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新村运动".这场运动,使韩国的农村经济有了明显的改善,城乡之间的差距得以明显缩小,成为推动农村发展和繁荣的国际典范.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很多问题与韩国当年面对的问题非常相似,韩国新村运动的很多经验和方法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霖 《新东方》2006,(9):54-5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战略的全局,做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一重大决策,无疑对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不但要总结推广国内的有益经验,还要借鉴国外的好的做法,从而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上一世纪70年代初,在韩国发起推广的新村运动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实施背景。上世纪六十年代,韩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1961年,朴正熙…  相似文献   

3.
《湖北宣传》2006,(2):22-23
30多年前,韩国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问题。韩国政府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简称“新村运动”),较好的解决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均衡协调发展问题。为实施我国“十一五”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我们特刊发此文,以资借鉴研究。  相似文献   

4.
韩国新农村运动(以下简称新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开展的一项社会性运动。韩国新村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和乡村环境、密切了城乡和工农关系、建设了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韩国新村运动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为像广西这样的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研究与实践》2008,(2):46-48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相继走上工业化道路。同时.他们在加快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推选国家整体协调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如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巴伐利亚试验”、美国大力发展“精确农业”、法国长期实行对农业和农民的“多予少取”政策、以色列的“高效农业”等,特别是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几乎都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成功破解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吹响了“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如何有效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民心工程,倍受世人关注,更催国人思索。为此,本栏目将陆续刊登韩国、日本、德国、美国、以色列等国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以资借鉴。并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6.
韩国“新村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梅 《理论月刊》2006,(8):152-154
在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村人口的大量无序迁移城市,加之当时世界经济陷入不景气,韩国面临通货膨胀、国际收支不平衡、经济不景气等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韩国政府选择了“新村运动”政策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韩国“新村运动”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民导刊》2006,(8):26-27
编者的话:在重庆市人大农委“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研究”座谈会上,多位代表在发言中提到了韩国的“新村运动”,对其成功的经验和教训颇多感慨。特编发此文,期望对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有点启迪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何泽洪 《新重庆》2006,(11):22-23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市里组织的赴韩国新村建设专题研讨班学习,通过实地学习考察.使我对韩国农业的变化及其新村运动有所认识了解.尤其是该国农业的发展和新村运动的阶段性发展。韩国政府在此过程中因势利导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在这方面我们的感受颇深.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路。现结合实际。就重庆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谈点个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龚曼霞  王殿华 《传承》2009,(2):164-165
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始的新村运动较为成熟的理念与方法对广西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韩国新村运动中人力资源开发措施,从其成功的经验中得出三点启示;指出广西农业开发与韩国的比较优势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挖掘和激发广西农业发展内动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始的新村运动较为成熟的理念与方法对广西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韩国新村运动中人力资源开发措施,从其成功的经验中得出三点启示;指出广西农业开发与韩国的比较优势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挖掘和激发广西农业发展内动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08,(8):7-10
序 20世纪80年代.苏南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从自己的区位特点出发,创新思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的“苏南模式”;新世纪以来,江苏各地全面统筹城乡发展,以工哺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江苏之路,成绩卓著。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紧随时代发展的脉络,从2005年开始,  相似文献   

12.
<正>韩国前政府总理、新村运动中央会会长李寿成去年年底时曾对中国记者坦言,“中国不必到韩国来学习‘新村运动’。”这句话不禁让中国众多记者愕然。而最近光州全南发展研究院先任研究委员赵相弼博士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关于韩国“新村运动”的学术报告中同样也是直言不讳:“中国学习韩国‘新村运动’,更应该关注的是韩国的经验与教训”。这让观察记者萌生了采访赵相弼博士的念头。观察记者:您是从何时开始研究“新村运动”的?又为什么对此问题感兴趣并决心研究此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方工业文明已经显现出发展的困境,韩国新村运动没能避免西方工业文明的侵蚀.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应当吸取韩国新村运动的教训,避免走西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老路,并且超越西方工业文明,最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中国有着超越西方工业文明的文化底蕴、物质基础、历史经验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总结经验,深化认识,不断创新“三农”工作的思路和机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和关键都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针对浙江人多地少这个最基本省情,对如何抓好“三农”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不少思路,积累了不少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三农”工作新路子,有助于我们理清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解放了我省的农村生产力,当时的省委、省政府根据农村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相继走上工业化道路。同时,他们在加快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推进国家整体协调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如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巴伐利亚试验”、美国大力发展“精确农业”、法国长期实行对农业和农民的的“多予少取”政策、以色列的“高效农业”等,特别是从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几乎都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成果破解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吹响了“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如何有效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民心工程,倍受世人关注,更催国人思索。为此,本栏目将陆续刊登韩国、日本、德国、美国、以色列等国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以资借鉴。并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16.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工业反哺农业是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7.
从1999年力倡“新农村运动”,到去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中央政府摆在“十一五”纲要各战略任务的首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广大农民群众更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了希望。但是,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支撑,那么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达农村相比是否要  相似文献   

18.
孙文会  姜戈  王超 《新东方》2008,(3):12-13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健议》)。健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尽管新农村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但这次重提建设新农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当前农村全面发展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能否抓住机遇,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创新,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是关系我国—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能否顺利建成新农村、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描绘了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摆在“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并具体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06,(2):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最近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十五”时期我省的“三农”工作,全面筹划“十一五”时期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研究部署了新一年我省的“三农”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努力使我省新农村建设走在前列。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我省的经济实力、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快速推进“,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