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熊锡征 《学理论》2014,(9):271-272,285
新媒体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形势严峻的挑战,从而使得对高校德育资源进行整合成为必要。在德育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上,必须要健全管理体制以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必须要加强信息整合以优化新媒体信息环境,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与外界环境交往的方式,也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同时它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德育与网络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现代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德育应当充分认识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挑战,研究、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路和对策,积极探索和开拓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使高校德育这一开放系统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网络给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新时期开展德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育资源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思政教育领域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也渐渐进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视野。学术界到目前为止,对高校德育资源的内涵、分类、德育资源开发和整合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针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探索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拓宽和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3)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逐渐占据网络社交媒介的主导地位,微信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交流、宣泄和学习的平台,也对大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带来一定的影响。微信正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既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如何利用微信实现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社区文化与高校德育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大学生们对高校社区的依赖性和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这也反过来促进了教育者对社区、社区文化教育功能的认识。通过对社区文化与大学生、社区文化与高校德育内在关系的分析,着力探索新时期高校德育新途径,推动和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1)
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和普及的信息环境下,大学生对媒介的接触、使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当代高校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既是知识教育,也是价值教育,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应从合理构建课程模式,创新课程内容,拓展课程实践平台等三个方面来探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7.
高虹  吴寒斌 《学理论》2012,(30):183-184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而且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素质的时代要求,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教育大学生以倡导生态文明为荣,破坏生态为耻,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对丰富高校德育内容,提升高校德育实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邱实 《学理论》2010,(14):202-204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网络信息共享,信息获取途径多样,信息获取打破了传统的不对称状态、冲击着传统的权威感,但是也给个体信息选择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新挑战。隐性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方式,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因此,开发隐性德育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本文分别从隐性德育课程、同辈群体资源、校园文化资源和校园网络资源四个方面探讨学校隐性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章雪颖 《学理论》2014,(11):287-288
随着高校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加深,同时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挑战与契机。德育工作者需要及时转变观念,正视网络环境给大学生成长成才带来的利弊;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切实提高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以适应网络环境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许钰晨 《学理论》2013,(32):397-398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志愿服务活动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提供了平台,提升了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活力和动力,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功能,极大地提升了高校德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社区结构是行为主体为满足居民需求而选择的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方式及由此形成的相互关系。物质资源对行为主体的相互关系的决定性影响以及主体观念对相互关系的能动作用共同改变着社区的结构,透过物、关系和观念审视社区结构生成和演变所揭示出的内在的规律和发展的逻辑,为解释当前社区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妇女工作主题经历了从"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到"全面发展"这一具体化演变,这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贵在落实,崇尚实干"的执政理念高度吻合。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妇女运动与妇女解放"仍然是党的妇女工作主题;改革开放初,强调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而对妇女自身的发展较为忽视,1995年北京世妇会的召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标志主题的第一次变化;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主题讲话标志着主题的第二次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的实质是“党纪”严于国法,即“纪严于法”。党纪的严格性应有一定边界。其本质上是党员特殊身份与公民普遍身份何者为先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念与执政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如何协调的问题,是党内法规“姓党”与“属法”如何同时体现的问题。依此,党纪之严,涉及党员基本权利时应与宪法法律相协调,对党员设置更高标准时应根据不同主体分别设计,约束党员内心活动时应配套执纪细则。同时,党纪应限缩绝对服从事项,保障党员权利,并根据党纪的不同类别具体决定党纪“行为模式”的抽象程度,确保其一定程度的明确性和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东方大国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且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第二代领导集体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把改革引向政治领域,开辟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0,(11)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这对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着责任感(是否愿意干实事)和领导力(是否有能力干实事)两大方面的短板,解决这些短板刻不容缓。为此,在完善基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要选拔高素质人才,引进高水平人才。在健全基层领导干部管理方面,要加强学习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素养;完善激励机制,形成物质精神双重关怀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形成全方位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6.
谭仕荣 《学理论》2011,(7):38-39
领导干部只有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学习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培育其综合能力,才能肩负起领导责任,才能当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不仅要理性地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强化功能来保障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基层党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适应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 ,从保障执行、凝聚群众、自我治理、协调整合、信息沟通等方面强化自身功能。  相似文献   

18.
关于改造小农意识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理论中,改造小农意识的思想十分丰富.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改造小农意识的思想资源,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小生产习惯势力根深蒂固的发展中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英文 《学理论》2013,(13):10-11
当今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四处兜售其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给世界带来的不是和平与稳定,而是动荡与不安。从当今世界发展现状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出发,阐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正确性以及对世界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6)
作为执政党,必然有力量。究其实质,执政党的力量之源来自于自身力量,来自于人民力量,来自于国际力量。深入探讨执政党的力量之源对于进一步增强执政党的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