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民 《先锋队》2014,(3):10-11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查处违反《条例》规定的行为,坚决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坚决杜绝“破窗效应”  相似文献   

2.
钟毅 《新湘评论》2010,(6):31-31
通读第4期,感觉《新湘评论》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在文化产业发展和提高办刊质量上真正有了“要比别人高出一厘米”的担当。  相似文献   

3.
悬挂《禁止馈送檄》清代江苏巡抚张伯行一生清廉,他在居官期间,曾撰写《禁止馈送檄》一面,悬挂在衙门之外,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民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康熙巡视江南时,称赞张伯行是“天下第一清官”。于是这句话遂成了他的绰号。颁发《严禁馈送檄》与张伯行同僚的巡抚于成龙,一贯惩贪倡廉,康熙19年(1680年),他任直隶巡抚时,向下属颁发《严禁馈送檄》。云:“尔今尔后,凡遇重阳、冬至、元宵等节,并过路送礼各衙门,概行禁止。如有私相馈献,查出后并行参革,决不宽…  相似文献   

4.
悬檄督抚     
清代有“天下第一清官”之誉的江苏督抚张清恪,曾悬《禁止馈送檄》拒贿:“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阳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此檄一出,果使行贿送礼者望而却步,风气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09,(10):33-33
一、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的头等政治任务。本期在“特别报道”栏目刊登了《薄熙来: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好四中全会精神》、《专家解析十七届四中全会新意》、《十七届四中全会传递党的建设十大亮点》等重要文章,在“当代论坛”栏目刊发了评论《夯实党内民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周易》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发和孕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起了决定性作用。《周易》的忧患意识生发和孕育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周易》鲜明地倡导团结统一的观念和倾向生发和孕育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周易》崇尚和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生发和孕育了“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周易》责·巨、贵志的思想信条生发和孕育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09,(4):37-37
一、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本期“特别报道”集中刊登了《薄熙来:重庆要增强信心、逆势而上》、《王鸿举:重庆今年GDP增长12%有把握》、《黄奇帆:重庆有望率先转“危”为“机”》等文章,各级党组织在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时,要认真学习这些文章。  相似文献   

8.
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实质,在抓好结合上下功夫。一是把学习贯彻《报告》精神同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二是把学习贯彻《报告》精神同州情特点和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三是把学习贯彻《报告》精神同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通过抓好“三个结合”,真正领会《报告》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全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统一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上来。抓好“三个结合”,就是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找准…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09,(11):9-9
一、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即将召开的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将专题研究重庆党的建设,并出台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本期在“特别策划”栏目推出《基层党内民主三大抓手:激活意识·提升能力·创新制度》,在“当代论坛”刊发了《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学习?》一文,在“特别报道”刊发了《薄熙来:希望咱重庆多出焦裕禄、王进喜式的好干部》及一些部门、单位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10,(11):49-49
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本期在“特别报道·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专栏刊登了《十七届五中全会十大关键词解读》、《专家解析“十二五”》等文章,在“当代论坛”刊登了评论《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头等政治任务,参考本刊这些文章,认真组织党员群众学习讨论。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11,(8):15-15
一、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本期在“特别报道”栏目转发了重要文章《薄熙来:高举共同富裕旗帜,坚持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七一”讲话解读》,在“理论与实践”栏目刊登了重要理论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宣传文化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由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推动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举措。中央《关于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指出:“《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同意印发这个《纲要》“作为全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辅助材料,也可供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阅读”。我们要按照中央《通知》精神,“把《纲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配合“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的群众性自我教育活动,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和重庆出版社及时组织编写、出版了一套《红岩精神丛书》。这套书共四本:《红岩千秋》、《血泪的嘱托》、《红岩精神三字歌》、《当代重庆人》。丛书立意新颖,取材严谨,通  相似文献   

14.
《北京支部生活》2016,(4):63-63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问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辅导》两书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问答》共编写了100条学习问答,严格按照中央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要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权威准确,又简洁明了、务实管用。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1]。“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开篇即为“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指以嘉兴南湖游船为载体的建党精神[2]。“红船精神”与新时代强调的“初心”“使命”紧密相关,与习近平总书记密切相联。一、习近平总书记是红船精神的提出者“红船精神”是由习近平首次提出的。2005年6月21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公开提出了“红船精神”,并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概括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0,(4):43-43
一、本期“特别报道”栏目登发的《平安的重庆,是3200万重庆人民的福祉》,全面反映了周永康同志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的情况;《重庆完全有条件大干一场》介绍了重庆传达全国“两会”精神,部署四项工作的情况;《全国“两会”大考下的重庆答卷》,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做出了“重庆思考和应答”。各级党组织可在近期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报告会等方式,参考以上文章,组织党员干部就如何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进行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06,(12):63-63
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11月中旬召开的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构建和谐重庆的决定》,具体部署建设和谐重庆的工作。本期“特别策划”栏目推出了《破解建设和谐重庆的三大难题》系列文章;“理论与实践”栏目登发了《“幸福指数”与和谐社会建设》;“和谐重庆”栏目发表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典型经验《金色的“稻草”》,希望各级党组织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精神的同时,参考这些文章.把握建设和谐重庆的当务之急,坚定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读者评刊     
《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一文鼓舞人心读了《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一文,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近年来,贵州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但贵州人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仍然没有放开手脚,显得信心不足。《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一文适时地给贵州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我们有“长征精神”的鼓舞,我们创造了“大关精神”,只要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让敢于开拓、勇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守护和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重庆近现代文化精髓研究》。这部著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庆近现代文化精髓研究—从红岩精神到三峡移民精神》的最终成果,其中专章阐述了《歌乐山英烈精神》。这是我国学术界第一次提出“歌乐山英烈精神”的概念并作出理论概括。这部著作由王进、高宝柱主编。1996年,王进同志第一个对“红岩精神”作出了理论概括,备受社会及学界瞩目。在概括“红岩精神”理论内涵12年后,他为什么要在书中专章阐述“歌乐山英烈精神”?本刊特发此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求是》1996,(7)
3月的北京,春风送暖,百花初绽。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在这里闭幕了。在这两个会议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共图兴国大业,又一次充分体现了“民主、求实、团结、鼓劲”的大会精神。会议最大的收获,就是讨论、审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实现了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衔接,具体贯彻、体现了《建议》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