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每1 3 个人拥有一部电纸书,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将有一亿部电纸书"--这是盛大文学首席授权官周洪立的豪言.然而市场毕竟不是简单的加减法,也不是按人头比例的阶乘.  相似文献   

2.
十问电纸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IP : 电纸书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面临哪些困境?从知识产权角度看,电纸书的发展如何面对软硬件的不均衡? YH:电纸书在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一是电子阅读器显示核心技术--屏材料.电子纸显示屏作为电子阅读器的核心部件,占据了大部分成本,成本长期的居高不下.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使国内电子阅读器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3.
一本书的SWOT     
Strengths优势: 需求 电纸书的优势,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首先,这是一个瞬息变化的资讯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的节点,同时扮演着接受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而作为新兴媒体的电纸书,则充分体现了传统媒体与时俱进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哑铃状"问题,从量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网络版权的价值问题.认为网络版权从实践和理论上,都不正当的获得和扩张了商业利益,理应回归其自身价值.对网络版权的贬值,提出了实行商业版权符号标记制度等5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民法与宪法之关系,民法与宪法规则之相互影响,民事权利与宪法权利之冲突与协调,一直是学界关注及论争的大问题.网络环境下,这一问题在版权领域再次"被放在显微镜下".版权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的财产权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其扩张之势更是凸显,甚至出现被人称之为"版权掠夺"、"版权圈地"、"版权暴政"的景象.按照法学理论的常识,—个社会的权利总量趋于守恒,某一方面的权利扩张势必引起另一领域的权利缩减.版权作为民事权利,它的膨胀会给权利人之外的普通公众造成表达上的困扰,而这一困扰直指公民的宪法基本权利.因此,新环境下版权制度的规则、价值、目标需要更加深入的界定和解读,版权利益平衡亦需要从更全面的视阈进行剖析和调适,传统的"客观价值秩序"正面临着新的调适和完善需求."民宪之难"裹挟着网络时代的印记启动着智勇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版权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整传统版权制度以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方面,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激励机制"、"商业利用权"、"接触控制权"、"传播权或利用权"等设想.要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应在坚持版权法定主义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目前的版权体系,具体包括:取消复制权在版权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确立传播权在网络环境中的基础地位,遏制技术措施对公共领域的圈禁.  相似文献   

7.
版权问题是制约我国视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执行的可操作性、强化政府监管、加强版权综合执法、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和技术应用保护等途径,创新版权保护与开发的机制,促进视频分享行业繁荣,维护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版权文化是影响著作权法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法律构造来看,网络版权制度要求"崇尚创新,尊重版权"的法律意识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中得到强化,形成一种开放性的版权文化.目前,网络著作权法虽已基本成型,但局限于传统出版商的封闭性版权文化依然占有主导地位,网络版权制度践行面临守法意识不强的文化困境.开放性版权文化难以培植的根源在于,著作权法因应传播技术发展的滞后品性引发自由经营理念与反版权意识的产生.为此,要充分运用行政措施,合理引导网络产业与用户行为的发展走向,继而提升作者、使用者和网络服务商的版权意识,为之后的立法创新营造良好的法律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孙皓 《科技与法律》2003,(1):55-59,83
版权的地域性特征是历史形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经贸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渐渐突破了版权地域性的限制,承认了版权的域外效力,使得在版权领域的冲突规则得以发展.一些国家将<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的有关规定扩展解释为冲突规则,从而发展了"被要求保护国法"规则;另一些国家否认这一解释,发展了"来源地法"规则,或者在版权领域适用了普通法上的冲突规则,Itar-Tass俄罗斯新闻案即是一例.同时,面对互联网上侵权的挑战,一些学者提出了"单一法"的概念以及一些具体的冲突规则的设想.我国在版权冲突规则方面还缺乏有关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0.
版权默示许可产生于作品委托合同关系之中,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合同关系,受合同规则的规制.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送审稿中对作品委托合同中的默示许可予以承认.但随着数字技术性规则的产生及数字行业规则的影响,版权默示许可合同规则的适用面临着困境.对此,应当在合同规则的基础上,探寻与建构新的版权默示许可的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1.
2010年iiNet案是澳大利亚网络服务提供商承担版权间接侵权责任的最新案例.网络服务提供商承担间接侵权责任的前提是"授权"侵权.认定是否"授权"有三个要件:阻止版权侵权能力的大小;与侵权人之间的关系的性质;是否采取了合理措施来防止或避免版权侵权行为的发生.一审法院判决认为网络服务提供商只提供"合法传播设备",不构成"授权"侵权,无须对用户的侵权行为承担间接责任.而且,网络服务提供商因符合"安全港"条款要求而免责.  相似文献   

12.
历时两年实践调研,欧盟委员会颁布了针对《单一数字市场版权指令》中"版权内容过滤条款"的专门性指南.该指南不仅权威解释了法案条款中独创性术语的内涵,以统一各方对条款的解读,且对网络服务商版权责任配置革新涉及的寻求版权授权义务、版权内容过滤标准、公众合法权益的保护等问题给予回应,为制度的落地适用提供了切实、细致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在版权法上的式微并非源于作为现象的规则本身,而恰是发轫于其构建的基础,即首先是源于塑造该规则的理论和观念的大厦.正是自18世纪中叶以来,作为支配着版权机制两个重要的理论支柱,或者说预示着版权合理性的两个重要的"隐喻",才导致了今天版权的失范,从而带来了公共领域的持续衰退和不断消亡.这两个隐喻,一个就是所谓的"父子"理论,另一个就是所谓的"地产"学说.经过对这两个隐喻的分析,提出了迈向版权和公共领域生态和谐之版权法理念重组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时代,共享型经济电子商务新模式的蓬勃发展以及农村和跨境电商新政策的大力实施,必将在新的行业、新的地区带来大量的电商版权纠纷;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必然增加盗版的机会.面对这些挑战,我国应该加快探索ODR机制,多元化解决电商版权纠纷:加强“网上法庭”对电商版权侵权的“审查”责任;借鉴国外的“网上法院”经验,完善我国的电商网上法庭;采取“众包式ODR”,防止电商版权侵权活动的蔓延;建立涉外ODR机制,解决跨境电商版权纠纷.  相似文献   

15.
远程存储(Remote Storage)技术对版权制度提出了挑战.2009年6月,版权和传媒业界高度关注的Cartoon Network LP,LLLP v.CSC Holdings,Inc案以美国最高法院拒绝审理划上了句号,第二巡回上诉法院作出的判决成为终审判决.在这起案件中,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对"缓存是否是复制"和"向用户播送视频节目是否构成公开表演"等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并对直接侵权(复制权)责任进行了新的解读.其判决结果直接影响到美国远程存储服务业的发展,并对美国版权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探讨该案对我国进一步规范版权产业和远程存储服务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思考之一:个人网络空间内发生的版权侵权行为同样应受现行著作权法的规范和约束 <大学生>杂志社诉"首都在线"版权纠纷案是一起典型的个人网络空间版权侵权案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的普及,互联网上的个人站点和个人网页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它们成为网上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版权法上“技术中立”的反思与评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今 《知识产权》2008,18(1):72-76
"技术中立"即"实质性非侵权用途",是专利法间接侵权的责任限制条款,索尼案法庭借用该原则处理产品提供者版权法律责任,引起侵权法理论和法律适用上的混乱.考察专利间接责任的由来,重新解读索尼案,指出"技术中立"已写进数字版权立法,个案审判不应孤立地以"技术中立"作为抗辩或免责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版权的获得与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立先 《知识产权》2008,18(4):22-29
目前,网络版权的获得与归属问题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网络作品的发表和传播,应像在传统媒体上发表和传播作品一样,具有基本的版权标识.一般情况下,网络作品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法律有特殊规定的例外.对于无主网络作品,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版权归属待定的网络作品",它的版权权利既非社会公众所有,也非国家或国家授权的代表所有,更非作品使用者和传播者所有.另外,因网络作品传播行为而产生的邻接权,应归属于网络作品传播者所有.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文化源于创作,版权推动传播;版权保护始于心,尊重版权践于行。版权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基础资源,其与公民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做好版权工作要掌握好版权的专业化、国际化和社会化。"——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谈开展版权保护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1月22日,酷6网独家影视版权合作发布会在京举办。作为视频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酷6网直面视频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盗版问题.寻求在版权问题上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