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很重感情。而设宴请吃饭又是国人联络感情、表达谢意的一个“平台”、一大习惯:求人帮忙得请客吃饭、商务活动得一起吃饭联络感情、得人好处表示感谢得聚一聚、有了喜事得请要好的朋友同事“撮一顿”……  相似文献   

2.
识贼     
扒手一般在车站便显露出与众不同,他们或站或蹲在站台最后,眼睛盯着乘客的背包或衣兜,寻找下手对象。此外,团伙作案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作案者往往三三两两,到站台时并不一定站在一起,而是分散开来,一旦有车来,这些人并不一定抢着最先上车,而是走走停停,左顾右盼,甚至上车中途又下车。上车后喜欢挤来挤去,喜欢站在门口,以便作案后迅速逃跑。乘客在车上对胳膊上搭着衣服、拿着报纸,并借此伸过来挡住视线的人要留神,扒手大都是上边遮挡,下边动手行窃。对斜着肩膀半哈腰,像系鞋带、捡东西又明显角度不够的,也要小心,因为这是…  相似文献   

3.
贼诗     
南宋福建有个海盗叫郑广,后投降,做了官。也许是同僚苦其所难,要他一定做首诗。郑广是个大老粗,只好说:“不问文官与武官,总一般,众官是做官了做贼,郑广是做贼了做官。”——南宋·岳珂:《桯史》卷四海盗郑广降后做官,无足称奇。因为在宋朝,强盗降后做官,屡见不鲜,包括因《水浒》风行天下而妇孺皆知的宋江。故当时有顺口溜曰“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需胡做,跟着行在卖酒醋。”(宋·庄季裕:《鸡肋编》)令人称奇的是,郑广虽戴上了乌纱帽,但倒没有立刻打官腔,住打油诗中实话实说,一语道破了南宋贪官们的本质:“众官是做官  相似文献   

4.
贼路     
2002年6月28日,贼来了2002年6月28日这天一上班,指挥中心就通知,辖区内一家机械公司的财务室被盗。我这个分管刑侦的副局长自然在第一时间就去了现场。现场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犯罪分子肯定是有强烈的破坏欲的,或者说他们是一群喜欢恶作剧的家伙。财务室被他们搞得抄家似的,满屋子扔的都是文件,只要是带锁的办公用具,毫不留情地统统撬开。当然,这帮人最重要的目标是那只看起来很结实的保险柜。那保险柜横躺在地板上的文件和一件破旧的工装上,被撬得面目全非。机械公司的人说,里面的7000多块钱和两部照相机被盗走…  相似文献   

5.
吃饭教育     
中国人重视吃饭,民以食为天。中国家长爱孩子,更在吃饭上下功夫。头一条,就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塞,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然后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见祖母端个碗,满院子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据我记得所见  相似文献   

6.
常回家吃饭     
本来,常回家吃饭,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而如今对于手中大大小小有点权力的领导干部们来说,能否常回家吃饭,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也已成为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应酬天天有,饭局不用愁。”眼下,似乎求人办事少有不清吃请喝的。只要你扛上一官半职,能说得上话、能办得成事、做得了主的,吃饭恐怕躲不过来。有不少领导已经到了“谈吃色变”的程度,或许是诸多原因,不去也得去。  相似文献   

7.
贼仗钱势     
无论是何许人也,只要他有了钱,不管这钱来路合不合法,体不体面:不管这钱是不是辜负了上司对他的信任,辜负了自己的职责,用卑鄙的手段偷来的。只要是拥有了它,那他就是一个天管不了,地管不着,可以在社会上摇着膀子横晃,谁也不敢惹谁也不敢管的“爹”!甚至就是警察也不在话下,想骂就骂,想打就打,由着性子耍猖狂。这就是哈尔滨小偷衣绍勋可笑的混蛋逻辑。衣绍勋是哈尔滨市第一煤气供应公司财会处一名员工。别看这小子干正事儿不行,泡妹妹倒有几分本事。真应了那句“有好男无好妻,癞汉子找个娇滴滴”的老话,他没费多大心思就和…  相似文献   

8.
正气制贼     
7∶ 40,储蓄所的铁门缓慢拉开,保安员剑平正忙于柜台、地板的清洁工作。   8∶ 00,营业厅的电动门拉开了,所里开始了一天的运作,剑平巡逻在营业厅内外,时而帮老人填写账单,时而叮嘱人们保管好钱财,时而检查车辆,看是否有人忘了锁车。   约 9∶ 00点,一红衣人走进了营业厅。剑平礼貌地与他打招呼。奇怪的是,红衣人已经在厅里许久了,可他并没有存取钱,他的一举一动早纳入了剑平的视线。慢慢地,红衣人靠近了一位刚取完款的大妈,剑平立即死盯着他。这时,红衣人也觉察到了。他朝剑平望过来,四目相视,他分明感到了剑平…  相似文献   

9.
夜半贼入门     
肖立国 《人民公安》2006,(14):25-25
夏夜过半,万籁俱寂,窗外的月光稀稀疏疏地洒进客厅。朦胧睡意中,忽然听到一种杂乱的声响,让我一个激灵坐了起来。借着黯淡的光线,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个人影在书房里晃悠。“有贼进家了!”一种毛骨悚然之感顿时袭上心头。还没等我喊出嗓子眼儿,似乎就被一种什么东西卡在了喉结。  相似文献   

10.
盗金贼     
郑义 《人民公安》2011,(21):44-47
黄先生身子不由瘫倒在了办公椅上:"不得了啊!1.4公斤黄金,这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按每克黄金300元的市场价计算,总计金额就是42万元人民币啊!"  相似文献   

11.
追车剿贼     
从2004年11月起,以李亚松、李飞为首的两个特大盗窃机动车犯罪团伙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的十余个市、县疯狂作案,共盗窃汽车160余辆,涉案价值1000余万元。2005年5月18日,破获该案的河南省商丘市公安局梁园分局举行被盗赃车公开发还仪式,51辆赃车完璧归赵。  相似文献   

12.
与贼打交道     
“你当侦查员啦?抓小偷?”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反应就是睁大她那本来已经很大的眼睛,“眼睛不好,又平足,看见了,抓得着吗?”父亲在一旁说话了:“让她试试吧,坐了几年的机关,换换环境也好,说不定真能成为一名抓贼能手。”母亲白了父亲一眼,没再说什么。这时的我被即将成为侦查负的神秘感紧紧包围着,盼着早一点上车,早一点抓到小偷。1993年盛夏。我成为打扒侦查员队伍中的一员。一第一次上车抓贼,谈不上信心百倍,但也没觉得抓贼有多难,碰见就抓呗。不过心里总在琢磨,小偷到底长什么样呀?公共汽车上那么多人,钱又都没…  相似文献   

13.
尽责贼难逃     
1998年10月7日,吉林省敦化市交通旅社一楼“聚鑫园饭店”发生财物被盗案,共丢失现金及各种物品折合人民币一万余元,案犯作案后逃跑。此案虽没发生在保安责任区内,但敦化市保安公司领导对此却十分重视,积极安排驻旅社的保安员注意案犯的行踪。经过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之所以确定这个题目,是因为某一天下班后,笔者的办公室进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好在办公室基本上属于相当简陋的那一种,除了日常办公用品就是书报杂志,比不上某些有“油水”的办公室,实在委屈了这位“客人”,因不愿走空,就顺走了一条烟,还在沙发上留下了一个清晰的脚印。不用多言,这位“客人”就是时刻与芸芸众生若即若离的小偷。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每天下班时笔者总忘不了将一些相对重要的物品入柜存放。记忆这个东西很奇怪:眼前的记不住,长远的倒忘不了。笔者至今仍清清楚楚地记得30多年前上小学时语文老师对“偷”字的注释——“有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靠本事吃饭     
“靠本事吃饭”,这话若出自凡人之口,似乎讲得有点“冒”,有点自命不凡。然而,事实基本如此,除了少数人可以凭门第、靠老子吃饭外,自古以来,多数人还得靠本事吃饭。靠本事吃饭的人也有三种,一种是真而且正的本事,如孙悟空的一个跟头十万八千  相似文献   

16.
也说吃饭     
去年去湖南常德出差,吃了一顿很香的饭。 这顿饭并不是在大宾馆、大酒店吃的,也没有吃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在一个普通农家吃了一顿极普通的家常菜。一同下乡采访同桌吃饭的人,莫不交口称赞,至今回味无穷。 一顿极普通的家常菜,为什么会吃出这样的效果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按以往的“规矩”,到一个地方去了,当地的同志总是把你往最好的地方引,尽可能在  相似文献   

17.
吃饭的烦恼     
中国重名最多50姓名公布,近30万人叫“张伟”,与“王伟”、“王芳”名列前三名 近日,一个名为“中国姓氏权威”的博客公布了“中国重名最多的50个姓名”,根据此排名,“张伟”成为中国重名最多的姓名,全国共有290607人叫“张伟”。排在第二的是王伟,重名数达281568。该博客称所有的数据由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吃饭     
在美国,只要你有时间,中国人就可以像在国内一样,做中国的钣菜。在美国的食品超市,特别是华人开的食品蔬菜超市,做中国饭菜的种种原料都可以买到。春节到了,你要包饺子,可以买到韭菜、白菜,不过韭菜很贵,每磅(美国计量袭用英制而不用公制)要四五美元。至于包饺子的面粉,任何超市都能买到,而且价钱便宜,5磅一袋价不到1美元(1磅等于中国市秤9两)。  相似文献   

19.
翻开泛黄的日记,尘封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绿水村缉盗的记载把我带回到了12年前那个寒风刺骨的夜晚,在那场追逃斗争中,我经受了从警生涯中最为严峻的考验。那次,我和三位战友奉命去抓捕重案在身的大盗黄某,他的岳母娘家住本县黄冕乡一个叫绿水的小山村。据可靠情报,冬季破案战役打响后,因罪行败露闻风外逃的黄某就龟缩在那里。当时,公安的装备相当简陋,一般的派出所有一辆三轮摩托车就算不错了,我们较大一点的所有两辆,装备虽差,但血气方刚的战友们热情不减,接到追捕任务,即整装待发。黄昏时分,两辆突突突直喷黑烟的侧…  相似文献   

20.
“机盲”贼     
从老山上下来的文盲强盗不懂科 学,遇到现代化的机器不晓得是啷个回事,笨得出奇,傻得出奇。民警办案对付这类“机盲”贼一蒙一个准,令人又好气又好笑。下面两则真实的“机盲”贼的故事就笑死个人── 那天,县里一家旅馆房间被盗,偷走了几百元现金和一个手机、一个传呼机。民警接到报案后到现场查看,没找到一丝痕迹和线索。民警们心里头着急,回到办公室就商量此事咋办?一名民警说打那手机号码试试。大家说有啥用,强盗未必是蠢猪,还与你通话?不过,反正没线索,民警们就拨了号码碰碰运气。被盗的手机竟然拨通了,对方竟然又接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