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少平  王明高 《唯实》2009,(10):25-28
腐败行为的主体是人,腐败的主体是社会制度,腐败的最终后果是对法律制度维系的现存社会秩序的颠覆。人性假设是制度设计的前提。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决定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制度体系的有效性决定人的行为的规范性。因此,“人-制度-社会”的分析模式是探寻腐败源头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2.
腐败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如何反对腐败?江泽民同志对此有许多论述,其中从制度创新上治理腐败的思想十分精辟,值得深刻领会.制度设立的民主性是防止腐败的基础,规范化、系统化的法律制度是防止腐败的根本措施和重要条件,而制度创新则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要从法律上加大惩处力度。首先要从完善立法入手,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根据需要加以修改完善,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的权责范围,使腐败行为能够及时被发现,而且在立法中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在最刑上从重从严。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腐败是掌握一定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不合目的地行使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腐败行为的控制手段很多,但在众多的手段中法律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对腐败行为的法律惩治及防范可由以下两方面进行:(一)通过法律程序对腐败行为进行事前、事中的控制,其中包括以法律程序规范党的执政行为、以法律程序规范政府的执政行为、以法律程序制约司法权力;(二)通过严刑峻法对腐败行为进行事后的控制,其中包括完善相关立法以及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5.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突出了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而在反腐倡廉中,行政道德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固然,法律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前提与基础,但是,对于腐败行为而言,法律制度毕竟是一种外部力量,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只要是存在着腐败动机的地方、就必然会有机可乘,都不可能完全阻止腐败动机向腐败行为的转化。唯有在反腐的战场上筑起道德的防线,才能使倡廉不沦为空想。  相似文献   

6.
借鉴     
《先锋队》2010,(7):50-51
日本:快速轮岗防止钱权勾结 日本在与腐败斗争的过程中,健全相关法律是第一要务。《国家公务员法》是对官僚系统进行规定的基本法律,它与其他相关法律一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公务员管理体系和制度,对公务员从录用到退休的所有细节进行约束,并规定了相关罚则,构成了预防腐败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7.
人文荟萃     
●治理腐败中的三个误导在反对与抑制一些国家公务员腐败行为的措施上,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在综合治理标本兼顾的总体策略下,以制度防范为中心,以法律防范为保证,以教育防范为基础,但是从一些宣传和舆论内容看,有的观点存在绝对、片面和主观的倾向,容易造成误导。道德...  相似文献   

8.
防止腐败,世界各国采取了许多对策和高招,然而腐败问题依然困扰着人们,同样,腐败问题在我国也非常严重,党中央明确提出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因而解决腐败问题不仅要打击腐败行为,查处腐败案件,而且要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法律机制,并从制度创新入手,针对产生腐败的原因,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采取预防性法律对策,铲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土壤,只有既治标又治本,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一、腐败的成因及表现产生腐败的原…  相似文献   

9.
吕元礼  李超 《学习论坛》2006,22(6):67-69
反对腐败必须以法制权,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首先,制度反腐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治文化的客观要求,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具有必然性。其次,制度反腐具有普适性、稳定性、科学性,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具有必要性。再次,公民社会的兴起是制度反腐的社会基础,多层监督网络的形成是制度反腐的技术基础,日趋完备的法律制度是制度反腐的法律基础。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法律制度主要由对腐败犯罪人的引渡、对涉及腐败犯罪证据开展刑事司法协助等内容构成。新加坡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主要是依据国内立法而不是基于国际条约与其他国家开展刑事司法合作。新加坡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法律制度完善而且先进,在反腐实践中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1.
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国外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官员财产申报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财产申报制度是一项强化官员廉洁自律、有效规范官员行为、预防官员腐败的基本制度。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官员财产申报已经立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将国外立法的主要经验综述如下:一、关于财产申报立法状况1766年,瑞典制定了历史上第一部财产公示规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财产申报法。1883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建  相似文献   

12.
郭剑鸣 《学习论坛》2009,25(3):51-54
预算国家是从财政上约束国家公权力行为的系统化制度,其核心是建立公权力行为与公共预算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预算国家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亚当·斯密的平衡财政思想、凯恩斯的负债财政思想和布坎南的立宪财政思想三大阶段.它为民众从财政上解读国家、审查公权力行为、防治公权力腐败提供了制度基础.建设预算国家是现代国家制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易发多发,腐败行为更加复杂化、隐蔽化,而我们的监督机制和惩防腐败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惩防腐败任务十分艰巨.本文根据当前惩防腐败这一总体态势,以分析腐败的根源和现阶段腐败的新特点为切入点,寻求、探索根治腐败的有效措施,阐述惩防腐败不仅是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更与国家法制建设有关,要从根本上遏制或铲除腐败,就必须把惩防腐败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4.
邓国良 《理论导报》2011,(11):26-27
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路径是指通过何种途径或方案防范腐败行为,它既要关注腐败行为的现状分析,也要探究腐败行为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规律。同时,从教育、制度、惩治机制、预防措施等层面对腐败行为进行严密监控,提高腐败行为的发现率、惩治率,增大腐败行为的责任成本,使其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进而寻求破解腐败行为的对策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伦理角度看,资源的稀缺性使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增值,客观上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滋生土壤;公平竞争规则与观念的异化是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的主观原因;作为他律的法律制度存在“空洞”也为腐败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的反腐败战略应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借鉴古今中外治理腐败的有益经验,从推动社会进步和协调发展的高度,从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规范政府行为、司法行为和经济活动,创新体制、机制、法律和制度的层面,以实事求是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研究防止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腐败行为很多,但细细分析,都与法律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政治学意义上的腐败是公职人员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具体包括私用和滥用两种。而权力是通过立法规定授予的,授权的范围决定了权力活动的空间和领域,超出这个范围的权力就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应受到严格的限制或制裁。因此,不管是权力私用型腐败还是权力滥用型腐败,都是超出了法定的范围,是对法律的践踏。腐败分子之所以得逞,也往往是利用法制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混水摸鱼。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腐败行为与法律的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我们在研究腐败现象时不能没有法学的视野;治理腐败时更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个政治概念。腐败是公职人员及其组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违反社会规范、纪律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行为。它是私有制的产物,危及统治阶级的利益,是任何统治阶级都必须反对的。不同地区、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以及每个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腐败的表现形式,腐败的程度各有所  相似文献   

19.
构建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首先抓好自身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该制度体系建设应当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层次分明,同时,要充分发挥制度体系建设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核心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期权腐败”愈演愈烈,已成为当下的一个反腐难题.“期权腐败”是一种类似于期货投资的套期式腐败行为,以“期权契约”为本质特征,以追求非生产性利益的“权力寻租”为核心目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笔者认为,新时期有效应对“期权腐败”,不仅需要“刮骨疗毒”般反贪反腐的决心和勇气;而且需要制定、完善具有“热炉效应”般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构建人文的道德机制来约束“权力寻租”,从而弥补法律与制度对“期权腐败”制衡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