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王建中 《经济与法》2003,(12):13-16
税收程序法是以规范税收的确定和征收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制度体系,这些程序制度按照税收征纳过程、阶段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税收管理程序制度、税收确定程序制度、税收征收程序制度、税收执行程序制度、税收检查程序制度、税收处罚程序制度、税收救济程序制度、税收立法程序制度等。其中,  相似文献   

2.
肖静  周军 《法制与经济》2008,(10):23-24,27
在税收实践中,违反税收优先权原则的事情常有发生,这是由于对税收优先权的效力理解不够以及税收优先权制度本身的缺陷所至。本文通过分析税收优先权的概念、性质,探讨税收优先权的效力,并提出完善税收优先权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婉苏 《法学研究》2023,(1):162-178
自2013年中央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以来,我国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和税收法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税收领域主要采用的“一税一法”的平移立法模式,仍然存在税制过于简单、重点领域税制改革和立法任务仍未完成、各单行税法之间缺乏有机统筹和关联等问题。税收法定原则强调的法律保留,仅是税收法治的一项要求。作为一项形式原则,税收法定原则服务于税收实质公平正义的实现,应依税收法治的实质价值追求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体系、规范税收执法实践。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应以“良法善治”为根本要求,以更深层次的机制满足税收法治的价值追求和原则要求,实现从税收法定到税收法治的实践进阶。  相似文献   

4.
加强地方税收法制建设吴西锋一、提高认识,强化法制观念。税收法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收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税收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制约监督,依法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是由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所决定的,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肖金林 《河北法学》2000,(4):135-137
税收管理权是衡量一级财政自主程度的重要参考。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财权问题,而财权问题的基础又是税收管理权问题。税收管理权包括税收的立法权,开征停征权、税目、税率的调整权和税法的解释权等内容。我国目前实行的分税制是不完全的分税制,在税种划分、税权划分、征管范围的划分等方面存在不少的缺陷和问题,而税收管理权划分不合理的问题,则是分税制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税收刑事司法监督的环节和重点 税收刑事刮法实体规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保障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刑事制度规范和维护税收征管秩序的刑事制度规范。与此相对应,税收刑事司法程序也有两种:一是维护税收征管秩序的刑事司法程序,包括税收刑事案件的移送、侦查以及提起公诉和审判、执行等环节;二是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即职务犯罪)的税收刑事司法程序,包括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  相似文献   

7.
诚信纳税的法理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正文 《经济与法》2003,(12):21-21
在法治国家的税收征纳活动中,诚信纳税、依法征税,遵循和恪守诚实信用原则是征纳双方的法律义务。重视与诚信纳税相关的制度建设,也是各国税收法治实践的通行做法,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实现税收增进人民福祉的宗旨。  相似文献   

8.
税收经济制度与税收法律制度是有机的整体,但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实现依法治税,迫切需要完善税收立宪,奠定税收法制根基;健全税法体系,提升税法层次;加快税收基本法的立法进程;建立规范有力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推动税收法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王斌  陈运光 《特区法坛》2002,(72):48-5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现行税制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由此而引致的税收犯罪是十分新型的、复杂的。这不仅表现在总量的上升,而且更重要的是犯罪结构体系的重大变化。而反观现行的税收犯罪规范,勿庸讳言,其结构单薄,罪种简约,显然难以适应加入WTO后税收犯罪急剧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无法面临涉外税收犯罪的冲击与挑战。因此,研究如何使我国税收犯  相似文献   

10.
税收司法鉴定是有偿的公益性服务。要以公益性服务为基础考虑成本耗费确定税收司法鉴定收费标准。税收司法鉴定要遵守公开公平、诚实信用、平等有偿、标准法定的原则。税收刑事案件鉴定应实行财政负担当事人免费,税收行政案件鉴定实行财政支付加当事人适当负担收费,涉税民事案件鉴定则由当事人承担费用。  相似文献   

11.
《商务与法律》2005,(1):32-32
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3月25日颁布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明确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对税收管理员的监督管理,这一办法将于颁布之日起实施。这是国家税务总局首次在制度上明确税收管理员的具体工作职责,主要包括负责调查核实纳税人登记认定事项的真实性,清理漏征漏管户,了解掌握所管纳税人的合并、分立、破产等内容。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为各地税务机关规范税收管理员管户责任和执法行为提供了依据:按照《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的规定,税收管理员原则上不直接从事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审批减免缓税和违章处罚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税收饶让与我国外资法的实施周家贵一、税收饶让概述所谓税收饶让是一国政府对其税收人从国外得到优惠减免的税款视为已纳税款给予抵免的一种特殊优惠措施。与一般的外国税收抵免措施不同,其特殊性在于:第一,其他抵免措施一般通过各国的税法得以实现,税收饶让则是国家...  相似文献   

13.
曾章伟 《法制与社会》2011,(31):267-268,279
涉税司法活动,采用税收司法鉴定提供证据作出公正裁判,既督促税务机关依法行政,也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目的是为了保护纳税^权利。税收司法鉴定具有公益性、营利的有限性、税收专业性、独立性、中立性、合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税收程序性权利及其对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税收征纳活动中,如何保护纳税人的权利成为各国税收立法和执法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通过程序制度和赋予纳税人相关的程序性权利,是保护纳税人权益和实现税收法治目标的关键,因为在税收征纳过程中,税收程序性权利是纳税人享有的富有动态意义和程序保障价值的权利,它使程序公正的机理得以建立,对制约征税权力滥用、保证纳税人对程序的参与和人格尊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地方税务局在以局长张小明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围绕“依法行政是税收工作的生命线”这一理念,将税收法治融人地税文化,充分发掘税收法治文化的思想内涵,通过文化的传播和熏陶,对内提升地税干部的文化素养,对外强化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意识,初步形成了有行业特点、有时代特征、有区域特色的税收法治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陈方淑 《政法学刊》2009,26(3):69-73
税源联动管理机制源于税收流失,是税收实践不断试炼的产物。税源联动管理机制有其独特的联动谱系——横向联动和纵向联动。信息不对称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税收征管实践的“常态”,为征管过程中的税收风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税源联动管理的法制机理在于:通过“税源联动”突破信息瓶颈,优化税收风险控制,从而实现税收征管方式的现代性嬗变。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税是新时期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做好税收工作的基本点,是税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依法治税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方方面面的情况对当前的税收法治环境进行统合治理、配套改革、全面推进。从我国当前税收工作的现实情况看,如何保证税务机关依法征税是依法治税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完善税收法律体系的同时,规范税收执法是推进依法治税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是税务机关进行税务征收管理的法律依据。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法》颁布于1992年9月,1995年又对其个别条文进行了修改。这部法律对于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税收征管的科学规范,曾经起到了并正在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随着我国企业制度、财税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现实中的税收征管面临着巨大挑战:税源管理混乱、税收流失严重、税务执法随意而又缺乏力度、税款征收有关部门不予配合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税收…  相似文献   

19.
刘剑文 《中国法律》2005,(3):29-30,90-92
税收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对於企业来说,税收负担,尤其是企业所得税,是其生产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其财产权和经营自由权的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剥夺。在当前的企业所得税制下.内外资企业并行的两套所得税体系以及大量不规范的税收优惠造成了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分配,影响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企业所得税制的不规范性导致大量的企业避税和税收的流失,加大了税收徵管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苗连营 《中国法学》2016,(4):159-178
税收法定直接决定着税收立法权的性质与归属,统领着税收立法权的配置体系,并演绎着三对最基本的宪法关系。地方立法无权涉足税收问题不仅是我国的一以贯之的基本立场和法制传统,也符合长期以来人们关于单一制的思维定式。央地财政关系的失衡表明,仅仅让地方分享一定的税收收益,难以适应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改革需求。赋予地方相应的税收立法权,使其拥有相对完整的税权,是破解地方财政困难、合理建构央地财政关系的现实考量,同时也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和逻辑上的自洽性。只有对《立法法》上的税收法定条款做适度的修正并使税收法定回归其本来意义,才能在规范层面上为地方税收立法权开辟生存空间。在证成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同时,还需特别强调对其的监督与制约,这或许可以成为激活我国宪法实施监督制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