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2009,(3):27-28
随州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重要的门户城市,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文化资源。去年以来,随州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建设鄂西圈的历史机遇,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奋力实现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罗毅 《湖北宣传》2006,(9):23-24
随州的发展要打好“开放牌”、“特色牌”、“文化牌”。要高举文化名城大旗,重视炎帝神农文化和古乐编钟文化两大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使之成为吸引人们的旅游资源,从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步伐,通过打好“文化牌”来促进随州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世纪行》2007,(11):18-18
荆楚文化的基本内容 荆楚大地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一般认为,荆楚文化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个主要方面: 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炎帝神农文化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完成了向农耕时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政策》2009,(8):17-19
近年来,中共随州市委、随州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第一、项目第一、环境第一”,奋力推进“特色随州、开放随州、文化随州、和谐随州”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肖伏清  刘斌  高建舟 《政策》2007,(6):40-42
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是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发祥地。炎帝神农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研究开发炎帝文化、传承神农精神,对于促进和谐文化和和谐湖北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国成 《政策》2013,(12):62-64
<正>文化具有引导力,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文化也是生产力,以文兴业,助推发展;文化凸显精神力量,以文塑城,铸城之魂。近年来,随州市委、市政府在贯彻落实"五个湖北"建设决策部署,实施"圣地车都"战略中,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为随州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姜军 《世纪行》2006,(11):22-22,27
黄克勇,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随州市文联副主席,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供职于随州市文化体育局。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他牢记使命,认真履职,为弘扬随州传统文化,建设新型随州,身体力行,竭忠尽智。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开局之年的高起步,赢得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权,我们新成立的地级随州市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凋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抢抓机遇,开启“十五”新征程,奋力实现随州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全面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两个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随州是农业大市,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十大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稳则随州稳,农业  相似文献   

9.
马清明 《政策》2010,(4):17-19
近年来,随州市坚持走“特色随州、开放随州、文化随州、和谐随州”的发展之路,以工业的主力、文化的张力、出口的拉力、城乡的合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短短三年时间,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农转工,进入工业主导的新阶段。规模工业利税年均递增24%,工业化率比2006年上升4.2个百分点,昔日的农业大市正意气风发地向工业强市迈进。二是内转外,进入开放主导的新阶段。外贸年均增长52%,农产品出口连续3年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相似文献   

10.
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与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交汇处,南北文化兼而有之,内涵丰富,且独具特色。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了以“古、奇、美”为特色的旅游风景线c以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于斯而称其古,以擂鼓墩曾侯乙编钟发掘于斯而称其奇,以“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开辟于斯而称其美。如何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来发展随州的旅游事业,使旅游业成为随州经济新的增长点’!笔者认为,要抓好随州旅游事业发展,要以擂鼓墩、神农故里、大洪山三大块的建设为重点,并以此带动…  相似文献   

11.
旅游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高效产业。它是通过系统规划将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既有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又可提高农业和旅游业附加值的“农游合一”的现代产业模式。1996年5月,我们在全面分析随州农业和旅游业所具备的丰富资源和比较优势后,提出了这一发展随州经济的战略思路。我们提出把随州建成旅游农业市是有充分依据的。一是随州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发育比较充分。进入90年代以来,海内外同胞及国际友人曾多次前来举办炎帝神农、曾侯乙编钟祭典、研讨、观光活动,使随州成为海内外同…  相似文献   

12.
陈野 《观察与思考》2011,(11):24-25
在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物产资源、大众文化资源、高雅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既是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和鲜明标识,更是今后发展的基本因子和本质力量。执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之牛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发展自身规律的本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两岸民众交流、合作的平台,旨在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增强两岸民族认同。自2009年迄今,大陆共没立了28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其中一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或重要遗址,如曲阜孔庙、湖南炎帝陵、随州炎帝故里等;  相似文献   

14.
引子 随州,座落在连绵起伏的大洪山与横亘东北的桐柏山交汇处。这里是灿烂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早在五六千年前,炎帝神农就在此处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华夏延续至今的农耕文化。 而今,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的随州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建了许多骄人的业绩,把古城随州建设成为一座极富时代气息的现代城市。 随州人民深爱自己的乡土,世代禀承神农遗风,开拓创新,乐于奉献;随州人民“善待天下之才,善聚天下之财”,博采众长,丰富和发展了揉合古今文明于一体的、具有随州特色的文明。 改革开放以来,随州作为对外开放的城市,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敞开市门,加速发展。借神农风,打编钟牌,唱边贸戏,招天下商,谱写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篇章。1997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74亿元,财政收入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文化自觉的本质反映。文化自觉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只有通过加强文化自觉,积极建设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创新力。  相似文献   

16.
张春阳 《求索》2012,(11):206-208
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并称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是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文化资源符号化生成文化资本,文化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将实现文化资源潜在经济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化。文化产业的开发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资源的符号化过程。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下,张大千文化资源符号化将推动大千文化产业进一步拓展其文化产业链,实现大千文化产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丰富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认为: 少数民族文化是特色文化,特色文化具有文化优势且可以转变为经济优势。旅游业本身是文化性 很强的产业,合理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发展。文章从旅游产品的供求关 系说明了市场需求是文化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基本动因,只要能向市场提供文化品位高,具有乡 土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就能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18.
胡苏平 《前进》2012,(8):11-13
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是我们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党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有关精神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三加快、一加强”的要求,把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繁荣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系统化布局,全方位推进,硬措施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旅游农业是通过系统规划,将农业与旅游业“嫁接”而形成的既有人文生态景观,又可提高农业和旅游业的附加值的现代产业模式。随州市在全面分析随州农业和旅游业所具备的优势后,提出了这一发展随州经济的战略选择。随州提出建成旅游农业市。一是缘于随州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发育充分。随州一直致力于水利农田基本建设和科技推广,近年又一直致力于生态农业建设,农业基础比较稳固。随州一直是全国水利建设五大名县(市)之一,是全国棉花耕作制度改革和杂交稻两段育秧的发源地,农业已连续40年持续丰收,粮棉肉和农业增加值四项指标1990…  相似文献   

20.
试析文化产业对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玉刚 《学习与实践》2006,(11):144-151
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强弱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竞争力,即国内文化市场竞争力和海外文化市场的竞争优势,以及文化创新力和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发展文化产业对提升文化竞争力具有多维价值。在文化和文化产业成为理解全球化的一个维度,美国依赖强势文化主导世界文化秩序重组和发展走向的情况下,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