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宝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科学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可以说,它是马克思1845年所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进一步阐述和发展,包含着深刻、丰富的哲学思想。与《提纲》一样,它的核心是实践观点,实践观点贯穿于通篇著作。如果说,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把实践引人认识论,使实践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那么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践观点也是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2.
张立学 《学理论》2013,(4):69-70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把人的活动看作对自然的改造,实践自然而然地被纳入人类的活动视域,从而形成社会的物质基础,实现了自然、社会和人的合理现实的沟通。这样的实践观在解决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方面同样有现实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生态学意义在于,正确对待自然及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吸取过去人类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尽早解决技术的研发和转让,进而可能真正减缓生态危机直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曲折发展过程。笔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发,简单地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发展阶段,理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发展脉络,以便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发展轨迹,以此来指导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4.
黄笑怡 《学理论》2013,(16):75-77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指导思想,青年毛泽东完成他的思想转变,趋归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真理性和有效性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形成并具有中国特色。因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承担历史使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9,(10)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其中独特的一个部分,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同时也是一种正确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种思想观的发展同时带动了认识论的不断发展。认识论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亦带动了实践观的进步,从而带动人类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前进,在个人的成长与整体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实践观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在理论上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1.突出了实践过程中认识主体的巨大作用认识源于实践,但是认识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又必须充分发挥主...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民主观侯同生,王文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民主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在对资产阶级主观唯心主义自由观的批判中产生的。它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即自由包含着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从对必然的认识方面讲,自由只是相对的,它...  相似文献   

8.
在新政治人类学的视角中,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核心实践观理念与新政治人类学对传统政治人类学在时空观上的突破和对传统的研究方法手段进行创新的研究探索有着极大的内在相通性,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和理念精髓进行再一次的梳理和思考,对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这一概念工具来进一步理解传统政治人类学与新政治人类学的区别,并在传统政治人类学的基础上促进新政治人类学的发展和壮大,具有相当可观的实际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丁月南 《学理论》2020,(10):27-28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围绕"人"这一实践主体,对人的实践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实践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实践与意识的关系展开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人的实践与自然关系、以人为实践主体、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及运动规律等原理进行解读,认为必须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相结合等等,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散发光芒。  相似文献   

11.
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要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改革观,坚持以唯物史观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实现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及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坚持实践第一、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前进的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方法,统筹兼顾、整体谋划、重点推进的方法,以及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璐 《学理论》2013,(19):25-26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探讨了实践观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社会中的具体运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要继续弘扬科学发展观与实践观,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引起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根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确定实践是二者联系的现实基础,进而正确认识实践关系,最后合理调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实践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其他哲学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创立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被不同的国家所接受,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被各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引用、实践。实践观点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基本思想的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批判地继承了之前哲学家们的优秀思想,克服了以往旧哲学中的弊端,最终完成了哲学史上一场巨大的思想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性观在实践及实践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基础上,实现了对传统非实践人性观的超越;和谐人性观立足中国实际开创了实践人性观的新境界。实践人性观以现实和全面的人性超越了非实践人性观的抽象和片面的人性;中国和谐人性观继承了实践人性观的科学内涵,强调实践人性观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协调性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理念,都渗透着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根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首先要明确实践是人与自然相联系的现实基础,其次要正确认识实践关系,最后要合理调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也形成了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终其一生始终从实践出发,坚持理论由实践赋予生命力、由实践检验和修正。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观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它表现出来的批判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态度对于人们今天树立和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对实践的探讨在真正意义上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一方面,他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伦理化的实践观,把个人伦理和公共政治视为实践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他从形式和质料的角度出发,认为思辨是实践的深刻内涵和本质所属。马克思结合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和创制,把实践引入社会生活领域和历史领域,从而通过实践实现了人和世界的现实的和历史的统一。通过对二者实践观在目的、价值取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这三个方面的比较,可以得知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对亚里士多德实践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实质叶广文文明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也是文明的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因此,文明的发展同历史的进步是并行不悖的。从概念上讲,文明是指国家、社会面貌的开化、文彩光明的意思,用以表示国家、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3)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我党在全面而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精髓实质的同时,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科学地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充分发挥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实现了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建设实践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