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人格化的国家的“理性”行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霸权地位则意味着美国在追求国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的经济行为面临软预算约束,这种软预算约束条件下的美国经济行为对他国和世界经济来讲是“非理性”的,而这也恰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泛滥和美国低利率、低储蓄、高消费增长模式不能为继,进而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9)
国家威望是国际关系博弈中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是现代国家间竞争中一种重要的变量因素,因而是崛起大国追逐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也是各国追求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提升我国的国家威望既是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工具,也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应有内容和题中之义。在路径上,可以通过国际传播、利用对外援助、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以及必要的军事辅助等措施有效提升中国的国家威望,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崛起。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布什不顾国际社会 的强烈反对,于12月13 日宣布美国决定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ABM)。诚如美国媒体所指出的,这是现代史上美国首次公开退出一项重要的国际条约。说退出,其实是撕毁。这表明,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世界上一超独霸的地位为所欲为;也表明,俄罗斯作为主要当事国的另一方无可奈何。无论怎样,美国这一单方面毁约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破坏全  相似文献   

4.
陈丽娟 《学理论》2012,(17):117-118
东道国的法律政策、社会稳定状况,国家间外交关系会给企业的海外投资带来各种风险.完善我国海外投资政治、法律保证制度,充分利用双边、多边及国际条约,解决投资争端,化减投资风险,维护我国海外投资者的利益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基础地位已是当代国际蟛游者和各国政治家们的共识。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外交政策和对外行为的根本因素。军事外交也不例外。所谓军事外交,是指主权国家的国防部门及武装力量旨在增进和实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尤其是国防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政府主导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着三种棘手的政府间利益博弈问题,即政府部门间利益博弈、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和劳动力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间利益博弈。这些利益博弈问题,增加了政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难度,阻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整体进程,应妥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朱泓宇 《学理论》2013,(15):103-105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最重要的渊源之一,大量国际条约的存在构成了国际法体系的基石。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交往日渐频繁,我国所加入的国际条约日益增多。在适用条约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条约与本国法规定相冲突的地方。因此,研究国际条约在中国的适用问题,既是国际交往的需要也具有理论上的实际意义。旨在研究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的法律规制以及具体案例,并对我国立法不完善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应对国际竞争、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国际话语权竞争的实质是利益博弈,目前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一系列挑战,增强国际话语权一方面需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另一方面要通过实施话语权理论研究工程,建构中国式的话语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及其国内非政府行为体,针对国外公众(包括政府成员)展开的信息、价值及文化的交流活动,以期提升本国形象、维护本国利益、增进国家间关系。当前,随着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国外公众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亟待提高,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国家利益至上是邓小平国防战略理论的最高原则付小青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强调国权比人权更重要是他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他继对外开放、和平与发展、国家新秩序等重大国际战略思想后又一理...  相似文献   

11.
国家利益的矛盾性导致国家自助困境.国家自助困境分为实力困境、战略困境和身份困境,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解决,国际合作随之产生.国际合作是指国家间经协商合意或社会化而进行的政策和行为的协调.只有结合理性选择和社会学两个视角才能完整理解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正>一、美国立场的两面性朝鲜半岛问题既存在内部因素(朝韩两国之间),也存在国际因素(和平条约、核扩散问题、周边国家安全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朝核问题开始占据半岛问题协商的中心位置。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过程中,美国尽管是这一框架内的重要成员,但也仅仅是六方中的一方。美国更多是利用六方会谈实现自己在这  相似文献   

13.
汤华 《瞭望》1996,(41)
9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和美、俄、法、英等60多个国家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的最后关键阶段,7月29日中国政府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这是为了响应广大无核国家的正当要求,推动尽早达成这一条约,以最终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也为8月间如期完成条约谈判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国际要闻     
《瞭望》1996,(41)
中国等16国首批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等16个国家的领导人或外长9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首批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24日开放供所有国家签署。条约将从所有44个裁军谈判会议成员国交存批准书之日起的第180天生效。  相似文献   

15.
9月10日,第五十届联合国大会续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是当前国际军控领域乃至国际事务中的一件大事。尽管条约存在一些缺陷,但它对促进核裁军及防止核扩散,加强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增进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之间的信任均有积极作用。条约的根本目的是禁止缔约国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进行任何核爆炸。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唯一的核武器国家,自始至终地参与了条约的讨论和谈判,并在谈判中作出了重要的妥协和让步,为如期完成谈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参议院经过三天激烈的辩论,10月13日以引票反对、48票赞成的投票结果,否决了克林顿政府提交审议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人这一举动是对国际社会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努力的沉重打击,也是美国要继续大规模扩充军备的一个危险的信号,因而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严重关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订,是防止核扩散、制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的重要一步,对于减少核威胁、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全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遍支持。自从1996年9月第五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这项条约以来,迄今已有154个…  相似文献   

17.
上海税则谈判是继1858年《天津条约》之后的一大重要的关税谈判事件。税则谈判表面上是维护国家关税主权、稳定国计民生、保证财政收入以支付国家开支,但其背后实则是以督抚何桂清为首的两江官僚集团与以咸丰帝为首的中央政府关于《天津条约》的"内定办法"政策之间的博弈,同时突出何桂清在税则谈判始末中关于中央旨意的曲解,并拉拢钦差与朝廷官员反抗咸丰帝"内定办法"的实施,以达到借国计民生之口实来维系两江集团的利益保护的目的。通过税则谈判事件,本文分析地方督抚与中央在利益上矛盾不断深化,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央与地方政策的离心力。  相似文献   

18.
负责裁军与国际安全事务的第五十四届联大第一委员会11月5日以54票赞成、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题为“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呼吁各缔约国继续努力,通过全面和严格履约,维护和加强《反弹道导弹条约》。这一决议草案由俄罗斯提出,中国和白俄罗斯参加共同提案,美国。以色列、拉脱维亚和密克罗尼西亚投了反对票。舆论注意到,联大第一委员会是在美国积极研制开发、并准备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则MD)和与个别国家联手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叶MD)之际通过这一决议的。这项决议主要重申了饭弹道导弹条约》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涉及东道国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中,由于仲裁庭过分偏袒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东道国的公共利益。国际投资仲裁引发东道国公共利益风险的原因包括:根本原因——国际投资条约的自由化,直接原因——仲裁庭坚持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取向,程序原因——仲裁程序的秘密性。有效防范国际投资仲裁中东道国的公共利益风险,应制定兼顾公共利益保护的新型国际投资条约,建立权威的条约解释机制,弱化仲裁庭投资者利益至上的立场,增加仲裁程序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但其有效运作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相关利益主体的共同利益必须得到保证。借助经济博弈理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中的农户、企业、合作组织等不同博弈方在采取不同博弈策略中的行为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基于信息不完全及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只要机会主义收益大于机会主义成本,相关利益主体都存在博弈行为。因此,应更新利益主体的利益取向观念、强化政府的支持和监督、引入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合同威信力和惩罚力度、加大专用资产的投资力度、变一次博弈为无限次博弈,使合作成为利益主体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