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安“打拐”是本职工作一位多年从事“打拐”工作的民警称,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但现在的行乞儿童有很多是父母或亲属带领行乞。  相似文献   

2.
打拐专项斗争的开展是犯罪形势的需要,其特点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广泛发动群众,大造宣传舆论声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斗争中存在的问题是打拐经费不足,安置遗返工作难度大。文章建议建立打拐日常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把立案放在与破案同等重要的地位、多警种联动形成打拐合力、建设DNA数据库为未来打基础、让派出所发挥打拐的职能作用,这些新理念正在此次打拐专项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冬日的午后,记者在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见到了祝燕涛,她刚刚参加完一个公安部与联合国反拐项目谈判归来,尽管一脸疲惫,可一谈起她所衷爱的打拐工作,顿时倦意全无,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痛并快乐着”。谈起自己从事打拐工作这十几年。祝燕涛这样告诉记者:尽管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坚持不懈的打拐斗争,解救了一大批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成  相似文献   

5.
为打击当前猖獗的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基于现代生物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DNA数据库打拐模式应运而生。DNA打拐数据库的应用颠覆了传统打拐模式,但也出现立法规范缺失,数据库应用与公民隐私权冲突,及司法资源有限等问题。因此,应对DNA信息的采集范围、方式,存储、保密制度及救济手段进行立法规制,并以国家财政支持的方式平衡各地公安机关的建库能力,从而保障DNA打拐数据库顺畅运行。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2,(2):68-69
正回溯2011年,"打拐"成为各大媒体年终盘点的关键词。从学者于建嵘2011年初在微博上发起"随手拍解救流浪儿童"活动,民间打拐力量被广泛发动,揭开了全民打拐的序幕。而临近年底,十省公安机关成功摧毁两个危害极大的拐卖儿童犯罪团伙,解救儿童178名,  相似文献   

7.
时至今日,从公安部投入专门警力致力于全国范围内的强力打拐,到"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引发微博打拐,民间与警方的力量实现了汇集。  相似文献   

8.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打拐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刘海荣近年来各级妇联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配合公安部门在“打拐”斗争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有所遏制。但由于“打拐”斗争比较复杂,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  相似文献   

9.
千针绣恩情     
泣血呼唤牵人肠 2002年8月23日下午6时许,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青莲镇女居民田桂香(化名)急匆匆来到该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打拐中队,交给民警们一封信,哭着说:“我那失踪七年的女儿终于有下落了,她是被人贩子拐卖了……”这封信是田桂香女儿王丹(化名)写回家乡的求救信:  相似文献   

10.
警讯快递     
河南省“打拐”专项斗争起点高、动作快 ,初获战果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人贩子、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专项斗争”以来 ,河南公安机关高度重视 ,专门成立了由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江峰任组长 ,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承先任副组长的打拐专项斗争领导小组 ,并多次召开会议统一部署全省打拐工作。全省各地市公安机关迅速行动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按照统一部署 ,成立了专项斗争领导小组 ,在检、法、妇联、劳动、计生、财政、共青团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 ,制订了详细的打拐专项斗争工作方案 ,组织广大民警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采取多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打拐”为题材的立体声彩色电影故事片《跟我回家》,由江西省公安厅投资拍摄,于2001年9月28日在江西南昌开拍,10月23日顺利封镜。 电影《跟我回家》是根据全国公安战线打黑英雄石建国、打拐英雄施华山、维权英雄万斌的真实事迹综合改编创作的。全片在江西境内拍摄。影片通过表现一位普通公安民警石万山历尽艰险、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地解救两位被拐卖姐妹的故事,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打拐斗争,集中展现了我公安民警的大智大勇、捍卫法律、维护人权的崇高品质。  相似文献   

12.
“打拐”第一案──涡阳“5·22”拐卖妇女团伙案侦破记新华社记者偶正涛通讯员佘林颖王峰今年年初的一天,安徽省阜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的两名法官来到涡阳县公安局。被称为全国“打拐”第一案──“5·22”专案组组长、现任涡阳县局副局长的杨华杰,在挂有“专案组...  相似文献   

13.
全民打拐     
大量社会名人参与,多个慈善基金给力,志愿者如雨后春笋,公安部以及许多地方公安机关明确表态支持,全民打拐在网络时代风生水起。全民打拐验证了社会力量的强大与智慧,也体现了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14.
警方动态     
警方动态专栏主持岑生挺,丁晓璐△贵州开展“打拐”大行动。6月初,贵州省公安厅组织500余名公安武警组成的“打拐”队伍,分赴河南、河北、山东、福建、山西、安徽、浙江、江苏、广东9省,在当地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协助下,不到20天时间,“打拐”队伍就在...  相似文献   

15.
168名犯罪嫌疑人疯狂拐卖婴、幼儿75名,云南边境发生震撼全国的拐卖婴、幼儿团伙大案。 杀人放火盗抢婴幼儿,泯灭人性骇人听闻 打拐民警出生入死,历尽千辛万苦追捕犯罪嫌疑人 惨案仍在继续,打拐斗争正未有穷尽。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掀起了“民工潮”,大批大批的少女涌到沿海城市打工。有些人打起了她们的主意,拐卖妇女成为这些人发财致富的捷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人贩卖,就有人打拐。 施华山就是贵溪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打拐神探。说起来他只不过是贵溪县流口乡派出所的一名普通干警,在公安系统也只干了10年,但在贵溪他的名  相似文献   

17.
新闻存档     
★“全国打拐第一案”8主犯服法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5月18日对“全国打拐第一案”24名被告人进行当庭宣判,陈其富、尹祖成等8名主犯一审以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死刑。这24名被告人3年拐卖儿童多达41名。 ★中国“武士”从美国归来 5月24日,美国将一尊历经劫难的中国“彩绘武士”无偿还给中国。这是中美间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条约,首次妥善解决被盗文物。  相似文献   

18.
张彬 《人民公安》2006,(2):18-21
近十几年来,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不知给多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创伤,一些家家庭幸运地找回了自己的亲人,一些家庭仍在苦苦追寻中忍受着漫长的煎熬。打拐成为横亘在中国警方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中国如何冲破打拐迷局?新所伊始,记者来到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十堰市刑警支队的刑警南征北战,付出几多艰辛,破获了多个拐卖妇女的犯罪团伙。但是,在打拐的战斗中,他们却常常陷入尴尬之中。这些尴尬,往往来自被解救的对象——被拐卖的妇女。   打拐引出的这些尴尬话题,已经不是警方一家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对整个社会提出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尴尬话题之一:救回被卖的,抓了卖人的。没想到被卖的翻了供,卖人的抓了又要放……   孔亚娟与陈明是在十堰黄龙镇燎源酒家认识的,陈明家里有妻子和儿子,还要与孔亚娟谈恋爱,对孔进行纠缠。 1999年元月底,酒家放了假,孔亚娟要为父亲…  相似文献   

20.
贵州警方打拐忙□本刊记者吴东俊为贯彻公安部在山东召开的全国第四次打拐工作协调会议精神,日前贵州省公安机关开展了打击拐卖妇女、盗卖儿童专项斗争。截止9月30日,全省已有149名妇女、33名儿童获得解救,并已回到贵州。73名拐卖妇女、盗卖儿童的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