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晓亮  韩伟 《世纪桥》2012,(17):136-137
就业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而且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系统论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和现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对策,对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业都是最重要的工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我省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援企稳岗、就业扶贫、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基本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全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加速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疫情影响之下,国内消费、投资  相似文献   

3.
正就业关乎国计民生,位居"六稳""六保"之首。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稳就业工作、抓好就业扶贫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劳务就业扶贫工作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大,劳务就业对保障贫困家庭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均衡就业是"十三五"期间政府需要花大力气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均衡就业,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统筹推进,持续努力。需实施就业创业均衡发展策略,推进"一公里基层就业综合服务圈"建设,创立互联网+就业均衡发展信息模式,建立公众参与的就业均衡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就业均衡发展信息化平台建设,创新就业模式和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09,(7):25-26
·上情下达·国务院提出五项措施加强就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措施。会议认为,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增长,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会议提出五项措施加强就业:(一)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强化督促检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面临着十分繁重的就业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近年来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全面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形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十六大提出的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再就业工作作出重大部署。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制定…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局势,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来,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8〕13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就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就业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8.
台湾居民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重视未沪常住台湾居民的就业问题是上海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重要内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了解台湾居民在上海的就业状况,分析台湾居民在上海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政策、信息渠道、文化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上海要解决台湾居民的就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鼓励台湾居民就业;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方便台湾居民就业;进一步加强文化融合,促进台湾居民融入上海.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5,(6)
<正>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将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二是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工作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一步增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团组织要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学生、家庭、高校、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高校共青团组织从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角度出发,主动投入这项工作,是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增强团组织凝聚力的有效形式,是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履行的重要职责,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稳定大局的大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贫困地区应如何进一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近日,笔者对位于江西省西南边陲的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上犹县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行了一番调查,得到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一系列的表述说明,扩大就业,尤其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实现国家未来可持续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成为今后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如何通过进一步开展创业教育,使他们能成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实践者,增强我国的创新能力、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一道不得不正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02,(19)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分析了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充分阐明了就业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次会议,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扩…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青年就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青年就业的重要讲话,形成了关于青年就业问题的重要论述。梳理、归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青年就业的重要论述,对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旨在明晰其主要内容、时代诠释以及其价值蕴意,为新时代青年就业创业提供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8,(2)
正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的内容占了很大的篇幅。"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促进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一句句真切的表述,饱含着暖暖的民生温度,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丁飞委员说,就业是民生之本。首先,我们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持续稳定。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努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支持和鼓励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完善职  相似文献   

17.
高校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以学生为本"是教育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与追求,这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方法论,还是一种教育理念。本文从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具体论述了实践以学生为本的全过程就业工作理念,并提出以学生为本的全过程就业工作理念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靖翔 《党史文苑》2010,(2):19-20,23
党报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抗战时期,在"全党办报"思想的指导下,党报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别是在整风运动后,党进一步健全了党报管理机制,党报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9.
正"六保"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就业位居"六保"之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就业是最大民生,关系到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20.
《江淮》2008,(2)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五大新目标之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总结我国就业工作实践,深入认识扩大就业规律,科学分析未来就业形势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