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党国英 《传承》2011,(2):42-42
我对农地保护前景有三忧:一忧对农地保护的认识不到位,二忧农地保护重数量轻质量,三忧保护机制有缺陷.为什么我讲"农地保护",不是讲"基本农田保护"这个标准的官方说法,因为没有视野更大的农地保护政策体系,基本农田保护的"红线"就难守住.  相似文献   

2.
传统儒学以希圣希贤、以作为传统社会下的"君子"概念优先。《论语》中对"君子"描述为:"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甚至到汉代更强调要"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重点变成好像以‘道义’为主,‘利’好像不能谈了。"林安梧说。  相似文献   

3.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可忧在民穷,天下可畏在民怨"。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努力化解民怨、解除民忧,千方百计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相似文献   

4.
说“南”道“北”草萌《当代建设》在当今建设界,影响大,名气响,责任编辑有意让我涂鸦,故迟迟未敢应承。乙亥仲夏,忽然想到一个主题,即何不在一个"人"字上挖点题材?李白名句"人生不满百,常怀干风忧"。这个"忧"并非独揽"忧愁",还可作"谋虑"解。是呵,短...  相似文献   

5.
叶慧  陆安良 《今日浙江》2010,(19):16-17
浙江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关键期。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力凿坚冰,转企改制,在市场竞争中"强筋壮骨";一批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一批文化企业主动与教育、旅游、工业等产业融合,延伸链条,开辟全新的产业"蓝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在进一步提高五保对象生活质量上,敢于"摸着石头过河",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使全市16000多名五保对象的住房质量、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五保对象切实感受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无所忧"。主要做法:一是新建五保家园和敬老院859所,解决五保对象住房问题。2008年"5·12"地  相似文献   

7.
近读《国语》,看了叔向贺贫的故事,很受启发。战国时,韩宣子为正卿,官位显赫,却家中贫困,"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心里颇觉不平衡,正在"忧贫"之际,叔向去见韩宣子,向他表示祝贺。不贺别的,单单"贺贫"。韩宣子大惑不解,叔向不慌不忙,举出栾、郤两大家族兴衰的事例说明,贫可贺,富可忧,只有甘居清贫,推行美德,争取民心,  相似文献   

8.
宏扬传统文化的一个实际问题高夙胜本世纪以来,中国文化领域的主导倾向是反对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打倒孔家店的旗帜,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进行猛烈的批判和最大限度的扬弃。"文革"十年以"破四旧"为名,提倡与传统实行彻底的决裂,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9.
沉重的反差     
沉重的反差何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小雅·黍离》经济专家们几乎无不乐观地指出:"21世纪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世纪"。然而,我们正面临着的居民收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富程度的强烈反差,正令人揪心地缠绕着我们,缩...  相似文献   

10.
LTV:为经典文学聚焦孙慧"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LTV(文学电视)走上屏幕亮相时,我是忧喜掺半的。我说不清为什么会这样,或许创作本身所带来的就象是分娩时的阵痛......1993年11月当我从朋友手中接过张洁的散文体小说《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相似文献   

11.
家庭文化建设与经济接轨的新尝试山东威海市妇联近几年来,威海的家庭文化建设一路升温,日益红火,如何使这一活动向深度发展,保持其勃勃生机?威海市各级妇女组织积极探索,在家庭文化建设与经济接轨方面踏出了一条新路。在各地举办的"特色家庭技艺展"、"巧手姐妹剪...  相似文献   

12.
休闲文化: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张鸿雁教授访谈录本刊记者陈麟辉1995年5月1日,中国实行"双休日"工作制,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早在这一制度还未实行前,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鸿雁教授就提出了有关发掘"休闲文化"正功能、发展"休闲产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栟茶印象     
在长江之畔、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如东县有个1400多年历史的古镇,名叫拼(ben)茶。近日,受朋友之邀,我踏访了从未去过的拼茶镇。据介绍,远古时期,栟茶这片土地静静地沉睡在大海中,经过斗转星移,聚沙成陆,才成为今日的沧海桑田。历史厚重的耕茶文化栟茶处处渗透着漫漫的文化积淀。从古到今,古镇经历的不仅是时代的变迁,更是文化的交融。宋代名相范仲淹在这里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14.
怪哉!“中外合文”──谷言托改革开放的福,发展经济新招迭出,诸如"两头在外"、"三来一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中中外",等等。文坛也随之拂过一阵清新之风,充满时代气息的新词汇呼啸而来,大大繁荣了祖国的文化。然而,缘于开放,近来文坛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5.
林平乔 《求索》2007,(5):171-173
朦胧诗人们对儒、道文化有一种自觉的孺慕。在精神血脉上他们既有对五四文学精神的承接,更有对延续不绝的儒家与道家文化的继承。道家文化追求自由、反叛理性权威的精神和清高淡远的生命情调,儒家文化“忧”与“刚”的思想内蕴构成了朦胧诗人文化根性的重要内容。由传统文化人格酿造的诗歌,其内在精神一定会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同在。  相似文献   

16.
论王船山对宋儒圣贤气象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觅知 《求索》2011,(1):251-252
宋儒推崇"圣贤气象",以圣贤的人格理想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种"圣贤气象"体现的价值关怀对以后的儒家学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船山继承了宋儒所倡的关怀社会、心忧天下、"民胞物与"的价值理念,但同时又根据明末社会的变迁,对圣贤气象提出了新的诠释,增添了豪杰精神。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高云编辑点评:市场经济如春风化雨,中国大地一切事物都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它正在改写传统的"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拓生出一些全新的概念和完全有别于过去的价值取向。本文较为贴切地反映了这种变化,议论也颇为精妙,请有识之士不妨一看。本...  相似文献   

18.
杨曙明 《春秋》2011,(3):47-47
邹平有处范公祠,范仲淹曾在那里生活了18年。 "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留给后世的千古绝句。他何以能写出这"先忧后乐"的千古绝句呢?纵观范仲淹生平,以下三个因素当是其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惠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作为一名党员,应把忧国忧民忧党相联系,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北京观察》2005,(12):15-16
近日读报有一忧一喜: 忧的是,我国共用183座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约占全国667座城市总数的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