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政治文明的理论定位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那述宇 《前沿》2001,3(9):11-15
所谓政治文明 ,指一个国家的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党、各利益集团的相互关系及其处理这些关系的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进步水平和发展成果 ,它标示着一个社会的民主与法制的进步发展状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不只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还包括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赖以顺利进行的制度安排和体制保障 ,是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桥梁。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 ,在于扩大民主、实施法治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社会的宪政设计与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人的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的内部的和谐上,它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的社会形态。宪政制度则是维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理想的制度形态,内在地包含着民主、法治、人权三大要素,存在于以市场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的现代社会中。和谐社会必须以宪政为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所以,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是建设…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高度强调了政治文明。政治文明的内容是广泛的,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主制度和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整个文明系统的主导和保证。政治文明的进展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杠杆。政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鸣锣开道,能够为物质文明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又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反之,政治上落后,也必然会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后腿。因此,我们一定要响应十六大的号召,为推进国家的政治文明作出贡献。老…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与社区基本建设紧密联系。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区的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报告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与党的基本路线中规定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致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意义何在?第一,使我们对人类文明的理解更加全面、更为完整。人类文明除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还有制度文明。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后,制度文明就表现为政治文明,它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  相似文献   

7.
《思想工作》2005,(4):6-7
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同时,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方面,宣传思想战线是党的十分重要的战线,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在先进…  相似文献   

8.
韩振峰 《前进》2003,(5):9-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物质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生产力的体现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各种制度,这就是政治文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一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新的重大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既相互联系、相互融通,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0.
傅德汛 《桂海论丛》2003,19(3):20-22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怡 《新东方》2006,(10):50-52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这篇重要讲话,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这篇重要讲话为标志,我国全面展开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征程。音乐是…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这段话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指明了当前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精神文明既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保证,是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的根本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社会应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制度建设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浅析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要求相当水准的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指人们改造国家和社会的先进的政治成果,主要表现为政治观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政治观念包括进步的政治思想、政治道德、思维方式,如民主、自由、人权、平等;政治制度包括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政治运行机制、监督机制等。与之相对立的,则是不文明的甚至是野蛮、蒙昧的政治观念,如特权观念、等级观念、人治观念等。先进的政…  相似文献   

17.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亮点之一是明确把"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了宪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完整地构建了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体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将发挥指导作用。把"三个文明"及其相互关系写入宪法,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表明了我们党的执政方式和治国之道进一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8.
沈宗 《今日浙江》2008,(18):14-1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浙江省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双丰收的同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推进,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9.
民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不能超越经济、社会性质和水平,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民主不仅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要受到教育文化水平、社会意识特别是政治意识的影响。一方面经济、社会条件对民主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又会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有力的影响。当今社会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所以我们党在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又提出了政治文明,提出三个文明应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在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还强调:“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