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与渲染并夸大"中国制造"问题的手法相似,最近美国等西方国家又利用所谓的"黑客"事件大做文章。众所周知,"黑客"侵入计算机系统并实施破坏活动是全世界都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中国政府一贯反对并严禁包括"黑客"行为在内的任何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犯罪活动。中国的相关法律不仅对此作出过明确规定,而且中国也经常遭受"黑客"的袭击。中国政府愿与各国保持合作,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制止任何破坏计算机系统的"黑客"行为。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10)
正一个统计数据说,现在中国"网红"影响力第一名仍然是王思聪,最近崛起的说唱艺人"papi酱"是第二名。实际上,从他们身上,越发体现出中国"网红"圈子的封闭化,乃至"阶层固化"。"网红",并不一定是贬义词,也不一定只局限在演艺界。它代表着中国正在崛起的,一种新的权力、名望和财富的"分配方式"。谈"网红"之前,先向各位提个问题:在时尚界,为什么女模特的收入要比男模特高得多?世界上最顶级的女模特,年收入可能超过男模特的20倍。  相似文献   

3.
按照现在的增长趋势,用不了几年,黑客学校将迅速培训出数以千万计掌握基本黑客技术的年轻人。这将对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位朋友前几天刚见了蒯大富,跟我说,受不了了,这哥们儿,饭桌上一开口就是"兄弟我当年被毛主席接见的时候……" 其实,这也很正常,有多少人能够走出人生巅峰的记忆呢?人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堆碳水化合物,除了身上披的阿玛尼,脚下踩的LV,身上喷的香奈儿,坐的奔驰600,一个人能凸显自己属于一个占据更多资源群体的标志,就是他拥有的记忆.记忆最能标明一个人属于什么圈子.  相似文献   

5.
一半专家认为迁都并非政府所标榜的,是出于"为了解除首都圈过密和地区间均衡发展"的经济考虑,而是根据政治理论来进行的,即"是为了取得忠清地区选票的在野党和执政党这些政治圈子的交易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17)
正相生相克,相争相惜,不因个人爱恨影响商业判断,在市场角逐中服务百姓、回报国家、获取财富,洛克菲勒和同时代的商业巨子一起诠释了,生意的世界里,生态比圈子更重要。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美国蒸蒸日上、实力不断扩张的时代,也是一个"大王级"商业翘楚辈出的时代。"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之外,"银行大王"摩根,"汽车大王"福特,"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电力大王"  相似文献   

7.
陈仓 《法制博览》2008,(4):26-27
自从有了城市,中国民间便有了城乡“二元结构”,有了农民、市民和流民的分野。农民和市民社会是熟人社会,流民社会俗称江湖,是个陌生人社会。江湖上的人无父母、家庭、宗族、邻里依靠,个人势单力薄,必须靠朋友合作,圈子便自然而然地产生。圈子在契约、承诺、信用的基础上自发形成,属于经济学大师哈耶克所说的那种“自由秩序”。中国历史上的四大著名圈子:一是羊角哀和左伯桃二人生死结义;二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完美世界工会联合会携手公司安全应急响应中心,联合爱奇艺、小米、贝壳、新浪微博等7家企业在内蒙古科右前旗满族屯学校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白帽子"教育公益活动。"白帽子"是随着网络安全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技术群体,又被称为"正面黑客",他们以帮助企业修复漏洞为目的,运用黑客技术对企业网络和产品进行渗透测试。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3日,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美国官员的话称,中国军方黑客6月侵入五角大楼计算机网络,对美国国防部实施了最为成功的网络攻击。针对外国媒体的肆意诬蔑,中国予以严正驳斥。在9月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答记者问时说"中国政府一贯坚决反对和依法严厉打击包括黑客行为在内的任何破坏网络的犯罪行为。在中美致力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中美两军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的大背景下,有人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妄称中国军方对美国国防部实施网络攻击,这是毫无根据的,也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大选"黑客门"为代表的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并对网络空间的国际治理和安全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研究看,国际规范、治理机制等领域的理论范式对网络安全议题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但也面临着网络安全技术带来的挑战,需要在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一定调适。以美国大选"黑客门"为例来分析,已经出现了网络空间安全从分散到融合,网络安全态势从等级化到非对称,网络空间从权力扩散向网络赋权三大趋势。因此,国际社会需要采取务实举措,推进平等参与并建立综合性机制框架来共同应对上述挑战。对于中国而言,从建设网络强国的角度来看,应该直面当前国际网络安全面临的困境,主动设置议程,推动网络空间的规范建设,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稳定,使网络空间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年底,中国国家安全部门罕见地发出通缉令.通缉窃取我军方情报的台湾网络间谍李芳荣。据悉,李芳荣原是台湾的民间黑客.后被台湾"军情局"招募,专门从事网络窃密勾当。事实上,除李芳荣所在"军情局"网络情报系统外,台湾"国防部"麾下还有一支更为神秘的专业网络战部队.这就是鲜为人知的"老虎部队"。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黑客”的犯罪心理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前,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在各种计算机犯罪中,最令人感到头痛甚至恐惧的就是那些被称之为计算机“黑客”的人所实施的计算机犯罪行为。所谓计算机“黑客”(Hackers)就是指那些专门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对象的犯罪人。具体的说,就是指那些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并且对计算机系统以及有关计算机程序、数据库等进行破坏的人。尽管计算机“黑客”们的行为有时是开玩笑的或是恶作剧式的。但是,随着计算机“黑客”们行为的恶性发展,其行为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常常需要作各种选择。在作选择时,我们需要考量天平两端不同的要素。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见那些看不见的因素,要把那些看不见的因素加进来,这是具有经济学思维的人和缺乏经济学思维的人一个很大的区别。比如我们知道老鹰吃小鸡,我们人也是要吃小鸡,那么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呢?按照经济学家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4.
黑客心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客是指手法巧妙、技术高明的电脑使用者或爱好者,以是否有利于网络安全为标准可分为两大类:即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和网络入侵者。本文以黑客的动机行为为主线来研究网络入侵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自我实现心理、好奇探秘心理、义愤抗议心理、贪财图利心理、报复怨恨心理、政治利益心理六种。  相似文献   

15.
陈仓 《法制博览》2009,(12):29-29
你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你能取得的成就。从桃园三结义的契约成立之日起,刘关张在人际关系上结成圈子,在管理上组成班子,在利益上凑成合伙制摊子。为了发展自己,刘备小圈子奔走于袁绍、曹操和刘氏宗亲等圈子之间,在各类圈子里找靠山、占位置、寻找机遇和资源。曹操看重刘关张的实力,想整体招安,刘备一分配合,两分应付,  相似文献   

16.
信息全接触     
《南风窗》1998,(4)
去年11月12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名黑客把中国网络信息中心的万维网的首页改换成笑着的骷髅头骨。这是首起被公布的外国黑客攻击中国网络事件。 在此之前,哈尔滨和上海的电脑网络也曾遭受“袭击”,导致服务中断,其中_一个系统被迫停止运作8小时。中国网络信息中心的专家说,黑客多半来自国外,因为外国黑客认为中国网络容易下手,他们觉得中国的  相似文献   

17.
来信     
《南风窗》2012,(23):12-12
"奢侈品"更像一种需要被破解的语言,在社交场合,只有"识货"之人才能正确阅读物品背后显示的雄性或雌性力量,否则无论coach还是"表哥"私藏的豪表,对于乡野樵夫来说,也不过是破布一块,金属一坨。而一种文化越进化得成熟,这样的"奢侈品"就会进化得越复杂,比如在另一种圈子里面,人们穿着朴素的衣服谈论高深的知识——因为它"稀缺",并以此种语言来炫耀自己的力量,虽然和炫耀奢侈品的出发点并无二致,但看起来  相似文献   

18.
生涯犯罪人在社会互动中所形成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对其犯罪生涯持续具有显著影响。他们在与身边非特定关系人、用工单位领导与同事、婚恋对象及其家人等社会成员的互动中感受到社会排斥,而他们的不断犯罪、不听规劝、拒绝改正又使其家人由最初的劝阻、摇摆最终转向彻底绝望和完全放弃。社会和家庭对生涯犯罪人的"合理"排斥与"无奈"放弃,使这个群体被动退出正常社会并主动投向"灰色圈子",成为以犯罪为生的"惯犯群体"中的一员。社会成员和生涯犯罪人间的互动过程已经成为一个"互为因果""相互伤害"的死循环。  相似文献   

19.
在印度尼西亚10月1日未遂政变发生后的四年里,大约有二百名据称是政变的参与者在雅加达和一些省会受到审讯。在受审的武装力量密谋分子中,包括有翁东中校、苏巴佐陆军准将和苏约诺空军少校。印尼共产党方面,有政治局委员约诺,苏迪斯曼以及据称是特别局领导人的卡马鲁萨曼·本·艾哈迈德·穆巴伊达,外号是"夏姆"或"萨姆"。在苏加诺的宫廷圈子中,有前外长苏班德里约、前空军司余奥马尔·达尼和前中央银行总裁优素福·穆达·达拉姆。绝大多数人被判处死刑,虽然到1973年时还没有执行全部判决。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说,黑客在1996年一年之内渗透到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中就达16万次。美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平均每20秒就发生一起计算机人侵事件。在互联网上的网络防火墙,超过1/3被突破过。另据《今日美国》报道,黑客每年给全世界网络带来的损失估计高达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