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党课》2009,(3):19-19
“发展”这个词,既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也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词。哲学上,“发展”一词是抽象的,指的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的变化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发展”,则是指人类社会状况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进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强调,“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这段话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深刻概括,更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期共产党人标准的一把钥匙。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作为一个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个最根本的标准,《党章》中也把党员的标准讲得非常完整,“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的标准都是不…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 永无止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美玲 《湘潮》2008,(10):1-1
实践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历史。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解放是长期的,永恒的。当原有的思维概括不了、把握不了、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会议上指出:“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同时还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既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路线带领群众前进,又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这些话含义非常深刻,其核心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树立正确群众观的依据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贯穿其中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实干精神     
实干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实践品质和先进本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马克思曾经讲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毛主席大力倡导“实事求是,力戒空谈”: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江泽民同志警示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相似文献   

6.
论实干精神     
实干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实践品质和先进本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马克思曾经讲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毛主席大力倡导“实事求是,力戒空谈”: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江泽民同志警示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相似文献   

7.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问题。发展先进文化和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都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不行,没有先进的文化也不行。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物质动力,先进文化是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文学艺术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江泽民同志《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有一句含义深刻的话:“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句话,是颇有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根源,是促使我们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与时俱进”对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以及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与时俱进”,首先必须认清什么是“时”、什么是“进”。笔者认为,“时”,可以说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各方面的质所显示出来的综合点。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时”是由某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环境、时势、文化、人员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阐述的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为新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指明了方向。从哲学高度理解,“三个代表”思想既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又为唯物史观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理论空间。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唯物史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都是这一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三个代表”的思想,就党员先进性教育谈几点认识。一、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要求和体现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文明的演进阶段和社会生活的性质与面貌。从生产力的角度讲,共产党人的根本使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推动生产力前进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人类解放事业。用“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指导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就必须首先教育党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贯穿…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做好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世纪之交,如何在干部工作中身体力行“三个代表”,这是摆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反思干部工作  1.按照我们党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认真反思干部工作  “三个代表”中,首要的是要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从一定意义上讲,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指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具…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地告诫全党:“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这就是说,先进性是动态的、可变的。一个政党是这样,具体到每一个党员身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上一讲说过,整个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方式的发展决定的。那么,生产方式为什么会发展?又如何发展?这是本讲所要讲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里说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用这个辩证法观点来观察问题,就会看到:生产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它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把这一词语运用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或一个地区,进而谋划发展的思路,形成发展的模式,促进和加速其运动和变化的过程,无疑是对“发展”这一概念的拓展和深化。源汇区作为漯河市的源起之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在。“二次区划”后的艰难起点上,肩负起“试点”“窗口”和“排头兵”的使命,以“发展”的观点和思路为引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进入了创新、科学、和谐的发展轨道,形成了有地区特色的发展模式,丰富了区域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谈“新”     
一谈到“新”,我们的心态,眼光,神情立刻就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新,在哲学家的眼中、科学家的心中和诗人的笔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新与旧相对,首先有着时间的规定性。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时间的脚步永远迈向前方,新陈代谢是事物的基本规律。我国的古代先哲们早就有“生生日新”的说法,所谓“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草续旧草”;“今人续昔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恩格斯也曾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伟大思想”:“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相似文献   

16.
李丹 《理论与当代》2012,(10):31-34
省第十一次代会上提出,“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建设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这是对未来五年贵州党的建设走好后发赶超之路,并为奋力后发赶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障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毕节、遵义两市近年来党组织建设创新实践和探索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认同。在对毕节发展型党组织进行调研和总结后,发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与做法,我们将其总结为七大实践做法:一、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从哲学上说,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113事物的灭亡。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发展史。发展就是整个社会运转的主题。如何使发展速度更快、发展效益更高、发展方式更科学,是人们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两加一推”的主基调,作出了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大部署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就成为了贵州发展的中心词。“要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三化同步’的示范区、‘两加一推’的示范区、贵州经济崛起‘金三角’的示范区”等一系列目标的提出,让毕节更清楚地感到肩负重担。在长期酝酿、反复研究、深入调研之后,建设发展型党组织,成为他们实现“两加一推”、深化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实现强市升位、跨越发展的最终选择。“发展”也就此成为了毕节市加强党的建设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及参加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时,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郑重地向全党提出:要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在这“三个代表”里,江泽民同志把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在首位,这一论断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是对我党70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还是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的最好概括。学习…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的奋斗历程,是领导革命和建设不断胜利前进的历程。其中的基本经验,正如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的: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论断,不仅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夺取全国政权,取得革命胜利的规律;而且也高度概括了我们党领导国家建设,继续胜利前进的执政规律。一、“三个代表”高度概括了共产党执政和推动历史前进的规…  相似文献   

19.
《前线》1961,(1)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不论社会的或是技术的发展,都是在“革命”这个火车头的带动下前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这样看待事物发展的。“革命”是战斗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根本立埸。离开了“革命”,“革命者”就丧失了它的最根本的可贵的东西,就失去了他的灵魂。“毛泽东号”机车和它的包乘小组的成员的成长变化,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真理。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今年初在广东参加“三讲”教育期间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保持我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根本保证,也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指导原则。 一、加强廉政建设,是保证我党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前提 生产力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变化发展最快的要素,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推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与否、发展的快慢,直接受制于生产关系,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国家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