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一个壮族村落——广西宜州市S镇T村H屯的新农村建设为例,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状况,认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在于农民的主体地位缺失,农民被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在指导新农村建设中要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特别是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努力培养和增强村民权利意识,建立农民利益表达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我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思考和看法。一、强化意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支持者和服务者。建设新农村,从根本上说是农民的伟大事业,归根结底要依靠农民自己。农民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政府的责任在于把农民的力量组织好、调动好、发挥好。建设新农村首先必须激活“村”一级基本细胞,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长期以来,整个社会曾经轻视或者忽视了“村”的存在和作用,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重视不够,村级功能有削弱的趋势,导致部分“村”这一基…  相似文献   

4.
建设新农村需要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五十年代中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使在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党和国家的很多重要文件里也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就是去年十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这个建议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一定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制定好科学的规划。要追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要从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出发,不要盲目攀比;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地照搬照用其他地方的经验;要和农民进行充分协商,不能靠强迫命令;要引导和扶持,不要包办代替。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中央明确强调,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显而易见,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本刊记者2月18日至20日深入到江西赣州农村,看到的是群众积极参与以及基层组织威信的增强。为让读者全面地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本刊特邀请了中共中央政策研室室副主任郑新立、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以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有序稳步推进,发展势头很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与中央、国务院要求不相符的现象,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找出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从湖北新农村建设试点情况看,应着重处理好“虚”与“实”、分散与协调统一、发挥政府主导与尊重农民主体、现实与长远等四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蓝官衡 《世纪行》2006,(4):12-12
一、处理好国家投资与农民积极参与的关系目前在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这些误区,主要是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我们认为当前要正确引导各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中国家投入和农民参与的关系问题。既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的扶农惠农政策;又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等等都离不开新农民。可以说,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这也是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因此,培养新农民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常抓不  相似文献   

8.
宽敞的水泥道路从村头贯穿村尾,漂亮整齐的楼宇民宅鳞次栉比,干净、亮丽、整洁的厨房,满田野的蔬菜,满山坡的果树,上规模的猪舍、鱼塘随处可见,五保老人吃得好、住得舒心,学生也经常陪他们聊天……贺州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让农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相似文献   

9.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中央为新农村描绘的美好图景,令亿万农民为之振奋,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如何建,怎样建,都要尊重农民意愿;农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日前,笔者在新密市来集镇宋楼村看到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美丽图景。  相似文献   

10.
黄建明 《台声》2006,(5):39-41
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一、尊重自然规律,就是要在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物质条件时按自然规律办事。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时,要尊重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律,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加大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切实抓好以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  相似文献   

11.
李太淼 《重庆行政》2010,12(4):19-23
一、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并就此提出了“六个必须”。其中一个“必须”就是: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要以农民为主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的价值立场;充分尊重和发挥农民群众的历史主体精神。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方法论,要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探索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佩  张宽 《中国民政》2006,(8):52-52
江西省高安市民政局卢小宝认为.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好这篇文章.必须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做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一是大力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要依托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农村致富能手、妇女骨干、离退休干部“五大骨干力量”.民主选举村民理事会成员.发挥他们在宣传农村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服务经济发展、调解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6,(1):11-11
2005年12月28日-29日在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管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赣州从2004年9月率先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总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原则,在实践中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围绕着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了有效实践,彰显了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人翁的地位,使新农村建设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农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变,党群、干群关系也得到了密切和加强.赣州的做法和经验被理论界和实践界称为"赣州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但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的理解上,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民自己的事,要靠农民自己,政府仅仅起主导作用。其实不然,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受益主体。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尽管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不可否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政府同样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文章从新农村建设中强化政府责任的必要性分析入手,进而分析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政府责任,并进一步提出推动政府责任落实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石乔 《云南人大》2007,(12):41-4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里?应该怎样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又该如何保障农民唱好“主角”,使国家投资与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对接?这一系列问题关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同时又是亟待求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客观上讲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然而只有当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好新农村,农民才真正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