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锡琛  孙欢 《求索》2014,(1):164-167
老子从养生、修身以及治理三个维度阐述了宝俭去奢的重要性,他所倡导的少私寡欲的养生之道、去甚去奢去泰的修德之道以及俭故能广的治理之道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智慧,不仅有助于世人提升德性、呵护身心,更对于抵御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造就了这个民族的深层次文化结构,消费意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从一开始就沿着"尚俭"和"尚奢"主次并存、因时制用的模式向前发展。从古至今,消费不仅是个经济问题,它更多地表现出了人们一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基于此,对中国传统消费观进行历史反思以及现实转换,对当代建立和谐的消费意识、促进社会风气的净化、个人的人格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肖齐 《前沿》2007,(1):14-16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到七十年代末,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党的农村政策陷入教条化,农村发展因此陷于困境。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破与立的辩证方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三农”思想。本文主要从农业发展战略手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工农业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严复的经济伦理思想——以奢俭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国弱民穷的近代中国的严复,从东西方对奢俭不同态度的比较中揭露了中国传统黜奢崇俭观的保守性.在对中国传统"黜奢崇俭"伦理观和中国近代"黜俭崇奢"思潮的反思与批判中,严复提出了全新的奢俭观.严复的奢俭观不但在近代社会具有重要启蒙作用,在当代中国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谭嗣同的男女平等和性科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问题尽管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归根到底离不开角色的扮演。在中国近代史上,从社会学和生物学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男女平等的壶奥,应推谭嗣同首开其端。谭嗣同说,由于统治者提倡“广嗣续”之说,中国百务不讲,无以养,无以教,独于重嗣续,“自长老以至弱幼,自都邑以至村僻,莫不视(嗣续)为绝重之大事,急急以图之,何其惑也?”(《仁学》,以下凡引自此书者,均不注明出处。)我们不否认在人类史上生殖是婚姻关系的主要目的之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越来越不是婚姻的最主要的目的,更不可能  相似文献   

6.
谭嗣同的法律思想是在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宗教文化和时局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他的法律思想深刻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和封建伦理三纲,宣扬了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等西方法律思想。由于为了实现救亡图存的功利目的,使他对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的内涵缺乏具体的分析,没有认识到民主的不足以及民主和自由的关系,因而他的法律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不过,他的法律思想达到了中国思想史上极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邓晓影 《湖湘论坛》2007,20(5):53-54,57
谭嗣同,晚清思想界一朵盛开的木棉花,任由尘世阴云密布,却"傲视群芳"地抒发独有的英雄气概,面对清朝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挫败,他立志变革图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谭嗣同批驳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经济思想的缺陷,勇于创新,大胆倡导西方一些富国富民的经济思想,今天和未来仍带给我们永恒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谭嗣同的政治思想,在戊戌变法维新思潮中表现得最为激进。其政治思想具有强烈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民权至上,鼓吹反清革命、提倡社会进化之主张,批判封建三纲五常、构建社会新伦理等特征。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有力批判,对处于沉睡和愚昧状态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有催人惊醒、发人深思的作用。其对封建社会伦常、礼教的猛烈批判,具有时人难以企及的深刻性和创建性,显示出大无畏的反封建精神;对君主专制和清王朝的抨击,彰显出社会现实的尖锐性;提出的全方位学习西方和全面重建中国社会的构想,是其政治思想启蒙意义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10.
康有为、谭嗣同都对大同津津乐道,共同建构了大同思想的近代形态。作为近代大同形态的第一阶段,两人的大同思想具有共同的理论误区。这主要表现在削异求同、诉诸宗教、将大同的实现推向无限遥远的未来和消解救亡主题四个方面。只有在肯定康有为、谭嗣同大同思想有别于古代的近代形态和积极意义的同时,深入探究其阶段特征及历史局限,才能准确界定康有为、谭嗣同大同思想的历史位置,从而全面把握两人的大同思想与孙中山等人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讨论过“俭”与“奢”的问题。大体有两种看法:一是主张“黜奢崇俭”,一是主张“反俭尚奢”。《尚书·大禹谟》曰:“克勤于民,克俭于家”。《左传》中也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说法。孔子欣赏“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信条,主张“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孟子说:“贤王必恭俭”,(《孟子滕文公》)老子  相似文献   

12.
革命批判精神和革命牺牲精神是谭嗣同革命伦理思想的两个方面。谭嗣同对传统纲常名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批判精神;而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则感染和鼓舞了许许多多的革命志士,成为近代中国新型道德人格的一个典范。(一)“扫荡桎梏,冲决网罗”是谭嗣同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的一个影响深远的口号。站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立场上,他说:“今中外皆侈谈变法,而五伦不变,则举凡至理要道,悉无从起点,又况于三纲哉。”①。因此,他大声疾呼:“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②。把冲决网罗…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先立后破的工作法。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时指出,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总书记关于“先立后破”的重要论述,蕴含丰富的哲学智慧,对  相似文献   

14.
李永鑫 《前进》2014,(9):39-3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作风建设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立什么、破什么需要好好把握。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的要求,体现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总思路。不立不破。"立"是"破"的目的和归宿,"立"为"破"指明方向,确立标准,提供依据。所谓"立"就是指建立、创立、树立新的富有生机活力、顺应历史发展潮  相似文献   

15.
佛教在中国近代的发展中,逐渐发生了转变,谭嗣同等将消极、避世、涅磐的佛教哲学阐释成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蔑视黑暗现实、奋不顾身、不计功利、“勇猛精进”和“大无畏”的富有战斗性的思想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团结了趋新之士大夫,摇撼了统治意识形态,鼓荡了仁人献身、志士奋笔的时代氛围,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谭嗣同对佛教思想的阐释也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16.
"企业破产制度是重要的市场主体法治化退出机制,对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积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史小红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最高人民法院为完善破产制度、保障破产制度运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破产制度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也取得可喜成就,依法释放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17.
李玥 《传承》2009,(14):88-89
甲午战争对近代知识分子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就是受到这种思想震动者之一。谭嗣同留给后世印象最深的是其激烈的言论和舍生取义的牺牲壮举。但事实上谭嗣同并非一直是激进派的代表,他的政治思想在甲午战争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就是从前期的保守倾向转变为后期激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甲午战争对近代知识分子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就是受到这种思想震动者之一.谭嗣同留给后世印象最深的是其激烈的言论和舍生取义的牺牲壮举.但事实上谭嗣同并非一直是激进派的代表,他的政治思想在甲午战争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就是从前期的保守倾向转变为后期激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和任务,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是过去时的,而是现在时、特别是未来时的.要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发扬优良学风,在具体性上下功夫,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理论基础 ,坚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