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不断有人就军事透明度批评中国,并以此为由影响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理论和国际制度层面上对国家间军事透明度进行探讨,指明美国一面混淆军事透明度的基本概念,一面对中国进行指摘的真实用心。文章还就中美之间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透明度与军事互信的可行性及前提条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仅仅以现实主义逻辑看待中美军事透明度问题,容易得出安全困境难以缓解的结论,进而失去认识该问题的必要前提,因而存在着很大局限性.从新安全观出发,积极寻求和构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制度,才能找到安全困境的有效解决途径,也才能为解决军事透明度问题(包括能力透明和意图透明的关系)提供必要前提.树立新安全观、加强中美军事交流与合作、建立双边制度化保证的军事信任措施,是切实解决双方军事透明度问题分歧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国际上已有的典型海上军事互信机制一般通过限制危险动作及骚扰行为、增强海上通讯联系、建立海军直接交流及定期审查机制来增强军事活动的可预见性,减少冲突风险。与之相比,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仍缺乏实质性的行为约束机制及稳定的运行体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美在专属经济区内军事活动权利上的争议,以及两国海上实力和战略需求的不一致。因此,中美海上军事互信机制建设应立足于未来,避免纠缠于复杂敏感的政治问题,先易后难,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从技术性问题及公海海域建立防止海上事件机制,推动中美海上军事互信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布什第二任期以来,在国家安全战略上不断推出新的举措,力图进一步扩大战略优势和进行地缘战略扩张。在对华军事关系上,美采取了一系列对华军事交往的新措施,增进两国军事上的沟通与交流。但两军关系的发展水平仍属低层次的,短期内难有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香格里拉对话是亚太多边安全框架下中美军事互动的新平台。自对话会启动以来,中美互动经历了从激烈交锋到坦诚交流的转变。中美互动的积极变化折射出近年来中美军事关系趋向好转,是多边框架下中美军事良性互动的起点,但要进一步改善中美军事关系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7.
二战后,日本的军事安全战略发生了多次转变。冷战期间,其安全战略的基础是美日安保同盟,实行“立足本土,专守防卫”;冷战后,日本新防卫战略日益突破“专守防卫”的限制,已从“本土防御”向以地区干预”为核心的“攻势防卫”战略转变。其战略的基本走势是:战略重心加速转向“针对西南方”,抓紧实施海上力量“南下西进”的战略步骤,拓展外向型军事安全战略空间,提升武器装备的高新技术优势,强化日美军事同盟。日本军事安全战略的调整将使得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更加严峻,对我国维护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特别是对台湾海峡局势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一向把中亚地区视为本国的“战略后院”,不容其他大国挑战其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俄与中亚国家双边与多边军事合作的分析,揭示了俄罗斯中亚地区军事安全战略与军事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下我国如何在与中亚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中不损害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美国国内濒临大选的复杂背景下,美国国防部于2012年5月发布了《2012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该报告主要就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目标与进程、中美军事交流以及台湾问题等阐述了美国的基本认知与政策立场。报告反映了美国政府的主要关切,同时也表明中美之间存在重要共识。整体上看,这份报告的主要功能在于传递信息,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军事发展历史上充满悲壮色彩的制度改革给国家的安全和未来前途带来了许多问题和争议。今天的俄罗斯军事安全思想已经彻底摆脱了军事帝国的发展模式,在新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了重构。在现实主义的国际环境中,俄罗斯军事安全战略经历了现实锤炼,经过普京总统的努力推进,逐步走向成熟。但悖论和困境依然掣肘着俄军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Military transparency is a complicated and sensitive issue in the Sino-U. S. relations and also a touchstone testing the degree of their interest coincidence. One can hardly gain a full and profound insight into the essential implication of military transparency if he is dominated by the realist logic and putting undue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it in the bilateral military relation.Given the fact tha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two important powers shouldering critical responsibilities for maintaining global peace and security,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only by adopting a new security concept toward military transparency could the two countries forge a consensus on th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ituation and remove misunderstanding, misgivings and distrust in their military contacts and cooperation. Only by actively seeking and constructing a new security regime could the two sides strengthen the institutional base for their military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12.
13.
当前世界军事安全形势在历经“9·11”反恐战争5周年后开始进入又一个间歇期与转型期,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危机弧”地带甚至全球层面出现少有的震荡局面。面对新的局势与挑战,世界各国更加注重对自身的战略审视,出台具有转折性与全局性的整军举措,从而引发世界军事格局、各国军事思维与军事功能的重新建构。具体而言,美国单边军事力量进一步膨胀,但备受内外因素牵制,世界范围内的军事角逐更趋复杂,核扩散与核升级日益激烈,陆海天空多方位军备竞赛全面开启,使世界军事呈现出单极与多元、合作与竞争、间歇与转型、稳定与流变等多重色彩相互交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印度与东盟军事与安全合作试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度与东盟的军事与安全合作日趋频繁,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印度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影响力正在逐年增强。但由于印度自身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仍然有限,印度与东盟军事、安全合作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直接推动了80年代开始的新军事革命.这次军事革命将对未来国际和平与安全、战争形态、战争思想、军队组织体制、战争分析与准备等方面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这些影响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17.
苏联解体、俄罗斯地缘政治潜力削弱和当代几场武装冲突的进程与结局,使俄罗斯当局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安全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发展和生死存亡。针对自身所面对的国内外复杂、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俄罗斯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不断加强国家和军队的信息安全建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信息安全挑战。 相似文献
18.
新军事变革时代的威慑与国际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军事变革时代的到来 ,传统威慑观念及威慑战略日益经受冲击 ,核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威慑战略的结构与功能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威慑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变化给国际安全形势增添了诸多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