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乘祎 《前沿》2012,(17):124-126
灾后心理干预是灾后救援的重要任务.组织灾后救援,进行适度高效地心理干预极为关键.目前,我国心理干预方面的实践经验较少,心理干预的条件、资源也极为有限,存在着心理干预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团队、科研方面不够成熟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我国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救援方面心理干预的组织建设,加强相关理论及实用性研究,通过同质群体交流等方式扩大救助范围,建立长效动态跟踪机制,对灾后心理干预的成效做进一步观察等,结合各种有效措施对各种心理危机问题加以回避、抑制,使受灾群体的负面心理得到整体性控制,促进一些积极心理因素的开发与适用,从而达到对受灾群众的有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灾后的应激心理创伤就像地质现象中的堰塞湖一样。随时都有“决堤”危险。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视和关注心理干预。在这次汶川地震中,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心理救援行动已在灾区展开。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灾难后开展了大量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具有完备的灾后心理干预方法和特殊干预模式。但是纽约州从事精神卫生的专家在“9·11”事件后对灾难心理干预作了研究,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第一个结论是:都没有准备好对大规模暴力事件或者灾难事件作出精神卫生方面的应答。公共精神卫生系统,包括社区都没有做好这种准备,因为“迄今为止,灾后心理干预还不是主流”。  相似文献   

4.
吴红霞  俞欣 《今日浙江》2008,(11):70-71
5月14日,由浙江省10名心理干预专家组成的心理危机应急干预队急赴四川灾区.目前,在灾区的我省心理危机干预专家有40余人,专家们全部具有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实战经验.他们曾参与云南大地震和桑美、云娜强台风等灾后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工作,其中部分专家刚刚参加了胶济铁路撞车事故灾后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灾后心理服务指整个社会系统对受灾群体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卫生和民政等政府部门,以及红十字会和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的服务工作。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是灾后心理服务工作的一部分,即医务工作者应用医学心理学理论和知识,采取适当的技术,对受突发事件影响的人群中存在心理卫生服务需求的个体或群体提供服务的过程和行为。灾后心理卫生服务管理,则是对上述活动中服务需求和资源供给的控制和调配过程。  相似文献   

6.
社会情绪的灾后疏导,是指在灾后对负面情绪进行心理辅导,对精神创伤进行心理救助,对社会恐慌进行舆论引导,使社会情绪回归正轨的过程,可分为三个层次:对受灾者个体进行疏导,以防其出现极端行为;对涉灾群体进行疏导,以防发生群体性事件;对社会进行疏导,遏制恐慌情绪蔓延。与传统救灾方式相比,社会情绪的灾后疏导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7.
王莹莹 《中国减灾》2010,(12):20-21
一场灾难过后,留下的不仅仅是废墟,还有留在人们心中的心理创伤。因而,在灾难过后,如何平复人们的心理创伤,成为专业人员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龙迪博士所领导的安心团队在灾区进行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实践,  相似文献   

8.
国内灾害心理援助的历史及现状 我国首次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行动,是在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之后,但那时还没有灾害心理援助的概念,因此那次灾后干预还很不完善。1998年的张北地震、2002年的大连“5·7”空难以及后来的洛阳火灾和石家庄爆炸案等之后,出现了零星的心理工作者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张建新 《中国减灾》2011,(10):17-18
重大自然灾害往往给人们带来严重的个体、家庭和集体的心理创伤。200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深入做好受灾群众心理安抚和思想疏导工作。汶川地震后,我国首次展开大规模灾后心理援助行动,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展现出中国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工作者们的专业素养、责任意识和大爱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10.
张建新 《中国减灾》2011,(19):17-18
重大自然灾害往往给人们带来严重的个体、家庭和集体的心理创伤。200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深入做好受灾群众心理安抚和思想疏导工作。汶川地震后,我国首次展开大规模灾后心理援助行动,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展现出中国心理学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灾难后开展了大量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具有完备的灾后心理干预方法和特殊干预模式.但是纽约州从事精神卫生的专家在"9·11"事件后对灾难心理干预作了研究,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第一个结论是:都没有准备好对大规模暴力事件或者灾难事件作出精神卫生方面的应答.  相似文献   

12.
<正>一场灾难过后,留下的不仅仅是废墟,还有留在人们心中的心理创伤。因而,在灾难过后,如何平复人们的心理创伤,成为专业人员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龙迪博士所领导的安心团队在灾区进行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实践,  相似文献   

13.
我国真正的灾后心理援助,起始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时参与灾后心理援助的主力队伍,基本上是习惯在诊室里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心理医生”。这些专家,往往是在求助者预约一挂号一缴费以后,在舒适的诊室喝着茶水,以专家的姿态,  相似文献   

14.
李明 《中国减灾》2013,(7X):34-35
<正>最近在一次灾后心理援助高峰论坛上,一位外国学者提出疑问:"因为中国人缺乏信仰,灾后心理康复的过程比较缓慢,如何解决这一困境?"笔者作为特邀专家先后参加了北川、舟曲、玉树、彝良、盈江和芦山重大自然灾害之后的心理援助工作。面对这样一个疑问,感触良多。一方面,有这样疑问的学者恐怕为数不少,可以理解;另一方面,这个疑问的生产实际上是因为西方学者对中国人的宗教情怀缺乏了解,对中国人的灾后心理康复特征缺乏了解。因此,有必要根据现场研究的材料,对中国人的宗教情怀及其和灾后心理康复的关系做一个深入的说明。不妨从灾后心理康复谈起。大灾大难,必定会给人心带来打击。人非草木,面对天崩地裂,自然不能不为之动容。从大灾之前相对平稳的心态,到灾难来临的恐慌混乱,再回到灾后相对平稳的心态,的确需要一个  相似文献   

15.
国内灾害心理援助的历史及现状我国首次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行动,是在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之后,但那时还没有灾害心理援助的概念,因此那次灾后干预还很不完善。1998年的张北地震、2002年的大连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5月以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上海增爱基金会、江苏远东慈善基金会主持,世界宣明会、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支持的我要爱-灾后心理援助行动项目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和盈江地震发生后,先后展开了科学有序、深入持续的灾后心理援  相似文献   

17.
美国灾难心理干预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美国在灾难后开展了大量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具有完备的灾后心理干预方法和特殊干预模式。但是纽约州从事精神卫生的专家在"9·11"事件后对灾难心理干预作了研究,令  相似文献   

18.
灾后心理服务指整个社会系统对受灾群体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卫生和民政等政府部门,以及红十字会和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的服务工作。灾后心理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9.
乌集 《中国减灾》2008,(11):61-61
不久前,来自汶川、北川等地震极重灾区一线,为抗震救灾立下“汗马功劳”的200多名基层干部在成都上了一堂灾后心理辅导课,这是该省首次集中对灾区基层干部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20.
对于受灾群体而言,面对突发事件感到心理压力大时,应当与亲朋好友多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大胆说出恐慌。通常来讲,特大地震灾难发生半年后,自杀率会达到一个小高峰。正如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在新闻发布会上呼吁的那样,"4·20"芦山地震的灾后心理疏导和抚慰,需要依靠整个社会的力量展开。灾后人们的情绪变化通常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震惊期,在刚刚地震过后,人们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