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仲举代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忧心忡忡地说:“先生病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呢!先生一旦不测,我该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问:“您打算托付给谁?”桓公答道:“只能是鲍叔牙。”管仲说:“这恐怕不行。鲍叔牙为人清雅,品格高尚,的确是一位贤良方正之士。但他有个不足,对于不如他和他所看不起的人,不怎么亲近;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长时间会记在心上,不大能容人之短。让他这样的人身居相位,处理起问题来,免不了上下都会得罪人。这样一来,他就干不长久了。”桓公问:“那么谁合适呢?”管仲说:“如果非要让我推荐的话,我看隰朋可…  相似文献   

2.
《韩非子》中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于是,“一国尽服紫”,引起了齐国紫服价格的暴涨,五件素服的价格也抵不上一件紫服。齐桓公感到很忧虑,就问管仲:“我好穿紫服,一国百姓也争相穿紫服。现在紫服这样贵,该怎么办呢?”管仲说:“《诗经》有言:‘不躬不亲,庶民不信’。大王想纠正这个风气,何不从您自己开始试着不穿紫服呢?同时可以对周围的人说:我非常讨厌紫色衣服!”齐桓公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先自己不穿紫服。当时凡看见左右或来进见的官员中有穿紫服者,桓公就说:“离远点,我讨厌紫服!”结果在当天,郎中里再没有穿紫服的了;第二天,都城中再没有穿紫服的了;第三天,一国  相似文献   

3.
廉生威     
大凡为官者都希望自己有一定的威望,那么威望从何而来呢?简言之,就是要公正廉洁,率先垂范。 刘向在《说苑·反质》一书中记载了齐桓公同管仲的一段对话。齐桓公说:“我们的国家很小,可供使用的财物也很少,而群臣们穿的衣服、乘的车马却奢侈过分,我想禁止这些,可以吗?”管仲回答说:“我听说,国君尝一下味道,臣子们便大吃大喝;国  相似文献   

4.
佚名 《党政论坛》2010,(8):57-57
话说当日刘备屯兵新野,听闻徐庶的推荐,有贤士“卧龙”诸葛亮隐居于不远的隆中,自比管仲乐毅,胸怀锦绣、腹有良谋,刘备便带关张亲自拜访。  相似文献   

5.
讳疾忌医     
王慧  暨佩娟 《党政论坛》2013,(12):32-32
扁鹊拜见蔡桓公,发现他肤色反常,就说:“你有外伤,需要赶快用药。”桓公摆摆手说:“伤不起啊伤不起,现在药价太高。”过了几天,扁鹊又去拜见桓公,发现他的病情已经加重,就对他说:“不能再耽搁了,你需要立刻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6.
距今二千六百余年前,齐桓公伐孤竹。春去冬归,景物剧变,迷失了路途。相国管仲谓齐桓公曰:“老马之智可用也”。齐桓公采纳了这一建议,“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后来,人们便用“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比喻有丰富阅历和经验的人,能在工作中起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齐国宰相管仲的理财方法多得惊人,《管子》一书的后一百页基本上都在说理财。所以大家可以知道,管仲当初做生意不挣钱实在是运气不佳。  相似文献   

8.
赵学儒 《各界》2008,(8):47-49
阴丽华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她出生于南阳新野,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在南阳,阴家先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七代管修,以医术传名于世,后来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为姓.秦汉之际,阴氏子孙在南阳新野生活.……  相似文献   

9.
用力不竭力     
吕清明 《党政论坛》2012,(16):14-14
一天,齐桓公向手下的大艇管仲炫耀:“你看我这马车怎么样?” 管仲说:“马车不错。” 齐桓公说:“不仅马车不错,我这驾车的车夫也是齐国最好的。” 管仲问那个车夫:“既然主公说你是最好的车夫.你的驾车经验是什么?”车夫说:“我驾车的经验是让每一匹马竭尽全力来拉车,谁都不偷懒。把全部的力量用在拉车这件事上。”  相似文献   

10.
贾志刚 《各界》2010,(1):38-43
管仲名夷吾,字敬仲,齐国人,出生于今日安徽颖上县。管仲的祖先是周王室的同宗,他的父亲管庄是齐国大夫,但家道到管伸出生后开始没落。管仲和鲍叔牙志向相同,兴趣相近,家庭背景相似,因此,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有一次见一名士卒腿上生了毒疮,便亲自用嘴给他吸出脓血.知道此事的人无不称颂.  相似文献   

12.
赵畅 《党政论坛》2009,(1):63-63
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有一次见一名士卒腿上生了毒疮,便亲自用嘴给他吸出脓血。知道此事的人无不称颂。  相似文献   

13.
骆玉明 《各界》2010,(12):3-3
贾宝玉的宏论,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内,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话很有名,人们据此判断这公子哥儿思想进步,尊重女性,具有男女平等意识。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一壶水     
安华 《党政论坛》2008,(22):11-11
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带弟子们瞻仰鲁桓公宗庙,在案桌上发现一把形状古怪的酒壶。孔子便问守庙人:“这是什么酒器?”答:“是君子放在座位上用来警惕自己的酒壶。”  相似文献   

15.
某单位组织二百余人到一个专业户经营的山楂园参观。阳光照耀山楂,绿叶红果,煞是喜人。有些参观者一见此景便口中生津,不禁  相似文献   

16.
管仲为了把齐国的经济搞上去,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办妓院以增加赋税。于是,开了家史上最早的官办妓院,有70位从全国各地搜寻而来的小姐。妓院的头牌是一位叫田倩的女子。她也是有记载的中国第一位名妓。  相似文献   

17.
由“桓公好服紫”谈起湖北孙平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齐桓公很爱穿紫色的衣服,结果导致“一国皆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五件白衣服换不来一件紫衣服),举国上下一时大兴穿紫衣服之风,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由此想到,如今一些形式主义、追求享乐之...  相似文献   

18.
逐领导而居     
近日到一老友家拜访,刚一进门,便见他一家老小裹着大衣、棉被蜷缩在沙发上。这么冷的天气,家中没有暖气?老友一脸无奈地说:“领导们搬到新楼去了,没有人给烧锅炉了,今年恐怕只有挨冻的份了……” 看得出,他的身上和心里都是  相似文献   

19.
吴绍珍 《学理论》2012,(16):94-95
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加速发展,价值取向多元,见义勇为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实生活中社会道德的缺失造成见义不为的伦理困境是客观存在、难以避免的,是社会精神提升中的否定性环节,为了扭转见义不为这一否定性环节的尴尬局面,使见义勇为的优良道德精神发扬光大,寻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见义勇为的有效路径便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笃笃笃”一阵急促的叩门声……刚端超饭碗的沈代耕,闻声便放下了碗筷,上前开门,来者报告:“沈书记,高如山确诊是胃穿孔,需要马上动手术。”只听沈代耕说了声“走!”便向楼下跑去。正躺着打点滴的汽车四队职工高如山,见沈代耕来了,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开了,他吃力地伸出一只手,泪水沿着眼角慢慢地流了下来。沈代耕轻轻地握住高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