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邓小平曾指出:“企业下放,政企分开,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至今已有十五年了。政企分开的问题只是在理论上得以阐明,而在实践中并没有真...  相似文献   

2.
一、政企分开的逻辑:必须弄清的问题1.政企为什么要分开?这一问题似乎人人皆知、早已弄清,但目前的改革恰恰在这一点上裹足不前,政企分与不分的问题在理论界和实践界未达统一意见似乎是问题的关键:有人云,既然企业是国家的企业,政府不管,谁管;也有人云,政企分...  相似文献   

3.
理顺政企关系关键在于政府与企业的科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企分开,是我国历次政府职能转变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与核心。政府职能转变与政企分开,是互为因果、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政企关系的顺畅;政企关系的科学合理,需要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一、政企关系:理论上十分明确的问...  相似文献   

4.
村企合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陈至发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成为市场主体的必要前提。但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是否适合于我国目前的村级经济组织?我国村级经济组织发展村级经济是否一定要实行党政分...  相似文献   

5.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实行政企分开,以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如何分开,本文对此做一探讨。一、实行政企分开已刻不容缓政企不分的行政管理体  相似文献   

6.
“政企分开”决不是“政企彻底分家”·林岗·“政企分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实行这一原则,才能消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包揽企业经营管理造成的种种弊端,使企业取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独立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地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彭传巧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政企职责分开的组织手段,是理顺产权关系的组织形式,是使企业成为独立法人的组织保...  相似文献   

8.
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加快政企分开白津夫国有企业制度改造与创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解决政企关系问题,这是我国企业改革特殊性问题。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与企业同为市场主体,其关系是明晰可分的。而在我国国有企业制度下,政府与企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很难分开的,...  相似文献   

9.
《公司法》与政企职责分开──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卞耀武本刊记者刘荣荣记者:政企职责分开是当前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环节之一。《公司法》的制定和实施,无疑对实现政企职责分开有很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我们想请您从《公司法》的角度,谈谈政企职责分开...  相似文献   

10.
由于建国后我国在近 3 0年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办企业 ,政府直接安排企业的经营活动 ,因此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塑企业 ,首先就是要实行政企分开 ,理顺“政府—市场—企业”的关系。关于政企分开 ,我国理论上已探讨了 2 0年 ,基本上说清楚了 ,实践上也已采取了很多措施。然而至今政企尚未完全分开 ,国有企业的职能仍被多个部门分割 ,企业仍受多头领导 ,不能以国有资产的增殖为专一目的 ,不能完全自主经营 ,没有应有的灵活应变能力 ,没有一个集中而明确的主体为国有资产负责和承担风险。这种情况被许多国有企业负责人称之为“老板不到…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组织制度改革与政企分开汪风清我国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伴随这一过程,一直困扰人们头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企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才能切实实现政企分开的问题。切实解决政企分开,最关键的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产权关系,二是企业组...  相似文献   

12.
科学管理的内涵及其阐释邹光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被概要为“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句话。前三句是对体制而言,后一句针对管理而言。产权要清晰,权责须明确,政企应分开,而管理则追求科学。“科学”无止境,则管理无止境,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  相似文献   

13.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将环境卫生事业推向市场,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有偿服务、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发展极适应的环卫法规、规章等,是环卫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理顺政企关系:一篇刚刚开头的文章──山东省诸城市理顺政企关系追踪本刊记者夏子理顺政企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是事关理顺政企关系的一场深刻的体制变革。如何围绕企业制度改革,推...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困扰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政企难以分开,而政企不分又源于政资不分,这直接影响着国有经济、甚至集体经济的生存与发展,阻滞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彻底地加以解决。一、“政资分开”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三位一体”的资本运营,使政资难以分开在政资分开的改制中,有些地方采取职能厅局一套人马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者、使用者、经营者三种职能的过渡形式,形成“三位一体”的公司。这种公司的形式有两种:一是行政公司,即经济职能部门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身兼三职。二是翻…  相似文献   

16.
国发[1990]48号(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七日)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为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深化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国务院决定组建国家电力公司。国家电力公司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企分开等原则组建.该公司由国务院出资设立,采取国有独资的形式,是国务院界定的国有资产的出资者和国务院授权的投资主体及资产经营主体,是经营跨区送电的经济实体和统一管理国家电网的企业法人,按企业集团模式经营管理.国家电力公司成立后,电力工…  相似文献   

17.
姚德新 《政策》2007,(8):38-39
2004年10月,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出版改革的要求,我省进行了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省新闻出版局与省出版总社实行政企(事)分开,局社分设,管办分离,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政企分离、政资分开的管理体制下,一改过去的财政单元结构模式为双元结构模式,使国家财政具有了灵活有效运用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资源配置职能。双元结构的国家财政,由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财政和反映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的国家资产财政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9.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行政学体系的几点思考李又才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都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认真转变职能,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加强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为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深化电力工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