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喻贵英 《时代法学》2006,4(3):112-118
在美国,死刑需要被罩上现代的光环以模糊其残忍性和不人道性。制造死刑执行的目的是服务于被害人及其亲属的做法,具有模糊死刑和死刑执行的政府权力特性。同时,“终结”术语的广为接受,反映出大部分美国人对政府借公权力剥夺他人生命的做法不满。  相似文献   

2.
美国死刑制度评述──以俄勒冈州的死刑制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俄勒冈州死刑制度为背景,介绍了美国死刑的制度的发展史、死刑制度的具体运作、普通美国人对死刑制度的看法与观点、全美死刑的概况以及美国死刑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死刑,又称生命刑,在刑罚体系中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是以剥夺犯罪人生命为手段的刑罚方法。死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刑罚,历来都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秩序的重要工具,被认为具有最大威慑力的刑罚方法,其存在也被认为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直到1764年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废除死刑的论述,人们从尊重生命权和天赋人权的角度,对废除死刑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引起了人们对死刑利弊的激烈争论,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对死刑存废之争。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死刑的历史,结合目前司法现实,特别是我国死刑核准制度的变迁,探讨死刑制度在我国的历史及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4.
美国死刑制度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死刑制度评介尹春丽在当今世界上,美国的死刑制度独树一帜,它不仅是少有的几个保留死刑的发达国家之一,①而且也是死刑制度最有特色的国家之一,其死刑制度的不统一性、对死刑态度的矛盾性和死刑执行方法的多样性,更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近年来,美国不顾西方一...  相似文献   

5.
明辉 《政府法制》2011,(30):14-16
前不久,李昌奎再审被改判死刑,由来已久的死刑存废之争又在个案上被点燃。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72年福尔曼案中确定死刑违宪,后又在1976年格莱格等案中确定死刑合宪。半个多世纪以来,死刑案件始终困扰着美国最高法院,让大法官们不断地审视着一场又一场“国家对一个公民的战争”。  相似文献   

6.
美国自1976年恢复死刑以来,直至2005年年底,全国实际执行死刑的人数才达到1000人,死刑人数从0到1000,美国整整用了29年的时间,其死刑人数之所以比较少,主要得益于其在死刑适用对象、适用程序、救济程序、执行制度等方面比较完善的慎用、少用、限制死刑的法律制度以及比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美国的死刑制度,对于精密构建我国的死刑制度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犯罪适用死刑的司法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经济犯罪的发案率居高不下,但我们不能奢望对死刑的适用会减少经济犯罪.本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在我国刑法对一些经济犯罪仍然规定死刑的情况下,通过最大限度地对各种死刑罪名适用死刑条件进行限制解释、严格死刑核准等途径,尽可能地控制经济犯罪的死刑适用.  相似文献   

8.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一种刑罚方法。由于死刑具有严厉性和残酷性,一旦实施将无法逆转,因此有关死刑存废的争议已久,引起人们广泛的关于死刑合理性争议。合理正确看待死刑的存废问题,以此为鉴,并对我国的死刑制度进行合理改革。  相似文献   

9.
刘世友 《法制与社会》2011,(31):139-140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一种最严厉的刑罚,死刑二审案人命关天,援助律师能否办好死刑二审案,直接关系到死刑二审案的辩护质量,对此,援助律师责任重大,应为维护死刑二审案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论新刑法对死刑制度的修改及完善辛科死刑,也称生命刑,它是刑罚中最为严厉的一种。自从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利亚于1764年发表《论犯罪与刑罚》中首次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死刑存废之争已达两个多世纪了,各国的刑事立法也越来越深地受到了影响。随...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对死刑存废问题争论甚烈的国家之一。死刑废止论,在美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十多年来,一些民意调查反映出一种倾向,即赞成死刑的民众比例有所上升。据此.一些学者作出了这样的结论:“公众的意向,虽然没有达成完全的一致,但却是支持死刑的。”①我国的一些学者在论述死刑问题时,也认为美国民众对于适用或恢复适用死刑有很高的呼声。要对美国的死刑现状及民众意向有一个较为客观的了解,需要就有关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把握和分析。目前,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美国和日本还保留死刑,特别在美国,除了亚利桑那、加…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指出:“一颗脑袋落地,历史证明是接不起来的;也不象韭菜那样,割了一次还可以长起来,割错了,想改正错误也没有办法。”这,便是死刑,一种剥夺罪犯生命的极刑。虽然关于死刑的废除争论持续了200多年,但至今保留死刑的国家仍占据多数,且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继续存在。本文仅就死刑的执行方式的发展及完善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死刑的执行更合乎科学及文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杨静 《中国检察官》2010,(20):76-78
死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又被称为生命刑、极刑,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的血族复仇。但从18世纪后叶,就开始了死刑存废的论战。主张留置死刑的理由主要包括死刑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死刑的存在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必然要求、是消除不可悔改的罪犯以及避免私刑的最佳手段。主张废止死刑的理由主要包括死刑违反社会契约、死刑残酷且不人道、不具有威慑效果,死刑所具有的不可逆转性可能会导致冤杀无辜。目前,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对死刑的存废态度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论死刑的执行贾宇死刑的执行,包括死刑的立即执行和死刑的缓期执行。一、死刑的立即执行(一)死刑立即执行的原则死刑作为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具有它的严厉性和不可逆转性,而死刑立即执行,正是实现死刑的严厉性和不可逆转性的关键环节。为了保障死刑立即执行的正确...  相似文献   

15.
死刑问题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作为以剥夺犯罪分子生命为目的的最严厉的刑罚,死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国家和法的产生而出现的刑罚方法。从1764年意大利贝卡利亚先生提出废除死刑主张以来,世界上就出现了针对死刑存废的两种声音,而且200多年中,这两种关于死刑存废的声音一直在争论不休。本文将从死刑存废问题争论的角度,介绍美国理论界对死刑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罚。人命关天,应慎之又慎。“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是我国死刑制度的基本政策。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宪法中并没有明确提到死刑。然而,根据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联邦政府被认为可以在经过正当程序后剥夺公民的生命。而且,第五修正案要求在提出联邦死刑起诉时必须使用大陪审团起诉的方  相似文献   

18.
生命刑亦即死刑政策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刑事政策的有效性。生命刑的执行常会带来副作用,产生新的社会矛盾。生命刑的滥用往往反映国家预防犯罪的无能,同时也有害于国家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现有的生命刑政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文章建议,基于现实的国情,目前应做的是在立法上废除一般非暴力犯罪性质的死刑,对于少数严重非暴力犯罪的死刑慎用,最好是在法律上备而不用;在司法上,必须切切实实地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文章对现行死刑适用原则予以了重新检视,并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限制生命刑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19.
死刑,即生命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以剥夺人的生命这一不可恢复的权利的形式,来实现刑罚目的。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看来,其本身就说明了死刑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与必要性,也说明了死刑在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不可否认的作用。然而,我们不能片面地只看到有利的方面,而忽略死刑今天的不当适用所产生的负面效果。我国死刑的立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历史发展和国际社会主流趋势的发展。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死刑立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客观评价,提出了我国死刑立法中的不足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死刑核准权应尽快收回江振民一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罚,具有不可复还性。对待死刑,我们国家采取保留死刑,坚持少杀,防止错杀的态度。为此,从立法上、司法上对死刑的适用都作了严格限制,其中死刑复核程序就是司法上从严控制死刑适用的体现。我国刑法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