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大法学院5名学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关于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建议立法机关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进行审查,撤销这一条例。当前,国务院正准备修改《拆迁条例》,并已启动前期的立法调研。  相似文献   

2.
成都因房屋强制拆迁导致自焚事件发生后,北京大学5名法学学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建议书,建议立法机关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审查,撤销这一《条例》或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对《条例》进行修改。他们希望通过这次上书能够推动我国宪法、立法法设计和确立的法规违宪、违宪审查制度实际运作起来。  相似文献   

3.
成都因房屋强制拆迁导致自焚事件发生后,北京大学5名法学学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建议书,建议立法机关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审查,撤销这一《条例》或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书面审  相似文献   

4.
江勇 《中国审判》2011,(10):100-103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1年3月国务院颁布《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系统规范了城市房屋的拆迁工作。虽然该条例后来被2001年11月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取代,但主要内容未作变动。  相似文献   

5.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590号令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征收条例》),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征收条例》的施行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废止,标志着拆迁时代的终结与征收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甘妮娜 《法制与社会》2010,(11):161-162
2001年6月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2001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是目前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所适用的条例。该条例在近十年的城市房屋拆迁中发挥了重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一些上位法的相继颁布,其缺陷和不合时宜的部分也日渐突出,所以,如何更好的完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就成了国内众多专家和学者热情关注和激烈讨论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王卫国 《中国法律》2008,(2):28-30,91-94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於2007年10月1日实施以後,有一系列的配套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待制定。其中,正在制定中的有关城市房屋拆迁的行政法规。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物权法》颁布後,国务院於1991年发布、2001年修订後再发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由於与《物权法》的有关规定不一致,已於2007年10月停止执行。为此,全国人大2007年修订《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授权国务院就徵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房屋与拆迁补偿先制定行政法规。毫无疑问,这个行政法规必须坚持以《物权法》为依据,而不能因袭《拆迁条例》中那些已经过时的规定。因此,有必要对《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及其法理作出正确的解读,并对《拆迁条例》中的过时规定加以清理。  相似文献   

8.
北大法学学者称法制办该举动为“比较积极的回应”;人民日报评论呼吁彻底修改条例 2009年12月14日,建言全国人大审查拆迁条例的五名北大法学学者接到邀请,参加明天由国务院法制办举办的座谈会,研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  相似文献   

9.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91年6月1日施行以来.有效地加强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维护了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城市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各级地方政府为了重塑城市形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加快了旧城改造步伐,由此而涉及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矛盾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应松年 《中国法律》2010,(3):3-4,58,59
新的《征收和补偿条例》与原来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比,在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 一、在适用范围上与《宪法》和《物权法》相统一 宪法规定,对土地进行征收或征用必须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物权法》也规定,国家征收或者征用财产都要以公共利益作为支撑点。而2001年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并没有涉及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房屋拆迁案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樊万里,毕晨当前房屋拆迁案件的现状目前,在审判实践中房屋拆迁案件所适用的法律只有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对拆迁中的补偿、安置问题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如《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拆迁补偿...  相似文献   

12.
近日,北京大学五位教授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废止或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国务院法制办则称将出台全新的《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届时,旧条例自然废止。本文结合公证实务工作.对在旧条例背景下公证介入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立场、角度、类型、效果,进行简单的叙述和评价.并重点对在新条例出台后,  相似文献   

13.
因“暴力拆迁”和“暴力抗拆迁”等引发的一连串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已经召开第三次拆迁条例修改专家研讨会,提出要抓紧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月,征收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拆迁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作废,全国范围的“拆迁新政”由此开始施行。新政最为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将强拆的权力从行政部门剥离,而统统给予了法院。  相似文献   

15.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已废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目前如何妥善审理房屋征收补偿决定非诉审查案件,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就房屋征收补偿决定非诉审查的基本原则、审查的内容和审查标准作剖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和安置纠纷也相应增多。解决此类纠纷的法律依据是1991年3月22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然而,在执行《条例》的规定时,存在着明显的法律漏洞,给解决拆迁纠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需要从立法上完善。一、《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内容与现行法律相冲突。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对被拆迁人的土地使用权是否应当给予补偿的问题,《条例》在拆迁补偿和拆迁安置的有关规定中,明显的持否定态度。如《条例》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作价补偿的金额按照所拆房…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于2011年1月21日公布施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时废止2001年6月13日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这一行政法规的施行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既对行政审判的司法审查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也为行政诉讼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方岩 《中国律师》2004,(7):67-68
2001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拆迁条例》)、《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管理办法》)着重在规范拆迁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做出规定,有效的缓和以往拆迁过程中安置方式单一、以户籍为依据等不利因素对拆迁工作实施的影响。通过审判实践我们发现,本次拆迁法规确立的拆迁原则,客观上忽视了对原所有人、原承租人的共居人利益的保护,且相关的纠纷数量有上升的趋势。与原有的拆迁条例、管理办法相比较,新《拆迁条例》与新《管理办法》主要对以下4方面着重进行了修改:1、明确被拆…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4条规定:“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对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拆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经协商达不成协议的,由批准拆迁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裁决。被拆迁人是批准拆迁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由同级人民法院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诉讼期间如拆迁人已给被拆迁人作了安置或者提供了周转用房的,不停止拆迁的执行。”《条例》所规定的行政程序、诉讼程序以及这两个程序的衔接比较复杂,特别是对第14条规定的拆迁主管部…  相似文献   

20.
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效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拆迁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因拆迁引起的问题日益突出。作者认为,作为拆迁依据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对于拆迁纠纷的产生应当承担一定责任。本文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法律地位、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该条例的法律效力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