-123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主要内容,其实施原则主要以公平优先.同时注重效率。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救助的公平和效率损失也是经常发生的,公平和效率的损失造成了社会救助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对受助者不利。本文围绕社会救助的公平和效率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韩两国在上世纪末在应对突发的贫困等社会问题时,在社会救助制度方面所进行的选择都是设计与实施了新的社会救助项目,即中国用最低生活保障取代了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韩国用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取代了原有的公共救助制度,也就是说两国都实施了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本文即是对这次中、韩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动因,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的结果与意义进行的考察以及比较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艳华 《求知》2005,(7):30-31
社会稳定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中,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武清区黄花店镇从2001年起实施社会救助工程,为构建全方位的农村弱势群体救助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实现了由单纯“输血”到“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不仅使一部分困难群众脱贫,而且使这些群众逐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传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很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应当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长期发展需要,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把分配性制度转变为发展型制度;通过救助政策解决短期困难,进一步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逐步建立专项救助制度、健全社会互助救助制度;最终通过发展型制度实现农村社会救助的长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救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十四五”时期我国完成现阶段脱贫攻坚任务后将开启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目标的新的贫困治理阶段,社会救助制度在此期间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救助发展成绩和短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社会救助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本文认为,“十四五”时期社会救助应该转向以治理相对贫困为目标,继续提高社会救助的公平性,着眼于更高的社会效益和运行效率。为此,“十四五”时期应该提升社会救助的贫困识别标准,扩大社会救助的行动体系,优化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强服务救助体系建设,并加强和优化社会救助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