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高岗是陕北红军和根据地创建者之一,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了不小的功绩,被视为陕北革命代表人物。刘少奇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产生的中国共产党重要领袖人物。但是,二人之间却在建国不久产生了很深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二人同访莫斯科期间曾经表现出来。这要从高岗对刘少奇天津讲话的看法说起。  相似文献   

2.
试论刘少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奇同志是我党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理论家,他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宝库的丰富内容,是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强大思想武器.刘少奇早在1949年7月的一次报告中已经使用过"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概念,开创了党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先河.今天,我们重温刘少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对于指导我们党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日益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保持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健康发展,仍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论刘少奇经济思想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艰巨的斗争中 ,刘少奇从中国国情出发 ,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对中国社会的经济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经济思想 ,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极其宝贵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加强对刘少奇经济思想方法论的研究 ,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刘少奇经济思想的深刻内容及其形成过程 ,明确邓小平经济理论对刘少奇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经济工作中的矛盾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涤生 《党史纵横》2004,(12):35-36
60年代初期,毛泽东就在一些重大政治问题上同刘少奇发生了分歧。那时,他就决定,不再让刘少奇当接班人了。1965年,毛泽东认为,刘少奇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中共中央内的总代表。1966年,他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认定,刘少奇在中共中央里面搞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司令部。他发动“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搞掉这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但是,毛泽东在那个时候,还是把与刘少奇的斗争,看作是党内斗争,尽管毛泽东认为这种斗争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在党内的表现,但只要是党内的斗争,就要按照党内矛盾处理,他不想把刘少奇置于…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为何被打倒? “文革”开始前夕,刘少奇在探索中国如何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问题的过程中,同毛泽东发生了尖锐的意见分歧。 刘少奇认为,当时农村的主要矛盾不是阶级矛盾,而是“四清与四不清”的矛盾。毛泽东认为。这是非马克思主叉的。 刘少奇不同意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提法,毛泽东认为这是在槁“独立王国”。 刘少奇主持中央会议通过的“5.16”通知,锋芒直指他自己。 “炮打司令部”虽然未点名,但时人都明白所指是谁。 多少事,人力难挽。事态发展,并非毛泽东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自己比较完整的党的建设的理论体系。文章主要分析了刘少奇党建理论的主要内容:党性修养理论;民主集中制;正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解决党内矛盾;群众路线;重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科学概括、系统论述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1951年提出"人民内部的矛盾" 概念的前前后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少奇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探讨,起步于建国初期关于国营工厂内部"公私兼顾"、"公私矛盾"的争论,但探讨不久就被迫中止.其原因是建国初期发生的批判李立三在工会工作上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和"高饶事件"等党内斗争.刘少奇探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这段曲折历史,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表明了思想理论准备和党内民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鉴于四清前段运动中出现了打击面过宽、斗争过火等严重的“左”的错误,1964年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利用各地负责人在京参加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时机,召集各中央局的领导干部开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以总结前一段“四清”运动的经验教训, 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在会议进行过程中,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主要矛盾、运动的性质以及做法等问题上发生分歧,毛泽东对刘少奇进行了批评,会议也由此延长至一个月之久。这样,毛泽东与刘少奇由运动之始的配合默契转而走向分歧。  相似文献   

9.
高岗是陕北红军和根据地创建者之一,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了不小的功绩,被视为陕北革命代表人物。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重要领袖人物。但是,二人之间却有很深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干群之间出现矛盾时,干部往往责怪群众不听话。其实,这种责怪本末倒置,站不住脚。 近日在媒体上看到一篇回忆刘少奇同志的文章,其中说刘少奇60年代初回家乡调查时,特聘的“农民秘书”王升平因擅自让乡亲们在粮田中挖鱼池、在山坡上砌凉亭受到抵制,就对乡亲扣饭、罚工,结果激起众怒,因此被撤掉了党支部书记职务。事后,刘少奇专门找他谈心,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处理各种复杂的相互交织的新的社会矛盾的课题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一九五一年六月,刘少奇在谈到国营工厂的内部矛盾时指出:“一切事物的构成都是矛盾的构成,国营工厂的内部结构当然也是矛盾的结构。什么是构成国营工厂的内部基本矛盾呢?这就是国营工厂管理机关与工人群众之间的矛盾,就是国营工厂内部的公私矛盾。这种矛盾与资本家工厂中的阶级对抗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在根本上非敌对的,可以和解和应该调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选集》下卷出版了。这是又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光辉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协助毛泽东同志主持中央的全面工作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执政党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特别是他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写了许多光辉论著。这些论著,对于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昊 《党史纵横》2010,(7):8-11
高岗曾是陕北红军和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了不小的功绩;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一度是毛泽东的接班人。虽然两人都是新中国建国的功臣,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却在建国不久产生了很深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二人同访莫斯科期间明显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任晓伟 《党的文献》2007,5(5):28-32
1949年7月4日刘少奇在秘密访问苏联期间撰写的《代表中共中央给联共(布)中央斯大林的报告》中,放弃了他此前坚持的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看作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标志着建国前夕刘少奇在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重大变化,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特殊关系的进一步探索,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华北事变以后,中日矛盾不断上升。邹韬奋到达香港继续从事革命文化工作,策划创办《生活日报》。当时在天津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的刘少奇化名"莫文华",先后给邹韬奋写了两封信,就《生活日报》的办刊宗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关门主义的危害发表了意见。邹韬奋收到来信后,全文发表了这两封信,在"编者附言"中表示完全同意刘少奇的观点,并提出了使用"民族联合阵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在中央苏区期间,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临时中央政府劳动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等职。在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刘少奇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关于这一专题研究的意义、刘少奇在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的工人运动、刘少奇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期间的革命实践、刘少奇与长征、从新角度开展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研究等几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成果十分丰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共中央纪念刘少奇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了刘少奇伟大、光荣的一生,高度评价了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赞扬"刘少奇是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的光辉榜样"。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科学指南。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本刊与刘少奇纪念馆联合推出刘少奇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光辉事迹,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对照。  相似文献   

18.
沈鹤 《党的文献》2017,(2):119-121
刘少奇在中央苏区期间,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临时中央政府劳动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等职。在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刘少奇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关于这一专题研究的意义、刘少奇在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的工人运动、刘少奇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期间的革命实践、刘少奇与长征、从新角度开展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研究等几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成果十分丰硕。  相似文献   

19.
包雯淑 《党史文苑》2011,(20):37-38
刘少奇的法制建设思想是其整个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对于刘少奇法制思想形成脉络的探析,以及对于他法制思想特点的论析还比较少见。本文就刘少奇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探索轨迹做了简要的梳理,并分析归纳出了刘少奇法制建设思想的特点,探讨了刘少奇法制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刘少奇的母亲鲁氏和父亲刘寿生一共育有6个子女,刘少奇是家中最小的一个,母亲鲁氏十分疼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1919年春,刘少奇到长沙私立育才中学毕业班插班学习。就在刘少奇潜心于个人学业,专注于国家命运之时,母亲鲁氏爱子心切,自作主张给刘少奇订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