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高薪养廉”何时出笼,不记得了,只记得人们提起此说时的态度。官场上的人说,每月就那些死工资,当干部的太清贫了,所以才会贪。老百姓却说,不贫的,和老百姓拿一样多的钱,过一样的紧日子,甚至苦日子;贪的,就是给他金山银山,他还是照样贪。就像老鼠,吃得再饱,还是  相似文献   

2.
20%与80%     
文人有文人的样子,有些事确实不可为,做了就没有样子,挨骂难免,当紧的是自己就看不起自己了。钱不可贪:不仅文人不可贪钱,官不能贪,民也不可贪。官贪财丢了乌纱帽,本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千难万险换来极目天  相似文献   

3.
郭庆晨 《党课》2010,(11):125-126
近年来,差不多每天都能从媒体上读到有关贪官的报道。贪官的贪腐“事迹”读得多了,就会发现贪官们有三大共同的爱好:藏钱、高档消费、搞女人。 先说藏钱。贪官没有不收礼的。这个“礼”,实际上就是各式各样的钱。贪的都是些不义之财,这种钱是不能公开的,更不能放在明面上招摇。  相似文献   

4.
“贪”:上面是一个“今”字,下面是一个“贝”字。这就说明,凡是贪污受贿得来的钱,都不可能长期据为己有。这些钱今天或许是你的,可一旦东窗事发,明天就会被查处、没收。  相似文献   

5.
十汉字对白     
某日,名为贪、贿、赂、败、赃、吃、忌、欲、忘、悲等十个汉字,相约聚会,进行了一番对话与表白:贪字第一个登台发言:我头上是个今字,下面是个贝字。因为古代曾以贝壳作为货币,所以至今许多与钱有关的汉字,其偏旁或部首都带有贝字。我的组字结构说明,凡是贪污受贿得来的钱,都不可能长期据为己有。这些钱今天或许是你的,可一旦东窗事发,明天就会被查处、没收。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肇庆市委原副书记、市委政法委原书记黄平方深请“官商绑交”之道,用手里的权换商人手里的钱,而且嗜赌如命,被称为“四贪干部”——“贪官”、“贪权”、“贪钱”、“贪赌”。  相似文献   

7.
明知……     
明知贪的钱越多,事发后判刑会越重,但贪官还是追求更多的钱。明知医院承诺不收病人红包,但病人不送红包还是不放心。  相似文献   

8.
明知贪的钱越多事,发后判的刑会越重但,贪官们还是追求贪更多的钱。明知医院『承诺』不收病人『红包』但,病人不送『红包』还是不放心。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五千年,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创造了大量民谣、谚语和俚语。它们大多来自民间,生动形象、通俗俏皮,不仅浅显易懂,而且意味深长,令人在心悦诚服中时有顿悟。比如说一个人"贪",压根儿不用"贪"这个字,只要将其描画为"见钱不要命,钻头不顾腚""吃着碗里,瞧着锅里""人心不足蛇吞象,得了金马驹还想它娘"的形象即可跃然在眼前。在究其"贪因欲生"的"贪  相似文献   

10.
学者为人,天下无实学:仕者为己,天下无善政。(明·钱琦《钱公良测语·规世》)释义:做学问的只是为了给别人看,天下就没有真正的学问;当官的只为自己谋私,天下就不会有善政。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淆·顾炎武《大臣》)释义:作臣子的之所以能欺骗君主,贻误国事,必定起自于贪于贿赂。徇族朋党好恶之私,己虽正而必陷于邪。  相似文献   

11.
沁彬 《先锋队》2011,(4):62-62
“贪”在词典里足个贬义词,指“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它与生活中贪婪、贪心、贪财、贪色、贪得无厌、贪赃枉法等不好的事情都密不可分。从健康角度看,“贪”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多位权威专家指出,“贪”就意味着过度,贪吃、贪睡、贪杯、贪玩,甚至贪看、贪动等生活习惯,都对健康有着意想不到的危害。常青道“知足常乐”,要想留住健康,就要远离“贫”字。  相似文献   

12.
周之江 《当代贵州》2004,(22):57-58
"钱不可贪,文不可抄,师不可骂,友不可卖,官不可讨,上不可媚,下不可慢,风不可追,天不可欺."短短36个字,成为她一生恪守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3.
警惕“阴阳人”刘博文近闻,某单位一常受表彰奖励的"清廉"拒贿者竟因索贿受贿罪被依法逮捕,不禁令人愕然。这种假廉实贪的"阴阳人"在现实生活中确不乏其人。君不见,一受贿数万元的头面人物曾拍着胸膛对一送礼数百元者标榜曰:"我这个共产党员难道就值这么几个钱!...  相似文献   

14.
戒贪药     
戒贪药唐代名臣张说,字道济,洛阳人氏,曾官拜兵部尚书,集贤院学士、左丞相。他积40余年做官之经验,凭17年修史之根底,以近70年人生之阅历,创作了《钱本草》,在这189个字的《钱本草》一文中,以钱喻药,谈药说病,分析精辟,蕴含哲理,形象地评说了对钱与...  相似文献   

15.
唐代奇文《钱本草》唐朝名臣张说,曾写一奇文,名曰《钱本草》,语句精炼,内容新奇。原文曰:“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  相似文献   

16.
贪泉与廉泉     
据《晋书·吴隐之传》载:距离广州20里的石门有一眼泉叫贪泉。相传喝了贪泉的水便会产生贪得无厌的欲望,使人贪赃枉法。饮贪泉的官员也多以贪名昭著,贪泉便随之“声名显赫”,在百姓中广为流传。贪官们不从自  相似文献   

17.
<正>当官、发财本是两条路,但偏偏有人将二者结合到一起,而且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拆迁,一项政策性极强、敏感性极大的工作,在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下,就这样沦为众贪的狂欢聚会。上级"赚大钱"、中级"赚中钱"、下级"赚小钱",将拆迁工作当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人人得而食之"。  相似文献   

18.
贪也有道乎?     
有些贪官对如何才能“贪而无虞”虑之甚细,其中“规矩”颇多,甚可玩味。看贪官自道:例一,王德水的“原则”。河南荥阳市原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德水,涉嫌受贿23.7万元人民币、1万港币、1000美元。在接受检查官询问时,他说:“我和其他人(应是其他贪官)比起来,还不算太贪,因为我有我的收钱原则,收钱就要给人办成事,办不成事,我就把钱退掉。”“为什么?”检察官问。“我不会让人花冤枉钱的。”析:王德水自制的“贪则”是“收钱就要给人办成事”,很符合交易原则。“办成事”云云,兑现向买官者之诺也。你给钱,我…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伊始,轰动全国的“京城第一贪”、北京市门头沟区副区长闰永喜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一案,因为上诉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闰永喜贪污受贿的钱几乎全给了情妇和弟弟。  相似文献   

20.
前 不久 出 版的 《地 狱门 前 :与 李 真 刑 前 对话 实 录》,无疑 是 一 本对 广 大 干 部进 行 反 腐 教 育 的 好 书 。 该 书 作 者 乔 云 华先 生 在 接 受 《 望 东 方 周 刊 》采 访 时 谈 了自己 的许 多 感受 ,发 人深 省。只 是其 中 说道 :“其 实 ,许 多 贪 官 并 不 是 没 有 良 知 ,而是 没 有 被 发 现 ,很 多 贪 官 进 了 监 狱 ,舆 论就 一 边 倒 地 攻 击 和 指 责 , 我 们 应 该 善 于发 现 贪 官 的 良 知 , 如 果 他 周 围 的 人 在 他良 知 苏 醒 时 及 时 劝 说 , 他 也 就 不 会 毁灭 。 ”对 这 一 “劝 说 ”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