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类比的方法分别谈及东西方文化下的宗教与巫术的联系,并分析东西方文化下对待宗教和巫术联系不同的原因,探讨不仅仅是文化不同,还有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导致这种分歧的存在。认为在现阶段处理好宗教和巫术的关系对我们用何种态度对待巫术,如何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供给侧管理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供给侧管理的目标决定了企业创新具有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种含义,同时制度环境的成本收益机制、资金约束的创新战略机制和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机制都会对企业的创新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由于三种机制目前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改变企业创新意愿—改善企业创新条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这一路径来实现我国经济由低效率投资依赖型向高质量需求拉动型转变的供给侧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具有资源整合、互惠规范与组织协调的重要功能,对社会组织项目制的有效运行以及项目制效能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通过S市G组织项目制运行的案例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主要通过基于社会认同的动员机制、基于社会信任的合作机制、基于互惠规范的约束机制与基于关系网络的协调机制影响着社会组织的项目制运作。优化社会组织的项目制运作,需要通过培育公共精神、重建社会信任、重构互惠规范和拓宽社会关系网络来完善社会组织公共利益表达和公共服务提供的组织功能塑造。  相似文献   

4.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等重要.为此,要在"保增长"中硬化环保投入机制,包括硬化各级财政投入机制,硬化典型奖励投入机制,硬化企业投入机制,硬化社会基金投入机制,硬化环保投入的监督检查机制.在这条路子上不断开拓进取,使保增长与环保有机统一起来,"新山西、新基地"建设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利益、认同与制度: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生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民"原子化"和社区"碎片化"的背景下,实现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持续生长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基于单一视角的理性选择理论、历史制度主义理论或社会资本理论都不能全面地解释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生长动因。本文在整合这三种理论的基础上建构出一个"利益—认同—制度"的综合性解释框架,说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生长就是农民在利益、认同和制度的混合机制作用下,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与合作的集体行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李靖  陈希 《理论探讨》2020,(6):176-182
社会关系嵌入于"三不腐"机制各个环节运行过程中,对"三不腐"机制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嵌入性理论框架审视,社会关系通过角色认知、协同保障制度和廉洁文化等三个方面嵌入于"三不腐"机制运行过程中。在社会关系嵌入的背景下,"三不腐"机制因角色转化机制降低腐败成本、协同保障制度漏洞降低信任水平和内外部文化因素提供腐败动机生存空间而面临功能困境。以社会关系模式优化为导向,从以重构"利益—情感"共同体明确角色认知、以协同保障制度建设推进多元合作、以精神趋同消除腐败动机等三个方面构建治理进路。  相似文献   

7.
陈鹏 《公共管理学报》2013,(3):75-89,140,141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业委会的兴起给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B市的社区民族志调查,从国家—市场—社会的三维视野出发,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探讨和解析了业委会在实践运作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多重组织面相。论文通过对业主"维权"和"自治"阶段的区分,将业委会划分为"斗争型业委会"和"常规型业委会"两种基本类型。基于这种概念区分,论文进一步描述和分析了斗争型业委会和常规型业委会所呈现出的组织形象及其背后的治理机制和认知逻辑。研究认为,物管体制、领袖特质、制度供给和政府干预这四个变量是影响"斗争型业委会"向"常规型业委会"转变的重要因素和条件。业委会概念模型的提出,有助于从微观社区层面更好地理解转型期国家、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下一步研究有待从深度个案和定量数据收集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社会矛盾吸纳机制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社会矛盾应对机制,包括"容纳"、"转换"、"释放"三个层次的基本内涵,要求根据各种社会矛盾的自身特殊性来决定采取相应的应对机制,它具有如下重要功能:激发社会的活力,降低处理社会矛盾的成本,促进社会矛盾正功能的发挥,以及释放蕴藏在社会矛盾中的能量。  相似文献   

9.
当前无序上访问题大量涌现。以政治生活系统分析理论为基础理论分析信访系统运行机制,结合内蒙古无序上访问题探寻问题根源,提出"领导统一—各机构协调—社会参与"的无序上访问题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李宇  彭鹏 《学理论》2012,(7):89-90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体部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新载体。在社会角色理论视野下,以临床医学院开展"无烟医院、和谐社会"的志愿者活动为例,探讨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源,研究"力源"机制、"力度"机制、"合力"机制体系的构成,以期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形成科学规范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基本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矛盾多发的转型期,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要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大调解"等多种方法并用的矛盾化解机制;三要建立公正的矛盾纠纷调解处理机制;四要完善社会矛盾调节中的政府工作机制;五要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的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的农村矛盾及其化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的农村矛盾总体上呈现出原因和主体多元化、矛盾交织化和激烈化、涉及层面广泛化、处理难度加大化等突出特征.农村矛盾的化解需要整合农村社会的利益使其达到均衡,需要借鉴"社会安全阀"理论构建科学的预警和处理机制,强化民主协商和宣传教育机制的作用.在探求农村矛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过程中,构建农村矛盾的有效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3.
精准脱贫的可持续性: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21,(1):28-38
实现可持续脱贫是落实新时代党中央"脱真贫、真脱贫"要求的新指向,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视角,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可持续脱贫相关研究的梳理,阐释了精准脱贫的可持续性在风险防范、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能力提升等四个层面的基本内涵,其内涵有机构成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能力"等五维复合系统。从外部环境的脆弱性、贫困治理政策体系存在的不足、脱贫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欠缺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精准脱贫可持续性的多维因素。基于内外协调与系统性治理的视角,从"建立动态风险预警机制,提高抵御外部脆弱性的防控能力;完善贫困治理政策体系,强化脱贫效果的整体性和发展性;培育贫困治理内生动力,提升脱贫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等层面,提出提升精准脱贫可持续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社会心理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这符合当前学科研究精细化、复杂化和界域模糊化的趋势。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语境下,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理论构筑了社会心理的科学解释原则和心理图式;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中介"理论探讨了"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转换的实现机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社会心理机制"的批判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心理领域关于内隐认知形式的探索;通过社会与心理双重视角切入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吸收,人们将不断刷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更好地延续其内在机理,增强它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一。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主要任务。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实行已有很长的历史,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有效的机制,如下5个方面的机制和制度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城市管理是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城管人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近年来城管污名化现象却对城市管理的效度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对武汉市主城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城管污名化的表现及形成机制。提出城管去污名化,应从建立健全“政府—城管—群众”的良性互动机制,打造先进的城市管理文化,规范社会环境及群众参与、理性支持方面入手,以提高政府及城管公信力,推动城市的改革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科学决策和重大判断,是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向。基于对南宁“逢四说事”协商工作机制的研究分析,建立“共治动机—协同组织—规范流程—制度保障”的逻辑框架,揭示基层协商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关系,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7,(2):74-79
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已然随着单位制的解体而逐渐失效,而基层社会空间的成长必然推动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权力介入方式的改变。"三社联动"作为我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的供给侧路径优化,是实现基层治理从"行政化"迈向"社会化"、破除基层治理"内卷化"现象的重要举措。由于现实中社区"三社联动"的条件尚不成熟,政社互动、三社联动仍有一个缓慢过程,"三社联动"如何"联"、如何"动"成为现实难题。因此,推进"三社联动"建设有必要从宏观(街道)—微观(社区)两个层面共同发力,实现社区层面"三社联动"与政府宏观架构的有效衔接,使"三社联动"建设做到有机制、有平台、有资源。通过综合运用街道—社区双层面的协调机制、协作机制和合作机制,共同推进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和社区服务功能的强化。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腐败预防机制的构建是事关改革成败的重大问题。基于对腐败的产生路径、发生领域、存在方式的分析,从体制机制构建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形成一个让公权者"不愿腐、不能腐、不敢腐"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习教育机制、领导干部权力行为规范机制、社会组织活动规范机制、企业廉洁经营规范机制、公共权力制度完善机制、公权运行立体监督机制和腐败行为预警惩戒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大一统"的社会整合机制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必然性,是人的历史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产物.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了又一个制度创新的历史时期,和两千多年前不同的是,这次的制度创新不仅是要解决吃饭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如何富强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这一次的制度创新也不可能仅仅在自身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产生的社会机制的作用而运行.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在引入的西方的社会分工机制的推动下,中国传统的"大一统"社会结构正在和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