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犯罪概念是犯罪学研究中的关键概念,社会学、刑法学等学科虽然就什么是犯罪都有 各自的表述,但囿于学科性质和研究目的,不能满足犯罪学的研究需要。犯罪学需要有自己的犯罪概念。 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应当以犯罪的社会学概念和刑法学概念为基础,既要兼顾行为的性质和社会文 化内容,也要兼顾本学科功能和任务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2.
论犯罪学的恐怖犯罪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暴力恐怖犯罪”等概念不应是犯罪学研究的概念范畴 ,“恐怖犯罪”概念才能更准确地体现犯罪学的学科特点。在这个概念体系下 ,恐怖犯罪的内涵既不同于恐怖主义 ,也不同于刑法上的恐怖活动 ;它与一般暴力犯罪的区别在于犯罪目标的不确定性和制造出了恐怖心理或恐怖气氛 ;恐怖犯罪的目的可以是多元化的 ,政治性不是恐怖犯罪的本质特征 ;恐怖犯罪既可以是集团、组织、团体实施的 ,也可以是个人实施的。  相似文献   

3.
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是立体的 ,它既是个体行为 ,也是社会现象 ,二者缺一不可 ;而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则是平面的 ,它仅指个体行为。犯罪学中的犯罪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危害性 ;而刑法学中的犯罪则是以刑法违法性为其本质属性的。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是以社会为研究背景的 ,它以社会利益为本位 ;而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则以国家政治为背景 ,以国家利益为其本位。  相似文献   

4.
刑法的犯罪定义对犯罪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 ,直接影响犯罪学研究中的具体犯罪类型、犯罪界限的确定。刑法犯罪定义反映的价值观 ,影响着犯罪学对犯罪行为认定及治理的观念。以刑法犯罪定义为研究基点 ,有利于减少纷争 ,有效利用犯罪学研究资源 ,集中解决关键问题。强调刑法定义对犯罪学的约束作用 ,并非否定犯罪学研究的独立性和特殊性。犯罪学不是刑法的辅助学科 ,刑法定义的约束作用不是绝对的、僵化的。  相似文献   

5.
郭忠 《前沿》2009,(3):138-142
在近年来的中国法学研究中,法学争议日益多见。本文主要时“权利是否存在冲突”、“法律是否能够信仰”以及“法治是什么”三个比较突出的法学争议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争议都是因概念分歧而产生,基本上属于语言运用上的分歧。因此,在学术争议中,应对概念运用上可能存在的分歧有清晰的认识,并促进对概念意义的理解。在概念运用上尽管我们需要遵循语言的游戏规则,但概念的生命在于使用,我们无法凝固法学概念的准确意义,因此,法学研究才具备了生命和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恐怖主义犯罪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现代意义的恐怖主义犯罪经历了由老式恐怖主义犯罪向新型恐怖主义犯罪的转化过程,新型恐怖主义犯罪在性质和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异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恐怖活动犯罪由恐怖主义犯罪转换而来,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范围,恐怖活动犯罪属于集合性概念。  相似文献   

7.
论白领犯罪     
1939年,萨瑟兰首次使用了“白领犯罪”一词描述富有者和有权势者中不引人注意的越轨行为。这个概念引起了很多学术上的关注和争论。其间,白领犯罪研究从专门关注个体犯罪转向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即法人犯罪和组织犯罪。这种研究焦点的转换并非轻而易举完成的。当代学者以过去的不同见解为基础,成功跳出了萨瑟兰的原始框架,开创出一个独立的组织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论犯罪规律     
犯罪规律是犯罪本身及各类犯罪之间、犯罪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犯罪与反犯罪之间的本质关系。可分为犯罪自身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刑事犯罪规律”)和指导预防犯罪的规律(“预防犯罪指导规律”)。笔者曾于上世纪90年代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起伏律、消长律、辐射律、因果律四大刑事犯罪规律。预防犯罪指导规律则包括矛盾规律、人本规律、基础规律、综合规律和兼治规律。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多篇著作及讲话中提出了有关犯罪问题的重要观点。他高度重视政治犯罪,提出了富有阶级斗争特色的犯罪原因论,与所处的历史时代相适应,顺应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犯罪观,并对打击经济犯罪、严重违法乱纪及刑事犯罪阐述了看法。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犯罪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犯罪学理论及刑事思想史,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概念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霍姆斯、卡多佐以及庞德的个人实践与其法律概念的见解和理论观点的形成紧密相连,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通过总结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的概念和法律的作用,发现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概念理论具有注重预测性以及强调社会需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诉讼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警察能否出庭作证,既涉及刑事诉讼制度的内在变革,也涉及国际准则与中国法律文化之间的协调。要建立公正、文明、科学的刑事司法制度,警察的出庭,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刑法学、犯罪学等刑事法学理论体系中,研究犯罪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犯罪概念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实质的犯罪概念,另一种是规范的犯罪概念。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实质的犯罪概念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实质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先于规范的犯罪概念,实质的犯罪概念的界定与统治阶级的犯罪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即有什么样的犯罪观便有与其相应的实质的犯罪概念。  相似文献   

13.
经济犯罪概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经济犯罪产生的社会根源;国家干预经济,运用刑法介入经济生活,是经济犯罪产生的法律上的原因。经济犯罪的本质是对市场秩序的破坏,经济犯罪的真正含义是市场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4.
报复社会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由单个行为人策划、筹备、实施,以报复社会制造公众恐慌为目的,企图伤害不特定多数人,在同一时空区域内突发,手段特别残忍,后果特别严重的暴力犯罪。通过对近期国内此类案件的整理与分析发现,犯罪人核心表现为仇恨情绪,情绪的背后是未被满足的缺失需要,由于扭曲的认知使得犯罪人提出了不正常的诉求,最终导致需要不能被满足,结果不断强化仇恨情绪,最终导致犯案。本研究根据犯罪人的作案特点提出对重点人员、时空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使用暴力手段或以暴力威胁而阻碍人民警察执行公务的行为称为暴力袭警犯罪。该文通过对近期国内有关案件的整理与分析,发现暴力袭警分为报复型袭警、临时起意型袭警和精神异常型袭警三种类型,袭警行为发生时间、作案工具、实施人员有一定的规律。暴力袭警发生原因和背景各不相同,早期经历产生的情结与后期负性情绪的结合而导致报复型袭警,个体因激情状态而与警察发生纠纷,或精神异常导致的控制力减弱而袭警。故根据不同类型的袭警案件而提出提升警察个人能力、管控高风险人群、加强立法等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6.
预防犯罪规律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伴随社会的发展 ,利益的有限与共享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从而根本上犯罪在现阶段是不能消灭的 ,而犯罪危害性的本质又决定了预防犯罪与犯罪之间的冲突与互动———博弈成为一种必然。在预防犯罪博弈中 ,预防犯罪者和犯罪者都是理性的 ,收益最大化是博弈双方的追求。所以 ,预防犯罪的过程实质上应是一个从多角度不断扩大犯罪者犯罪机会成本的过程 ,也正由于此 ,预防犯罪的效益在整体上既受制约于经济总体水平 ,又受制约于预防犯罪系统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界定经济犯罪概念不能离开一定社会的经济形态 ,经济犯罪必须发生于市场经济秩序的运行过程中 ,这是其本质特征。同时 ,经济犯罪与财产犯罪不可混为一谈 ,并要注意对经济犯罪违法结构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暴力犯罪相比,严重暴力犯罪已经危害公共安全,这是其本质特征。文章从"暴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突发公共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等易混淆的概念入手,从认识层面理清各自内涵属性,提出应从行为手段与危害公共安全二者的结合来界定突发事件的性质,认为是否内含"人为恶意破坏、危害公共安全"要素是严重暴力犯罪与一般暴力犯罪的根本差别。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作为突发事件中性质最为严重的一种,其发生、发展的控制不能寄刑罚手段一途,须动用特别手段紧急处置。  相似文献   

19.
国际犯罪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违反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刑事规范或有悖于人类的和平安全精神,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而应受国际刑罚处罚的行为。恐怖行为是指由个人、组织甚至国家对人身或财产施以暴力或暴力威胁,以引起人们的心理普度恐惧,危害社会安全秩序,并以此企图实现其预期目标的各种行为。而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为达到特定的国际目的,违反国际公认的国际刑事规范或有悖于人类和平安全精神,运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极度危险手段制造国际恐惧和惊慌,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公共安全秩序,应受国际刑罚处罚的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