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微 《学理论》2012,(29):251-25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高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内容;拓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刘春梅 《学理论》2012,(35):336-33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进行了认真阐述,并对新时期弘扬与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姜素勤 《理论探讨》2005,(6):99-10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以法治为保障,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注重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全过程,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原方  崔建国 《理论探讨》2005,1(4):161-16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在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培育了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10)
通过研究湖北地区的抗战历史,从抗日战争的角度来培育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筑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田燕春 《学理论》2009,(18):247-248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语境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冷淡和排斥。高校培养建构大学生民族精神,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建构综合性、系统化的德育内容体系。建构全方位、制度化的德育实施体系。发挥“两课”主渠道育人效用,在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语境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冷淡和排斥。高校培养建构大学生民族精神,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建构综合性、系统化的德育内容体系。建构全方位、制度化的德育实施体系。发挥"两课"主渠道育人效用,在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科学揭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蕴涵,阐明其时代要求、价值规定和目标定位三个前提性问题,在理论层面上既是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三个基本特征——时代性、价值性和目的性的积极回应,也有助于实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之间的现实勾连,是新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要做实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那威 《学理论》2012,(19):260-261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起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所讲授的内容,更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寄寓和载体。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近现代史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拓宽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5)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现阶段,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精神弘扬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正确认清和把握民族精神弘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抗战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实现国家强大的精神动力。它继承和发展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优良美德,丰富和升华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建构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体之上的,抗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和深远的承继关系,并在本质上、逻辑上以及历史上形成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2.
日月经天,江河运地;潮起潮落,岁月如炬。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到来之际,回望历史,我们心潮澎湃,激情奔涌。“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这场中华民族史上空前惨烈、空前悲壮的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中,从仁人志士到普通百姓,从政党组织到民间团体,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我们的父老先贤在经受万恶的敌人所强加的深重灾难和无尽屈辱的同时,表现出了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整个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过程中乃至在处理战时战后诸多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坚持正义、反对侵略、追…  相似文献   

13.
白鹤 《学理论》2011,(19):32-34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合抗战需要和陕甘宁边区实际,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来进行边区的社会教育建设,从而推动了边区经济发展,改善了边区的基本面貌,支援了抗日战争。在社会教育过程中,展现出社会教育与抗战、生产紧密联系,依靠群众办教育等特点,这些方法和思想对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9)
印度尼西亚华侨虽侨居他国,但心系故乡,始终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荣辱,曾积极支援祖国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等,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的是推动历史车轮向前滚动的光彩角色。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从财力、物力、人力各方面支援抗战,对祖国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主要从印尼华侨自身民族意识觉醒、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和国民政府积极的侨务政策三方面入手,研究分析印度尼西亚华侨积极支援抗日战争的渊源,希望可以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11)
抗战期间,随着日本的不断进攻和政治诱惑,国内滋生了各种形式的投降活动并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针对各种投降卖国活动,毛泽东领导全党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严厉打击了各种分裂和投降活动,挫败了投降主义的阴谋,有力地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为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反腐倡廉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应有之义,其内涵包括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反腐倡廉的本质是我们党的深刻自我革命、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反腐倡廉自我革命品质三个方面。建党百年来,反腐倡廉构成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鲜明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了“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反腐倡廉探索实践”、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进行了“群众运动式反腐倡廉的探索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进行了“法制化、制度化反腐倡廉的探索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在进行“立体化反腐倡廉的探索实践”。新时代新征程,应以伟大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即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加强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进行反腐倡廉的系统治理。  相似文献   

17.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也是我们党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抢抓机遇,推动科学发展,建设西部强省,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求真务实,把工作重点放到真抓实干上。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所领导的文艺运动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围绕"抗战"主题,与民族解放运动同步发展,运用文艺形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成为抗战文艺运动的中心内容.探讨抗战文艺运动,得出的结论是:文艺不能脱离现实,文艺必须宏扬时代的主旋律、文艺不能没有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着灭种亡国的危机,在此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宋庆龄利用其特殊身份,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到处奔走呼号,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