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先生和王女士分手时给她打下20万元的欠条作为分手费,但是之后并没有支付钱款。王女士拿着欠条将张先生告上法庭,要求他支付该笔款项。  相似文献   

2.
我借一个朋友5万元钱,他给我写了两张欠条,一张2万元,另一张3万元。他不想还钱,便将欠条从我家偷走,我发现后报了警。请问,他是否构成盗窃罪?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底,甘肃省共有10097名国家公职人员拖欠信用社贷款或为他人担保贷款13309万元。目前,这一数字已上升到2.5亿多元。  相似文献   

4.
《正气》2000,(6)
1997年5月,张修业任代县水暖厂厂长。在企业负债1700万元、欠发职工工资210万元的情况下,擅自做主向社会吸收高息贷款509500元,其中张修业高利贷款280000元,指使副厂长周某高利贷款87500元,办公室主任牛某高利贷款142000元。在所借高利贷款中,未入财务账的款项高达422000元,致使企业生产无法运转,工人工资难以发放,企业债台高筑,举步维艰。到目前为止,只归还非法向社会贷款本金138000元,支付利息76696元。1998年10月,张修业携带公章潜逃,逃避责任。代县纪委、监委…  相似文献   

5.
华律 《廉政瞭望》2012,(6):73-73
李某承包了本镇路基改造工程,为了顺利拿到工程款。请求负责该工程的镇长王海予以关照和支持,李某因无钱表示谢意,便将镇政府应付自己工程款的欠条两张,总计款项5万元送给王海,叫王自己去镇政府财政所想办法兑现。  相似文献   

6.
15万元,对于富豪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对于一名农工靠种养结合年获纯利15万元来说,却是沉甸甸的回报。拥有这份回报的就是农八师石总场一分场九连农工刘占岑。他有10余间住房,住房的左侧有两个足有2500平方米的圈舍,里面养了100多只鸡和70多头肥猪,圈后有300亩土地全是他的承包田。原先这里是一分场小林场,2000年企业改制,他以10万元的价格获得了这里的经营权,这里只有300亩耕地、十几间破旧的房屋和一座支离破碎的畜圈。2001年他便贷款10万元重新修缮了畜圈,又新建一个畜圈,购买了50只羊、3头奶牛。2002年他又购买了10头母猪,经过他的辛勤劳作。2003年庭院收入加上大田收入达20万元,一举还清了贷款和欠款。2004年他出栏肥猪100头、鸡200只、羊150只,加上种植业收入年创产值30万元,成为连队收入最高的人。 2005年开春,他种植了100亩棉花、10亩葡萄、120亩玉米、70亩黄豆,加上养殖业的收入,全年创产值40万元,除去成本,获纯利15万元。  相似文献   

7.
朴实善良的刘绪通是深受村民拥戴的当家人。他一边创办企业一边带领群众致富,为新农村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992年,刘绪通率先创办了水地河村的第一家私营企业——金岭炉料厂。由于经营有方,如今刘绪通的企业职工人数已增至600多人,可生产120多种耐材,年销售产值9000多万元,创利税530万元,  相似文献   

8.
原梅河口市工商银行中街城市信用社主任张秀武官僚主义严重。1989年,靖宇县榆树川乡人参加工厂通过关系找他要求解决贷款。业务人员去该厂考察后向他提出建议,该厂效益不好不宜贷款。但张秀武一意孤行,认定经销人参是一桩好买卖,不会有什么问题,甚至不考虑承保单位有无承保能力,擅自决定给其贷款,两次贷款总计53万元。由于人参价格下跌,加上该厂销售人员失职,致使大量人参在广州被骗,给该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已无力偿还贷款。而梅河口市工商行中街城市信用  相似文献   

9.
前些年,大通矿务局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累计亏损竞突破1亿元,累计拖欠职工工资达1650万元,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思想情绪一度陷入低谷。然而到了2000年,大通矿务局一举扭转建矿50年来只亏不盈的历史,实现盈利7.2万元。2001年又实现盈利210.2万元。今年上半年生产原煤45万多吨,几乎是1999年全年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近三年来,克一河林业局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以1995年初为分界线,从前后的鲜明对比中,足以令人振奋、引人深思。1994年末,克一河林业局明亏685万元,负债1-19亿元,贷款2914万元,拖欠职工工资6个月。全局上下组织涣散,人心浮动,...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支部生活》2006,(3):66-66
一个朋友做生意资金紧张,从我这里借款3.3万元,说好了一个月后偿还。到了还钱的日子他没有还上,给我打了一张欠条。他一直没有还我钱,我们闹翻了。我打算告他,可拿出那张欠条一看傻眼了,上面把我的名字错写成了“李和”。对方还借机说不认识我,欠条上的“李和”不是我,也不知道欠条怎么在我手上。对方胡搅蛮缠,我该怎么办啊,我还能告得赢吗?  相似文献   

12.
杨阳 《实践》2014,(3):39-39
<正>2009年4月11日,白某因欠王某货款5万元给王某出具了欠条,承诺2009年12月15日将货款还清,孟某在担保人处签名。2009年8月,孟某和陈某一起开肠衣厂。2010年3月,孟某和陈某生产的货物在二连浩特被王某扣下。孟某与白某找陈某商议,由陈某用货款折抵白某欠王某的债务,以后白某和孟某再偿还陈某。陈某同意后将白某欠王某的5万元债务还清,同时取得了白某给王某出具的欠条。之后,陈某找不到白某,陈某就找孟某索要。2012年9月19日,陈某找到孟某,孟某给陈某出具了欠条,承诺第二天还款5万元,同时陈某将白某的欠条交给了孟某。次日,陈某找孟某索要欠款,孟某拒绝还款。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一)信用意识淡薄,失信现象较为普遍我国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拖欠货款、财务失真、仿冒侵权等信用缺失问题。近年来企业由于“赖帐”造成的三角债已达1万亿元以上,每年增加财务费用2000亿元。由于信用缺失造成的“赖帐”把一些企业拖跨了、拖死了。而企业做假帐,转移利润,偷逃税收等财务失真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000亿元。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实施过程进展缓慢,阻力较大,拖欠率高,其原因也是由于部分大学生信用意识淡薄以及信用记录缺失,使这项有利于贫困学子的政策推行困难,银行望而却步。本应最具信用形…  相似文献   

14.
援助热线     
写错姓名的欠款条有效吗一个朋友做生意资金紧张,从我这里借款3.3万元,说好了一个月后偿还。到了还钱的日子他没有还上,给我打了一张欠条。他  相似文献   

15.
曝光台     
《党风与廉政》2000,(5):40-41
伪造金融票证被判徒刑18年丹凤县龙驹寨镇陈家村信用站长赵闵珍于1993年至1999年 ,利用办理信贷业务和掌握的空白存单、兑保单之便 ,假借本村四位村民之名开据了6 .4万元存单及兑保单一份 ,以给其长子买车为由 ,在县信用联社营业部骗取贷款6万元 ,在该站“自批自贷” ,挪用资金17 .36万元 ,假借贺家村某村民之名贷款7000元 ,将上述款项交与其子买车 ,案发时上述资金本息分文没有偿还 ;从1998年1月至1999年5月 ,该赵采取吸收存款不入帐的手段 ,将储户的64笔存款14 .5137万元 ,非法据为己有。丹凤县人…  相似文献   

16.
阿祖 《党建与人才》2000,(12):32-32
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赛汗桃来苏木藏查干嘎查,有位依靠科学养畜和多种经营致富的能人,他就是嘎查党支部书记根登同志。几年来,他和妻子不畏挫折,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艰苦创业,从农田草场基本建设入手,大胆尝试,活学活用各项农牧业科技,创出了一个种、养、加相结合,农、工、贸多业并举的发展模式。现他家拥有1150头只牲畜,年出栏300多头只,年开采销售5000吨萤石。其资产已超过10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作为嘎查党支部书记的根登深感自己所担负责任的重大,为此他绞尽脑汁地思索,…  相似文献   

17.
有着40年厂史的达川市自来水公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1997年底已沦落成了达川市的亏损大户。短短2年时间就累计亏损680万元,欠银行贷款和职工集资款2380万元,资金周转十分困难,拖欠电费仅滞纳金就达31万元,企业人心焕散。在此关键时刻,建委党委决定:任命军人出身、时年47岁、处事果断、吃苦耐劳的赵国中同志担任该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1998年1月13日,赵国中临危受命。  相似文献   

18.
案例简介:某县水利局副局长王某(党员),兼任本县后河水库指挥部副总指挥。自1995年至1998年的 3年期间,不经集体研究,不作详细了解,便擅自决定用该指挥部移民资金先后为6家企业和 5名个体户进行贷款担保,总贷款额达4759万元。由于多数贷款户未能按期还贷,银行以 连带责任先后划拨了该指挥部移民资金1392万元。纪检监察部门查案时发现,王某在为本 县磷肥厂担保的30万元贷款中,收受了该厂5000元好处费。问:对王某如何定性处理?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利用职权,随意用专项资金担保贷款,应以违法贷款错误定性处理 。第…  相似文献   

19.
凡是到过扶余区弓棚子镇永生村的人都知道党支部书记逢奎君是个“企业迷”,几年来他带领支部一班人先后办起了村办企业9个,并且办一个成一个,办一个“盈”一个。现在,村办企业的固定资产已达1137万元,年创产值1266万元,利税418万元。 1993年下半年,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与法国欧华进出口公司联营,投资1110万元,引资120万元,成  相似文献   

20.
一夫 《廉政瞭望》2007,(5):26-27
当这一系列数字摆在读者面前的时候,相信许多人都会瞠目结舌:一个年仅32岁的银行副行长,在任职3年的时间内,挪用公款1.91亿元;非法融资8000万元用于放高利贷;收受他人贿赂20余万元。案发后为了串供,在监视居住期间,向看守他的保安打了20万元的欠条让其通风报信。此人就是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博尔塔拉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分行)阿拉山口支行副行长——孙珩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