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化日益明显,利益多元化格局日益明显。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不可避免地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成为影响我国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社会管理创新要从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纠纷着手,要着眼于群众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构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多元矛盾解决机制。多元矛盾化解机制效能的发挥,需要有法治保障,才能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林光 《公安研究》2012,(2):8-13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各种传统的和新型的社会治安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各种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处理难。面对社会矛盾主体多元化趋势加剧,矛盾成因复杂程度加剧,以及矛盾发生尖锐程度加剧的局势,各相关部门在加强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中,要着力健全利益目标导向机制、利益诉求表达及调处机制、群众权益保障机制和利益冲突预警应急机制,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是基层派出所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重点.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事关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赋予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公安机关密切和谐警民关系的有效载体.如何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是目前基层派出所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力争矛盾不上交,是基层公安机关工作的基准。基层公安机关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调解工作中,要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机制、信息预警机制、1+N调解机制、领导责任机制和民意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建中 《政策》2003,(6):36-36
去年以来,荆门市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重点,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没有发生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群体性闹事事件、恶性案件、治安灾害事故,无重大"监地"纠纷,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政策调整、利益分配、民间纠纷等矛盾引发的涉讼群体纠纷逐年增多,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人民法院正确妥善处理涉讼群体纠纷的过程,是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也是运用相应的司法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因此,成功处理涉讼群体纠纷不仅是法律适用的问题,同时也是化解矛盾、树立司法权威和公信力的问题。当前,综合运用司法能力正确处理好涉讼群体纠纷,已经成为人民法院维护社会稳定与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7.
《公安学刊》2010,(6):24-28
农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纠纷日渐增多,特别是因土地征迁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成了当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究其形成的原因,有社会转型、建设发展带来的,也有基层组织控制力弱化、法制建设滞后等造成的。应积极构建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平台,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调解力量。要坚持"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原则,认真理清解决矛盾纠纷的思路。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干预,加强督办,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8.
谢凯文  梁昌记 《传承》2011,(7):79-8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利益格局也随之不断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大量涌现。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责无旁贷。因此,探索检察机关在新时期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作用方法,发现检察机关在新时期参与社会矛盾化解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强 《人民论坛》2013,(14):42-43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纠纷,如何有效化解这些矛盾纠纷,既是关系国家社会治理的问题,也是考验司法智慧的难题。我国应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厘清人民调解、仲裁等民间纠纷解决方式与诉讼方式之间的功能划分和作用方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10.
孟栋  章琰钰 《群众》2022,(24):34-3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强调要“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是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无锡市惠山区针对社会矛盾纠纷阶段性特征,以“建强平台、健全机制、建优队伍”为突破,努力构建横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动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1.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强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重点在基层。  相似文献   

12.
谢凯文  梁昌记 《传承》2011,(19):79-8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利益格局也随之不断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大量涌现。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在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责无旁贷。因此,探索检察机关在新时期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作用方法,发现检察机关在新时期参与社会矛盾化解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因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纠纷,是构成群体性事件的直接或潜在原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着力化解社会矛盾与纠纷,释放社会的紧张心理,强化"社会安全阀"作用,实现由"紧张"向"和谐"的转变;同时,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多维的现场情绪控制机制,以维护社会的均衡与和谐.  相似文献   

14.
县级是将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理层级.建设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可以更好地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自去年初省委将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建设列入重点改革突破项目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方法、作风创造性地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因地制宜推进县级中心建设,全力打造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相似文献   

15.
借鉴公共卫生领域的"三级预防理论",公安警务室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可建立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一级预防、二级化解、三级评估"模式,创新排查化解相关工作,对矛盾纠纷这一社会之"痰"从源头上进行有效防治,促进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许宋汤 《当代广西》2009,(12):46-46
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许多因土地权属、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何妥善化解这些矛盾纠纷,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不容回避而又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的利益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如何把握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提高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是各级党委尤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农村民间调解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梅 《桂海论丛》2009,25(5):102-10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纠纷与矛盾将处于多发期,尽管当前也有一些化解农村矛盾与纠纷的机制,但这些机制有时候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探索这些机制以外的替代解决机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文章旨在分析民间调解方式在解决当前农村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探析在传统民间调解方式基础上的值得推广使用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9.
邓智勇 《传承》2011,(2):79-79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天等县正在掀起学习连云尧教授关于如何提高工作执行力的热潮,作为基层人民法院,实现法院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天等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全面提高法院工作执行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民间纠纷也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多,类型多样化,成因复杂化等特点,表现形式呈现隐蔽性、突发性、群体性和反复性。调解工作是处理民间矛盾纠纷十分重要的方法。我省的人民调解工作要继续发扬创新精神,把推进人民调解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