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向德忠 《桂海论丛》2004,20(2):37-39
跨国公司在华研究开发(R&D)投资是跨国公司以所有权优势获取利益战略的深化,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上升,同时也使中国面临着与跨国公司争夺知识的结构性权力的博弈。  相似文献   

2.
杨捷 《理论月刊》2001,(9):88-89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R&D投入的落后状况,分析了制约企业R&D投入的主要原因:市场环境、现行体制以及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的限制,并提出了刺激企业R&D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郑宇梅 《湖湘论坛》2006,19(5):52-53
研发投资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措施之一,跨国公司为加强其在华投资的竞争能力,加强了在华的研发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投资表现出主体集中、布局日益明显、行业突出、倾向独资等特征,同时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并将对我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明 《理论月刊》2005,(2):86-87
现代经济增长中技术的作用尤其重要,而技术依赖R&D活动。在经济增长的长波的不同阶段,R&D活动有不同的特征,在长波涨潮阶段和落潮阶段R&D投资活动的重点有所不同,了解这些对有效进行R&D投资活动、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在我国的R&D投资越来越多。文章在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特征和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跨国公司R&D投资所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R&D投入是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活动的起点,企业是一国创新系统的主角。然而由于R&D活动存在市场失灵,各国政府往往采取各种政策来增强企业研发动机,促进企业R&D投入。其中最直接的激励政策就是对企业R&D投入的资助,对企业R&D资助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但能激励企业的研发投入,而且具有宏观层面的目标,对这一政策的绩效评价应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目标出发建立分析框架。对于处在激烈的国际研发竞争背景下,研发投入和能力相对落后的行业和国家,对这一政策绩效的准确评价,能有效促进政策实施和改进,从而提升本国的研发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地区的R&D情况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GDP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探讨了影响R&D的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及系统聚类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全国20个地区R&D投入情况和R&D水平进行排序和等级划分,分出它们的优劣,并给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来自跨国公司的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战略也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这种调整主要表现在:把中国纳入其全球化经营网络和价值增值链条之中、调整在华投资结构、调整股权安排方式和进入方式以及不断推行本土化战略。面对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战略的调整,我国应当继续积极建设有利于跨国公司投资的良好环境;积极吸引和引导跨国公司的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鼓励国内企业采取"学习、合作和竞争"的策略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事业发展迅速。步入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由中小企业分散、单个项目的投资逐渐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系统化的巨额投资,自1993年以来连续四年稳居世界各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第二位。目前已有数百家跨国公司来华举办各类企业,积极寻求新的投资机会,许多大公司还对对华投资作出了中长期的规划。随着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0.
杨越 《时事报告》2005,(4):23-25
据统计,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50家在华投资,目前,在华经营的华商投资企业超过25万家,吸引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但同时又给中国的企业带来挑战。看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所得到的启示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